/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8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爱国忧民
【常见意象】沙场、长城、楼兰、商女、黍离、请缨等。
【主旨】①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②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③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官僚贵族的批评。
【常用手法】①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移情于物;③引用典故;④视听结合;⑤直抒胸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早得雨
陆 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1.“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是矛盾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缓解地里的干旱,让稻田长得好一些,却又害怕下雨后天气寒冷,会冻死蚕,与白居易《卖炭翁》中“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异曲同工。
2.《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怀、情趣、哲理哪一类呢?小文他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也加入其中,结合诗句简要阐述。
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以应归入“情怀”类。
【参考译文】
稻田里的稻子干旱了渴望老天爷下雨,而蚕却担心下雨感到寒冷。还有更艰难的地方,竟然是豪门贵族担心下雨后的牡丹。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望阙台
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①。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注释】①宸銮:皇帝的住处。
戚继光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而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遂作此诗。
3.本诗中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句与《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报国之情。
4.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寒”意思是寒冷。在大海的寒波中,诗人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寒”字一语双关,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
【参考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三迁有感
梁 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李绅:中唐诗人,因身材短小,时称“短李”。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诗人因谗言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5.颈联中的“唤酒”“愁人”与首联中的“ 憔悴 ”“ 多情 ”相呼应,写出了诗人 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十分沉痛 的心理状态。
6.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诗人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身心俱疲的我如今正在金陵城南当差,像那曾经的“短李”一样兢兢业业,正直忠诚,为了头上多情的乌纱帽沾染着世俗凡尘。寒窗苦读,了却不了男儿的一身事业;阅历丰富,却空有一个死而后已的热血躯壳。看那垂在江水之上群山之间的落日,此时此刻,多么适宜来壶浊酒,可是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不为这落魄的境地而烦恼(西风引申为没落枯朽的意思)。唉!曾经蜂簇蝶拥的黄花如今已经光鲜不复,随他去吧!看看这皎洁的月光洒在林园里,不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美景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专题二 古诗词曲阅读
2_3 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训练
主题八 爱国忧民
【常见意象】沙场、长城、楼兰、商女、黍离、请缨等。
【主旨】①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②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③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官僚贵族的批评。
【常用手法】①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移情于物;③引用典故;④视听结合;⑤直抒胸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早得雨
陆 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1.“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是矛盾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缓解地里的干旱,让稻田长得好一些,却又害怕下雨后天气寒冷,会冻死蚕,与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曲同工。
2.《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怀、情趣、哲理哪一类呢?小文他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也加入其中,结合诗句简要阐述。
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以应归入“情怀”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参考译文】
稻田里的稻子干旱了渴望老天爷下雨,而蚕却担心下雨感到寒冷。还有更艰难的地方,竟然是豪门贵族担心下雨后的牡丹。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望阙台
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①。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注释】①宸銮:皇帝的住处。
戚继光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而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遂作此诗。
3.本诗中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句与《己亥杂诗》(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报国之情。
4.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寒”意思是寒冷。在大海的寒波中,诗人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寒”字一语双关,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
困苦。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三迁有感
梁 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李绅:中唐诗人,因身材短小,时称“短李”。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诗人因谗言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5.颈联中的“唤酒”“愁人”与首联中的“______”“______”相呼应,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
6.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诗人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憔悴
多情
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十分沉痛
【参考译文】
身心俱疲的我如今正在金陵城南当差,像那曾经的“短李”一样兢兢业业,正直忠诚,为了头上多情的乌纱帽沾染着世俗凡尘。寒窗苦读,了却不了男儿的一身事业;阅历丰富,却空有一个死而后已的热血躯壳。看那垂在江水之上群山之间的落日,此时此刻,多么适宜来壶浊酒,可是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不为这落魄的境地而烦恼(西风引申为没落枯朽的意思)。唉!曾经蜂簇蝶拥的黄花如今已经光鲜不复,随他去吧!看看这皎洁的月光洒在林园里,不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美景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8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爱国忧民
【常见意象】沙场、长城、楼兰、商女、黍离、请缨等。
【主旨】①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②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③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官僚贵族的批评。
【常用手法】①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移情于物;③引用典故;④视听结合;⑤直抒胸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早得雨
陆 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1.“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是矛盾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缓解地里的干旱,让稻田长得好一些,却又害怕下雨后天气寒冷,会冻死蚕,与白居易《卖炭翁》中“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异曲同工。
2.《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怀、情趣、哲理哪一类呢?小文他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也加入其中,结合诗句简要阐述。
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以应归入“情怀”类。
【参考译文】
稻田里的稻子干旱了渴望老天爷下雨,而蚕却担心下雨感到寒冷。还有更艰难的地方,竟然是豪门贵族担心下雨后的牡丹。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望阙台
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①。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注释】①宸銮:皇帝的住处。
戚继光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而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遂作此诗。
3.本诗中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句与《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报国之情。
4.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寒”意思是寒冷。在大海的寒波中,诗人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寒”字一语双关,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
【参考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三迁有感
梁 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李绅:中唐诗人,因身材短小,时称“短李”。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诗人因谗言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5.颈联中的“唤酒”“愁人”与首联中的“ 憔悴 ”“ 多情 ”相呼应,写出了诗人 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十分沉痛 的心理状态。
6.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诗人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身心俱疲的我如今正在金陵城南当差,像那曾经的“短李”一样兢兢业业,正直忠诚,为了头上多情的乌纱帽沾染着世俗凡尘。寒窗苦读,了却不了男儿的一身事业;阅历丰富,却空有一个死而后已的热血躯壳。看那垂在江水之上群山之间的落日,此时此刻,多么适宜来壶浊酒,可是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不为这落魄的境地而烦恼(西风引申为没落枯朽的意思)。唉!曾经蜂簇蝶拥的黄花如今已经光鲜不复,随他去吧!看看这皎洁的月光洒在林园里,不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美景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