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分层培优练)(原卷版 解析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分层培优练)(原卷版 解析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03 09:46:05

文档简介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都发生在( )
A.精原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精细胞形成精子阶段
2.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3.某种动物产生精细胞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
A. B. C. D.
4.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得到了有效保护。金丝猴幼猴与它的父母一样,体细胞中也含有44条染色体。幼猴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来源是( )
A.全部来自父方
B.全部来自母方
C.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多数来自父方,少数来自母方
5.有关某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交换相应片段
B.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减数分裂Ⅱ前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6.下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名称为( )
A.卵原细胞 B.精原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7.图1为某动物(2N)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图2是该动物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戊→乙过程中会发生着丝粒断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某精原细胞图1戊→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C.图2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子细胞处于图1中的甲时期
D.图2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①和②的分离发生在图1的丁→乙过程
8.下图是玉米(2N=20)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图甲的细胞发生基因重组
B.图戊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C.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有图丙和图己
D.图乙中,2个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
二、非选择题
9.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 阶段。
(2)在如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
(3)画出图B形成AB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染色体上标注相关基因): 。
1.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发生在AE段中,减数分裂发生在FL段中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C.GH段存在染色单体
D.最后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2.以下是某二倍体生物(2n=4)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的部分细胞分裂图像(不考虑突变)以及每条染色体上 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个体基因型是 AaBB,正常情况下,A、a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离
B.甲、乙、丙可能都来自于动物卵巢中细胞的分裂
C.若丙是由乙分裂而形成的,则丙分裂一定会产生卵细胞
D.丁图的BC段可能会出现联会现象,DE段的染色单体数与DNA数相等
3.某哺乳动物(2n)的生活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Ⅳ、Ⅴ会发生有丝分裂,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B.过程Ⅱ会发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4n→2n→n
C.过程Ⅳ中的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变化
D.细胞P的核DNA数目与细胞Q相同,但二者的基因组成有区别
4.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B.图2代表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全部异常
C.图1中DE、HI和JK段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图1中AB、EF和KL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
5.下图中编号①~⑤是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编号①②③图像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编号③图像的细胞中正在发生染色体的交换
C.图②中的细胞最多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
D.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序:①→③→②→⑤→④
1.蜜蜂的雌蜂(蜂王或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则由未受精的卵细胞(n=16)发育而来。雄蜂的精原细胞经图1所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图2为雌蜂某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三个细胞(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减数分裂I过程中细胞中会出现 个四分体,减数分裂I过程中 (“会”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原因是 。
(2)若图1雄蜂是由图2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育而来,则图1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时,细胞的基因型是 。从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行为变化来说,图1减数分裂Ⅱ细胞与图2中细胞 有相同变化,相同点主要是 。
(3)已知图2细胞③中A、a基因控制蜜蜂体色(有黑色、褐色),D、d基因控制眼色(黑色眼、黄色眼)。现让褐体黑眼雌雄蜂交配,F1中褐体黑色眼雄性:褐体黑色眼雌性=1:4。据此判断,蜜蜂体色、眼色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若将F1中的雌性与其父本交配,则子代中黑体黄色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 。若含基因D的卵细胞50%致死,则F1雄蜂的表型及比例为 。
2
2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都发生在( )
A.精原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精细胞形成精子阶段
【答案】B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
【详解】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答案】C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受精作用;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有丝分裂形成多细胞个体。所以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故选C。
3.某种动物产生精细胞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详解】A、图示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B符合题意;
C、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细胞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得到了有效保护。金丝猴幼猴与它的父母一样,体细胞中也含有44条染色体。幼猴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来源是( )
A.全部来自父方
B.全部来自母方
C.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多数来自父方,少数来自母方
【答案】C
【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详解】幼猴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精子由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所以幼猴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来源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正确。
故选C。
5.有关某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交换相应片段
B.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减数分裂Ⅱ前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答案】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交换相应片段,A错误;
B、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均等于该种生物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B正确;
C、减数分裂Ⅱ前期,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2,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D错误。
故选B。
