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21:24:21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太平期末)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
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D.汽车超载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惯性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B错误;
C.运动员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汽车超载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2.(2024八下·翠屏期末)如图是公园里卡丁车赛道的局部路段,箭头是车辆行驶方向。为保障车手的安全,下列位置中最需要添加保护设施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当卡丁车进入弯道时,由于惯性,卡丁车容易失去控制,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弯道处添加保护设施,如防撞墙、缓冲区等,以吸收车辆在发生事故时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车手的安全。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力学中的安全设计问题。在卡丁车赛道中,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需要在一些特定的位置添加保护设施。这些位置通常是在赛道的弯道处,因为弯道处车手需要进行转向操作,此时车辆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侧滑或翻车等事故。
3.(2022八下·石嘴山期中)下列情景中,利用了惯性的是(  )
A.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B.开车时系好安全带
C.跳远时助跑
D.赛跑越过终点会向前跑段距离才停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刹车时人会向前倾,需要防止惯性的危害,A不符合题意;
B.开车时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跳远时助跑,起跳前,人由于有速度,跳起后,由于人体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符合题意;
D.赛跑越过终点会向前跑段距离才停,是惯性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4.(2024八下·信宜月考)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所有力都消失后的运动情况可用以下哪个图表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运动的物体当它受到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则物体将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图是s-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表示静止状态。故A错误;
B: 图是 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大,表示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图是s-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少,表示减速运动。故C错误;
D:图是 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变,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
【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不同图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对于 s-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若路程不变则是静止状态,若路程随时间变化情况不同可判断是加速或减速运动;对于 v-t 图像,其纵坐标直接体现速度的变化情况,速度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为加速运动等。
5.(2023八下·香洲期末)“踢毽球”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运动。关于踢毽球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毽球时,脚对毽球施加了力,毽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毽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也减小
C.毽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双人对踢毽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毽球有力,毽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毽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毽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双人对踢毽球,毽球的运动方向和路线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2024八下·东台月考)如图所示,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三个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不考虑空气阻力 ,小球下落后,由于惯性,所以小球的速度和飞机的速度保持一致,所以小球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第二和第三个小球同理也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选项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7.(2024八下·娄星期中)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列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A.飞奔的猎豹
B.滑雪者
C.静止的火车
D.悬浮的热气球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火车的质量大,惯性大,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
8.(2024八下·单县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一个普通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B.扔出去的小球脱离了手还在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运行的汽车,惯性增大
D.一个茶杯放在水平桌上,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一个普通中学生体重约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A符合题意;
B.扔出去的小球脱离了手还在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运行的汽车,惯性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茶杯放在水平桌上,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和质量有关,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同一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是平衡力。
二、多选题
9.(2024八下·南山月考)在甲、乙两个星球上测得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同一个物体从甲星球拿到乙星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的重力不变
B.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不变
C.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增大
D.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减小
【答案】A,C,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二力平衡,即弹力和重力的平衡, 若将同一个物体从甲星球拿到乙星球 ,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所以弹力发生变化,A正确
B、质量和物体的位置无关, 所以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不变 ,B错误
C、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质量有关,与重力无关,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不变,CD正确
综上选ACD
【分析】根据惯性的特点、弹簧测力计原理判识选项
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原理为二力平衡,即弹力和重力的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向上。
10.(2023八下·平南期中)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疼痛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答案】B,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会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会给脚一个力,脚会感到疼,故B正确;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 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C
【分析】(1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2020八下·日照期中)下列交通提示语,是防止惯性危害的(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
【答案】B,C,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是防止酒驾造成的安全事故,A不符合题意;
B.车辆起步时,由于人具有惯性,容易摔倒,B符合题意;
C.学校路段人员较多,速度大,刹车时车辆由于具有惯性,向前滑行的距离较远,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符合题意;
D.行驶的车辆,刹车时,由于惯性,继续滑行,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与前面车辆相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三、实验填空题
12.(2017八下·辽阳月考)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著名的   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答案】(1)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分析】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2023八下·博罗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如图所示。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在约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现象跟在地面上的实验现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使无数中学生感受到了太空环境下科学实验的魅力。如图丙所示,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一样落回地面。
科学计算表明,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大约是在地面附近的88.5%,如果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恰好能使物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就好像重力完全消失了一样,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工作,已完成任务,于4月16日安全回家。
(1)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如题23图甲所示),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其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航天员翟志刚和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特制的“企鹅服”里面有很多弹性袋(如题23图乙所示),像地面上做运动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可以改变弹力的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肌肉萎缩。
(4)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太空抛物实验(如题23图丙所示),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   继续   。(此空填字母)
A.向前运动过程中会向下坠落 B.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5)航天员长时间驻留在太空舱内,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以保证身体健康,防止各部分机能退化。请你说出至少一种在太空舱内可能进行的体育活动   。(简要填写体育活动的名称即可)
【答案】(1)相互的
(2)不变
(3)大小
(4)惯性;B
(5)拉力器、踩踏车、徒手操等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其质量将不变。
(3)、航天员穿上后通过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可以改变弹力的大小,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肌肉萎缩。
(4)、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B正确。
故选B。
(5)、与重力无关的运动都可以在太空舱内进行,如 拉力器、踩踏车、徒手操等 。
【分析】(1)、运载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让火箭升空;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所含的物质多少不变,其质量将不变。
(3)、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让弹簧的形变量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改变弹力的大小。
(4)、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5)、与重力无关的运动都可以在太空舱内进行锻炼身体 。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黔东南期中)小语放学乘坐公交车回家,前方突然出现一只小狗,司机紧急刹车,请问小语会向前倾还是向后倒?为什么?
