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21:28:10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安顺期中)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根据惯性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
2.(2022八下·尧都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沿水平公路向前行驶的公交车上,突然他向正前方倾,则公交车(  )
A.突然向前加速 B.突然刹车
C.突然向左转弯 D.突然向右转弯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若公交车突然向前加速,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脚由于受到摩擦力随车一起加速,所以人会后仰,A不符合题意;
B.若公交车突然刹车,汽车减速,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脚由于受到摩擦力随车一起减速,人会向前倾倒,B符合题意;
C.若公交车突然向左转弯,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会向右倾倒,C不符合题意;
D.若公交车突然向右转弯,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会向左倾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2024八下·曲阳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C.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前运动,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减速捏紧车闸,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惯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是因为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
D.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4.(2024八下·柳州月考)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游泳时要向后用力划水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突然停车时,由于人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系安全带,防止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助跑是利用惯性,可以使运动员跳得更远,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给人向前的力,人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用惯性解释,故C符合题意;
D.铅球出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物体间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5.(2024八下·沭阳期末)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心愿。对词中提到的弯弓射箭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弓被拉得越弯,弓产生的弹力越大
C.离弦的箭受到重力、弹力和空气阻力
D.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在一定限度内,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离弦的箭能在空中飞行很远的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不再受弹力,故C错误。
D、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3)箭飞出后不再受到弹力的作用。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2024八下·南沙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车上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从这两张图片中,可以判断拍照过程中小芳所坐的车(  )
A.静止 B.向东运动 C.向西减速 D.向西加速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机械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以地面为参照物,广州塔是静止的;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乘坐的列车向西减速运动,因为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向西飞溅出来了,如果向西加速运动,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会向东飞溅出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而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7.(2024八下·乐山期末)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把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每一时刻小球的运动方向与细绳垂直,b点为小球圆弧轨迹的最高点,不计阻力,若小球到达最高点b点位置时,受到的所有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是(  )
A.沿轨迹①做匀速直线运动 B.沿轨迹②做曲线运动
C.沿轨迹③向下做直线运动 D.静止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 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所有力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在B点静止。
故选D。
【分析】分析小球到达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然后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结论。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河池期中)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并且解释正确的是(  )
A.湖中嬉戏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就可以把身上的水抖掉,利用了水的惯性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危害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答案】A,B,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湖中嬉戏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是翅膀动起来,水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而被抖掉,属于利用惯性,故A符合题意。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时,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B符合题意。
C、车辆行驶时一般速度较快,当前面车突然停止时,后面车尽管刹车,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车还要继续运动,容易与前面的车辆相撞,所以保持车距是为了防止因惯性造成伤害,不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且要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9.(2019八下·北京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利用惯性
B.子弹离开枪膛后能够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子弹的惯性比受到的阻力大
C.用力推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答案】A,C,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运动员跳远时提前助跑,是利用了惯性,要保持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推车,有力作用在车上 ,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加推理而来的。
10.(2021八下·深圳期中)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楔形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受非平衡 D.抛物线
【答案】A,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楔形物体匀速释放后,小球受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由于小球是光滑的,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只会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故答案为:AB.
【分析】光滑小球不会受到摩擦力,只受竖直方向的力,也只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三、实验填空题
11.(2021八下·清远期末)如图,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撞到汽车A,造成“追尾”事故,观察汽车A的尾部,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追尾”碰撞瞬间,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
【答案】惯性;形状;等于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由于惯性, B车刹车后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继续向前运动撞到汽车A。
观察汽车A的尾部可以发现,汽车A的尾部发生形变,故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2.(2024八下·桥西期末) 小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用锤子时发现锤头松动了,于是他想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老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供他选择。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方案   (选填“一”或“二”), 理由   。
【答案】二;撞击前,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撞到硬物时,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锤头的质量大,惯性大,选择方案二,撞击前,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撞到硬物时,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
13.(2020八下·延庆期中)利用“物体在斜面上向下运动”这一情景,可以研究很多问题,如图所示。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变化情况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乙实验表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   ,进一步科学推理,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   。
【答案】(1)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2)变大;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甲实验中,在磁体作用下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2)乙实验中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滑行过程中将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时,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进一步科学推理,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因具有惯性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大同期末)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怎么样辨别它们呢 小智同学灵机一动,他使两个鸡蛋以同样的速度旋转起来,用手轻轻地在旋转着的鸡蛋上面按一下,然后把手拿开,其中的一个立即停止了转动,另一个却仍然摇晃不停,继续转上几圈才停止转动。他说,立即停止转动的是熟鸡蛋。你知道小智是如何判断的吗
