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人教版(2019)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目录: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1.选材要求
细胞内染色体数量 。
选择 个体的生殖器官进行取材观察。
在雌性动物卵巢内进行的减数分裂没有彻底结束,减Ⅰ在卵巢,减Ⅱ在输卵管;
同时卵细胞产生的数量远远少于精子的数量。
较少
雄性
蝗虫的__ 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精母
形态、位置和数目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2.实验原理
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显微观察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拓展:
雌蝗虫24条(11对常染色体+1对X染色体)
雄蝗虫23条(11对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3.实验步骤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前
减Ⅰ前
减Ⅱ后
减Ⅱ末
减Ⅱ中
减Ⅰ末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
习题巩固
2.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而是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某些部位因交换形成清晰可见的交叉,如图为某细胞中交换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叉是交换的结果,在减数分裂Ⅰ前期能观察到
B. 一般情况下,染色体越长可形成的交叉数目越多
C.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D. 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没有涉及到A与a基因、B和b基因的交换,
所以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两种配子。
习题巩固
3.下图①~⑤是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细胞内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习题巩固
1.列表比较
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形成细胞类型
特点
形成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同源染色的行为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1次,
细胞分裂1次
染色体复制1次,
细胞分裂2次
4个精子或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2个
2n→2n
2n→n
同源染色体联会、互换、分离等
存在同源染色体,
没有相应行为
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非同源染色的行为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意义
无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Ⅰ后期自由组合
相同
不一定相同
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列表比较
相 同 点 ①间期:均有 复制和有关 的合成,
细胞体积均有增大;
②前期:均由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核膜和核仁消失, 逐渐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③中期:染色体均在 位置聚集;
④后期:均由 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⑤末期:均由 内陷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
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 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DNA
蛋白质
中心体
染色质
赤道板
纺锤丝
细胞膜
染色体
1.列表比较
1.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XBY的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中的某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接着
来自两极的纺锤丝
B.该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的数目
为0条或2条
C.该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
体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若该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染色体
组数=16,则没有同源染色体
D
星射线
G1期、有后末、减Ⅱ后末
G1期=18、有后=20、减Ⅱ后=16
习题巩固
染色体数目的奇偶性
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减Ⅱ、有丝分裂
注意:该方法只针对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
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
有丝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奇数
偶数
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2.图像辨析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两侧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2.图像辨析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减数分裂Ⅱ前期
习题巩固
减数分裂Ⅱ中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生殖细胞
有丝分裂前期
习题巩固
2.如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细胞不可能代表胰岛B细胞
B. 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 丁细胞不会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
习题巩固
3.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
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
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A.1/2 B.1/4 C.1/8 D.1/16
B
习题巩固
4.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乙、丙细胞中的
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
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
B. 若乙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甲、乙、丙、丁细胞中都含有2条
性染色体
C. 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
B
习题巩固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
模型
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3.曲线图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
判断
先
看
有
无
斜
线
有
无
1次直线下降
DNA
变化
染色体
变化
连续2次直线下降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先加倍后恢复
先减再增终减半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
时期 A→B B→C C→D D→E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G2期、 减数分裂Ⅰ全过程 和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 减数分裂Ⅱ 后期 减数分裂Ⅱ
末期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G2期、前期和中期 后期 末期
3.曲线图分析
“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2)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①
②
③
④
习题巩固
1.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
及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实线也可以表示整个细胞中DNA分子的数量变化
B. 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C. CE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并出现互换的现象
D. 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
表示核DNA
习题巩固
2.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特定阶段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B.若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
则ab段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若纵坐标是染色体组数且cd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
D.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
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
C
习题巩固
3.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
中的某阶段,则可在上一
时期的细胞中观察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
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不会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
则b组细胞中可能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D
习题巩固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