【答案】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和乘客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和乘客会向前倾倒。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小语会向前倾,原来小语随汽车向前运动,突然刹车时,小语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语会向前倾。
【分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就是惯性。
15.(2023八下·阳信期末)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据统计,在严重车祸中,后排乘客受到伤害的概率并不比前排乘客低,所以后排乘客同样需要系安全带。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后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的原因。
【答案】在乘坐机动车时,司机严格要求游客必须系好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原因是人随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人随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在乘坐机动车时,司机严格要求游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
16.(2023八下·七星关月考)在洗完手后,人们可以通过快速甩手的方法将手上的水甩掉。请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当手甩动时,水和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当手甩动时,水和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分析】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得特性。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原来是运动的,要保持运动状态,原来是静止的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 / 1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太平期末)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
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D.汽车超载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
2.(2024八下·翠屏期末)如图是公园里卡丁车赛道的局部路段,箭头是车辆行驶方向。为保障车手的安全,下列位置中最需要添加保护设施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2022八下·石嘴山期中)下列情景中,利用了惯性的是(  )
A.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B.开车时系好安全带
C.跳远时助跑
D.赛跑越过终点会向前跑段距离才停
4.(2024八下·信宜月考)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所有力都消失后的运动情况可用以下哪个图表示(  )
A. B.
C. D.
5.(2023八下·香洲期末)“踢毽球”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运动。关于踢毽球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毽球时,脚对毽球施加了力,毽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毽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也减小
C.毽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双人对踢毽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2024八下·东台月考)如图所示,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三个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
A. B.
C. D.
7.(2024八下·娄星期中)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列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A.飞奔的猎豹
B.滑雪者
C.静止的火车
D.悬浮的热气球
8.(2024八下·单县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一个普通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B.扔出去的小球脱离了手还在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运行的汽车,惯性增大
D.一个茶杯放在水平桌上,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二、多选题
9.(2024八下·南山月考)在甲、乙两个星球上测得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同一个物体从甲星球拿到乙星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的重力不变
B.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不变
C.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增大
D.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减小
10.(2023八下·平南期中)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疼痛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11.(2020八下·日照期中)下列交通提示语,是防止惯性危害的(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
三、实验填空题
12.(2017八下·辽阳月考)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著名的   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13.(2023八下·博罗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如图所示。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在约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现象跟在地面上的实验现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使无数中学生感受到了太空环境下科学实验的魅力。如图丙所示,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一样落回地面。
科学计算表明,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大约是在地面附近的88.5%,如果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恰好能使物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就好像重力完全消失了一样,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工作,已完成任务,于4月16日安全回家。
(1)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如题23图甲所示),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其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航天员翟志刚和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特制的“企鹅服”里面有很多弹性袋(如题23图乙所示),像地面上做运动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可以改变弹力的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肌肉萎缩。
(4)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太空抛物实验(如题23图丙所示),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   继续   。(此空填字母)
A.向前运动过程中会向下坠落 B.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5)航天员长时间驻留在太空舱内,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以保证身体健康,防止各部分机能退化。请你说出至少一种在太空舱内可能进行的体育活动   。(简要填写体育活动的名称即可)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黔东南期中)小语放学乘坐公交车回家,前方突然出现一只小狗,司机紧急刹车,请问小语会向前倾还是向后倒?为什么?