6.下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名称为( )
A.卵原细胞 B.精原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C
【分析】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分离Ⅱ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该动物为雌性动物。
【详解】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细胞质发生不均等分裂,是雌性动物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且处于减数分离Ⅱ后期,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图1为某动物(2N)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图2是该动物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戊→乙过程中会发生着丝粒断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某精原细胞图1戊→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C.图2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子细胞处于图1中的甲时期
D.图2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①和②的分离发生在图1的丁→乙过程
【答案】B
【分析】图1中甲可为精子、卵细胞或极体,乙表示减数分裂Ⅱ前、中期,丙可以代表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后、末期,丁为有丝分裂后期,戊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I或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详解】A、图1中戊(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乙(染色体数目为N,存在染色单体,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过程,可能要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没有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着丝粒断裂,A错误;
B、某精原细胞在图1戊(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甲(染色体数目为N,没有染色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的子细胞)过程可能需要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图2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基因型不同,子细胞染色体和核DNA数目都是2N,没有染色单体,故子细胞处于图1中的丙时期,C错误;
D、图2有4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从2N变成4N),①和②的分离发生在图1中的戊→丁过程,D错误。
故选B。
8.下图是玉米(2N=20)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图甲的细胞发生基因重组
B.图戊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C.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有图丙和图己
D.图乙中,2个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A、甲和己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无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己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两个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不相同,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 阶段。
(2)在如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
(3)画出图B形成AB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染色体上标注相关基因): 。
【答案】(1) 4/四 fg
(2)
(3)
【分析】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B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了四分体,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C的a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dg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
【详解】(1)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B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了四分体,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C的a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dg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分析图A可知,A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对应C图中的fg段。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1或1:2,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如下:
(3)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和b分离移向细胞两级,A与A分离移向细胞两级,且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分裂,如图:
1.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发生在AE段中,减数分裂发生在FL段中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C.GH段存在染色单体
D.最后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B
【分析】精原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体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完成自身的增殖,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即精子。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核DNA数与亲代细胞相同,而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中核DNA数是亲代细胞的一半。
【详解】A、AE段核DNA数不变,表示有丝分裂;FL段核DNA数减半,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
B、CD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GH段染色体数目不变,与体细胞相等,B错误;
C、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着丝粒尚未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均减半,都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
故选B。
2.以下是某二倍体生物(2n=4)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的部分细胞分裂图像(不考虑突变)以及每条染色体上 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个体基因型是 AaBB,正常情况下,A、a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离
B.甲、乙、丙可能都来自于动物卵巢中细胞的分裂
C.若丙是由乙分裂而形成的,则丙分裂一定会产生卵细胞
D.丁图的BC段可能会出现联会现象,DE段的染色单体数与DNA数相等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若该个体基因型是 AaBB,A和a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正常情况下,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甲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为初级卵母细胞,丙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卵巢中的细胞能够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故甲、乙、丙可能都来自于动物卵巢中细胞的分裂,B正确;
C、若丙是由乙分裂而形成的,据图可知,其来源于较大一部分,则丙分裂一定会产生卵细胞,C正确;
D、图丁的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可能会出现联会现象,DE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此时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D。
3.某哺乳动物(2n)的生活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Ⅳ、Ⅴ会发生有丝分裂,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B.过程Ⅱ会发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4n→2n→n
C.过程Ⅳ中的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变化
D.细胞P的核DNA数目与细胞Q相同,但二者的基因组成有区别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精子和卵细胞经过Ⅲ受精作用形成Q受精卵,受精卵经过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长成幼体,幼体经过Ⅴ生长发育到成体,成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原始的生殖细胞P,原始的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生成精子、卵细胞。
