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
一、单选题
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Ba2+、CO32-、
SO42-。现取二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68克气体(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
B.NH4+、CO32-、SO42-一定存在,K+、Cl-可能存在
C.Ba2+可能存在,SO42-一定不存在
D.K+、NH4+、CO32-、SO42-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
2.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碳酸钠 火碱 Na2CO3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3.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经搅拌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现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加入锌粉的质量为横坐标,以烧杯中生成的固体质量为纵坐标,小科同学分别作出了三幅关系图。其中A点表示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硝酸亚铁的溶质质量分数在B点时最大
B.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不同
C.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
D.线段O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不同
4.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2﹣、Cl﹣、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5.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干冰CO2 B.生石灰Ca(OH)2
C.烧碱NaOH D.苏打Na2CO3
6.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7.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pH=4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a+、Ba2+ B.Ca2+、OH-、K+
C.Na+、Cu2+、NO3- D.Na+、Cl-、CO32-
8.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OH、KNO3、FeCl3 B.Na2CO3、HCl、BaCl2
C.KNO3、NaCl、H2SO4 D.CuSO4、KCl、HCl
10.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碳酸钠、Na2CO3、纯碱 B.氯化钠、NaCl、食盐
C.氧化钙、CaO、消石灰 D.氢氧化钠、NaOH、烧碱
11.小闻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Al(NO3)3、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已知混合溶液中的某些阳离子个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只有Ag和Fe
B.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只有Zn(NO3)2和Al(NO3)3
C.②表示的阳离子是Ag+
D.③表示的阳离子是Zn2+
12. 工业上可用 K2CO3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3.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4.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分别鉴别①C和CuO;②稀H2SO4和Na2CO3溶液这两组物质,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
A.O2 B.稀H2SO4 C.铁片 D.NaOH溶液
15. 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一定有
B.加入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一定有Cl-
C.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
1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如图所示是用鸡蛋壳做的一系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证明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B.实验②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C.实验③灼烧后能得到金属氧化物
D.实验④变红色是因为有碳酸生成
二、填空题
17.某无色透明溶液由Ba2+、Cu2+、Na+、Cl-、、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该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8.有一包固体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铁、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
(1)写出红褐色沉淀 B的化学式 。
(2)固体粉末A 中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9.蓝莓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激素)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50株处于着色初期的蓝莓植株,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标为A、B、C、D、E。
步骤二:在第1、7、13天,向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
步骤三:第23 天采摘蓝莓,测出各株蓝莓花色素苷的含量,计算每组的花色素苷的含量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乙烯利溶液浓度 (mg/L) 0(清水) 100 200 400 600
花色素苷平均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
(1)本实验对蓝莓植株的选择,除都处于着色初期外,还需要 。 (写出一点)
(2)实验中计算每组的花色素苷的含量平均值的目的是 。
(3)分析表中数据,乙烯利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是 (填“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或“无影响”)。
(4)为了提高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研究小组准备继续在200~400mg/L之间寻找最合适的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判断研究小组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
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五、综合说理题
21.为什么一般不能用硝酸银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
22.有一包固体,可能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物质可能的成分。
答案解析部分
1.B
2.A
3.A
4.C
5.B
6.A
7.C
8.C
9.C
10.C
11.A
12.A
13.C
14.B
15.C
16.C
17.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
18.(1)Fe(OH)3
(2)Fe2O3、Na2SO4
(3)
19.(1)健康、长势相近、品种相同等(合理即可)
(2)减小实验误差
(3)促进作用
(4)不正确,应在溶液的浓度在100~400mg/L之间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20.(1)氯化钠
(2)氯化钡和碳酸钠
21.因为硫酸银微溶,会干扰实验。即滴加硝酸银溶液后,稀盐酸中会生成氯化银而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中可能会因为硫酸银微溶而产生白色沉淀,导致两者无法区分。
22.提示: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那么表明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以及其他两种物质) ,如果不变红,那么只能是含有硫酸钠或氯化钠;进一步滴加稀盐酸,来判断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之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判断出当中是否含有硫酸钠,整个鉴定过程可以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