15.(2023八下·阳信期末)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据统计,在严重车祸中,后排乘客受到伤害的概率并不比前排乘客低,所以后排乘客同样需要系安全带。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后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的原因。
16.(2023八下·七星关月考)在洗完手后,人们可以通过快速甩手的方法将手上的水甩掉。请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惯性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B错误;
C.运动员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汽车超载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2.【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当卡丁车进入弯道时,由于惯性,卡丁车容易失去控制,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弯道处添加保护设施,如防撞墙、缓冲区等,以吸收车辆在发生事故时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车手的安全。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力学中的安全设计问题。在卡丁车赛道中,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需要在一些特定的位置添加保护设施。这些位置通常是在赛道的弯道处,因为弯道处车手需要进行转向操作,此时车辆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侧滑或翻车等事故。
3.【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刹车时人会向前倾,需要防止惯性的危害,A不符合题意;
B.开车时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跳远时助跑,起跳前,人由于有速度,跳起后,由于人体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符合题意;
D.赛跑越过终点会向前跑段距离才停,是惯性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4.【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运动的物体当它受到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则物体将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图是s-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表示静止状态。故A错误;
B: 图是 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大,表示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图是s-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少,表示减速运动。故C错误;
D:图是 t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变,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
【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不同图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对于 s-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若路程不变则是静止状态,若路程随时间变化情况不同可判断是加速或减速运动;对于 v-t 图像,其纵坐标直接体现速度的变化情况,速度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为加速运动等。
5.【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毽球有力,毽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毽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毽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双人对踢毽球,毽球的运动方向和路线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不考虑空气阻力 ,小球下落后,由于惯性,所以小球的速度和飞机的速度保持一致,所以小球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第二和第三个小球同理也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选项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7.【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火车的质量大,惯性大,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
8.【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一个普通中学生体重约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A符合题意;
B.扔出去的小球脱离了手还在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运行的汽车,惯性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茶杯放在水平桌上,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和质量有关,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同一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是平衡力。
9.【答案】A,C,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二力平衡,即弹力和重力的平衡, 若将同一个物体从甲星球拿到乙星球 ,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所以弹力发生变化,A正确
B、质量和物体的位置无关, 所以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不变 ,B错误
C、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质量有关,与重力无关,从甲星球到乙星球物体惯性不变,CD正确
综上选ACD
【分析】根据惯性的特点、弹簧测力计原理判识选项
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原理为二力平衡,即弹力和重力的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向上。
10.【答案】B,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会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会给脚一个力,脚会感到疼,故B正确;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 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C
【分析】(1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答案】B,C,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是防止酒驾造成的安全事故,A不符合题意;
B.车辆起步时,由于人具有惯性,容易摔倒,B符合题意;
C.学校路段人员较多,速度大,刹车时车辆由于具有惯性,向前滑行的距离较远,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符合题意;
D.行驶的车辆,刹车时,由于惯性,继续滑行,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与前面车辆相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12.【答案】(1)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分析】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答案】(1)相互的
(2)不变
(3)大小
(4)惯性;B
(5)拉力器、踩踏车、徒手操等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其质量将不变。
(3)、航天员穿上后通过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可以改变弹力的大小,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肌肉萎缩。
(4)、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B正确。
故选B。
(5)、与重力无关的运动都可以在太空舱内进行,如 拉力器、踩踏车、徒手操等 。
【分析】(1)、运载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让火箭升空;
(2)、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所含的物质多少不变,其质量将不变。
(3)、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让弹簧的形变量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改变弹力的大小。
(4)、冰墩墩被王亚平水平抛出后,冰墩墩将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5)、与重力无关的运动都可以在太空舱内进行锻炼身体 。
14.【答案】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和乘客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和乘客会向前倾倒。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小语会向前倾,原来小语随汽车向前运动,突然刹车时,小语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语会向前倾。
【分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就是惯性。
15.【答案】在乘坐机动车时,司机严格要求游客必须系好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原因是人随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人随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在乘坐机动车时,司机严格要求游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
16.【答案】当手甩动时,水和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当手甩动时,水和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分析】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得特性。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原来是运动的,要保持运动状态,原来是静止的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