【详解】A、过程Ⅰ成体到原始生殖细胞,过程Ⅳ受精卵到幼体,过程Ⅴ幼体到成体会发生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
B、过程Ⅱ生成精子、卵细胞会发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2n→n,B错误;
C、过程Ⅳ从受精卵到幼体过程中发生分裂和分化,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变化,C正确;
D、细胞P和细胞Q是同一哺乳动物的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同,但二者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原因导致基因组成有区别,D正确。
故选B。
4.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B.图2代表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全部异常
C.图1中DE、HI和JK段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图1中AB、EF和KL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A-H表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过程,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受精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1中AB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该阶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一定是细胞一分为二,A正确;
B、图1是“某一果蝇”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只有雌性果蝇体内会同时出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所以该果蝇只能代表雌性果蝇,图2所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加之细胞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极体,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全部异常,B错误;
C、图1为染色体数目变化,AB段为减数分裂,其中AB为减数分裂Ⅰ,CG为减数分裂Ⅱ,DE的短暂加倍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HI为受精作用,精卵结合,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IM段为有丝分裂,JK段的短暂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因此DE、HI、JK三个时间的染色体加倍原因不完全相同,C错误;
D、AB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EF段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IJ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5.下图中编号①~⑤是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编号①②③图像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编号③图像的细胞中正在发生染色体的交换
C.图②中的细胞最多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
D.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序:①→③→②→⑤→④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⑤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布在细胞两极);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存在4个细胞核);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两极且下一个时期能形成4个子细胞)。
【详解】A、图中①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布在细胞两极);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这些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编号③图像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此时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其中可能正在发生染色体的交换,B正确;
C、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其中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此时DNA已经完成了复制,细胞核中含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但细胞质也有少量的DNA,因此图②中的细胞DNA数大于48个,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图中①~⑤依次处于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分裂Ⅱ末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因此发生的顺序依次为①→③→②→⑤→④,D正确。
故选C。
1.蜜蜂的雌蜂(蜂王或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则由未受精的卵细胞(n=16)发育而来。雄蜂的精原细胞经图1所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图2为雌蜂某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三个细胞(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减数分裂I过程中细胞中会出现 个四分体,减数分裂I过程中 (“会”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原因是 。
(2)若图1雄蜂是由图2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育而来,则图1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时,细胞的基因型是 。从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行为变化来说,图1减数分裂Ⅱ细胞与图2中细胞 有相同变化,相同点主要是 。
(3)已知图2细胞③中A、a基因控制蜜蜂体色(有黑色、褐色),D、d基因控制眼色(黑色眼、黄色眼)。现让褐体黑眼雌雄蜂交配,F1中褐体黑色眼雄性:褐体黑色眼雌性=1:4。据此判断,蜜蜂体色、眼色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若将F1中的雌性与其父本交配,则子代中黑体黄色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 。若含基因D的卵细胞50%致死,则F1雄蜂的表型及比例为 。
【答案】(1) 0 不会 雄蜂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产生精子过程中,不发生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
(2) AADD ② 都有16条染色体,都有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过程
(3) 褐体、黑眼色 1/32 褐体黑眼色:黑体黑眼色:褐体黄眼色:黑体黄眼色=1:1:2:2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题意显示:蜂王(可育)和工蜂(不育)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2n=32),雄蜂(n=16)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因此,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决定。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因而属于单倍体。
【详解】(1)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其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雄蜂精子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雄蜂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不发生联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2)由图2细胞③可看出,图2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D,所以若图1雄蜂是由图2卵细胞发育而来,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则其在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I期细胞的基因型是AADD。从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行为变化来说,图1减数分裂Ⅱ细胞与图2中细胞②都有16条染色体,都有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过程。
(3)由于蜜蜂的雄性只由末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根据F1褐体黑色眼雄性:褐体黑色眼雌性=1:4判断,亲本雌性可产生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即亲本雌性基因型为AaDd,由于其表型为褐体黑眼色,所以蜜蜂体色、眼色中显性性状分别是褐体、黑眼色。由于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AaDd,父本的基因型是AD,所以F1中的雌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DD:1AADd:1AaDD:1AaDd,雄性个体由卵细胞发育而来,F1中的雌性产生的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4×1/4=1/16,因此F1中的雌性与其父本交配,子代中黑体黄色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1/4×1/4×1/2=1/32 。若含基因D的卵细胞50%致死,则F1中产生的D:d=1:2,而A:a=1:1,所以亲本雌性AaDd产生卵细胞的类型及其比例为AD:Ad:aD:ad=1:2:1:2 ,所以F1雄蜂的表型及比例为褐体黑眼色:黑体黑眼色:褐体黄眼色:黑体黄眼色=1:1:2: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