【答案】见详解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因为当熟鸡蛋被手按住后,在力的作用下,则由原来的运动变为静止,理由是:熟鸡蛋里面的蛋清、蛋黄已变为固体,和蛋壳成为一体。而放开手后,还能继续转到几圈的是生鸡蛋,理由是: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当蛋壳被按住后,由运动变为静止,但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带动蛋壳继续转动。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解答。
15.(2024八下·榕江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质量和粗糙程度相同的一个熟鸡蛋和一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快速扭动鸡蛋,使它们在桌面上旋转。发现生鸡蛋转得慢,而熟鸡蛋转得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生鸡蛋转得慢的原因。
【答案】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液是分离的,蛋液具有惯性,蛋壳受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蛋液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两个鸡蛋受到桌面的阻力相同,生鸡蛋的蛋液阻碍蛋壳转动,所以生鸡蛋转得慢。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是:生鸡蛋的蛋清、蛋黄是液体,和蛋壳不是一个整体;熟鸡蛋的蛋清、蛋黄是固体,和蛋壳是一个整体。故在转动起来后,据其内部的状态不同结合惯性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6.(2024八下·从江期中)有一份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安全带作为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被广泛使用。请用所学物理知识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进行解释为什么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答案】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发生碰撞,而安全带就可以拉住人而保护人的安全。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发生撞车后车急剧减速,因为司机原来与车车速相同,由于惯性,司机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会撞到车前面发生危险,如果系安全带就可以在瞬间把司机拉住而避免发生危险。
【分析】根据惯性,物体不会瞬间停下来。如果系安全带就可以在瞬间把司机拉住而避免发生危险分析得出。
1 / 1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安顺期中)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2022八下·尧都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沿水平公路向前行驶的公交车上,突然他向正前方倾,则公交车(  )
A.突然向前加速 B.突然刹车
C.突然向左转弯 D.突然向右转弯
3.(2024八下·曲阳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C.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4.(2024八下·柳州月考)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游泳时要向后用力划水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5.(2024八下·沭阳期末)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心愿。对词中提到的弯弓射箭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弓被拉得越弯,弓产生的弹力越大
C.离弦的箭受到重力、弹力和空气阻力
D.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6.(2024八下·南沙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车上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从这两张图片中,可以判断拍照过程中小芳所坐的车(  )
A.静止 B.向东运动 C.向西减速 D.向西加速
7.(2024八下·乐山期末)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把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每一时刻小球的运动方向与细绳垂直,b点为小球圆弧轨迹的最高点,不计阻力,若小球到达最高点b点位置时,受到的所有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是(  )
A.沿轨迹①做匀速直线运动 B.沿轨迹②做曲线运动
C.沿轨迹③向下做直线运动 D.静止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河池期中)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并且解释正确的是(  )
A.湖中嬉戏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就可以把身上的水抖掉,利用了水的惯性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危害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9.(2019八下·北京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利用惯性
B.子弹离开枪膛后能够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子弹的惯性比受到的阻力大
C.用力推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10.(2021八下·深圳期中)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楔形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受非平衡 D.抛物线
三、实验填空题
11.(2021八下·清远期末)如图,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撞到汽车A,造成“追尾”事故,观察汽车A的尾部,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追尾”碰撞瞬间,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
12.(2024八下·桥西期末) 小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用锤子时发现锤头松动了,于是他想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老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供他选择。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方案   (选填“一”或“二”), 理由   。
13.(2020八下·延庆期中)利用“物体在斜面上向下运动”这一情景,可以研究很多问题,如图所示。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变化情况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乙实验表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   ,进一步科学推理,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   。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大同期末)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怎么样辨别它们呢 小智同学灵机一动,他使两个鸡蛋以同样的速度旋转起来,用手轻轻地在旋转着的鸡蛋上面按一下,然后把手拿开,其中的一个立即停止了转动,另一个却仍然摇晃不停,继续转上几圈才停止转动。他说,立即停止转动的是熟鸡蛋。你知道小智是如何判断的吗
15.(2024八下·榕江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质量和粗糙程度相同的一个熟鸡蛋和一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快速扭动鸡蛋,使它们在桌面上旋转。发现生鸡蛋转得慢,而熟鸡蛋转得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生鸡蛋转得慢的原因。
16.(2024八下·从江期中)有一份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安全带作为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被广泛使用。请用所学物理知识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进行解释为什么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根据惯性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若公交车突然向前加速,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脚由于受到摩擦力随车一起加速,所以人会后仰,A不符合题意;
B.若公交车突然刹车,汽车减速,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脚由于受到摩擦力随车一起减速,人会向前倾倒,B符合题意;
C.若公交车突然向左转弯,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会向右倾倒,C不符合题意;
D.若公交车突然向右转弯,而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会向左倾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前运动,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减速捏紧车闸,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惯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是因为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
D.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4.【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突然停车时,由于人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系安全带,防止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助跑是利用惯性,可以使运动员跳得更远,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给人向前的力,人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用惯性解释,故C符合题意;
D.铅球出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物体间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5.【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在一定限度内,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离弦的箭能在空中飞行很远的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不再受弹力,故C错误。
D、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3)箭飞出后不再受到弹力的作用。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机械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以地面为参照物,广州塔是静止的;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乘坐的列车向西减速运动,因为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向西飞溅出来了,如果向西加速运动,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会向东飞溅出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而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7.【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 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所有力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在B点静止。
故选D。
【分析】分析小球到达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然后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结论。
8.【答案】A,B,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湖中嬉戏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是翅膀动起来,水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而被抖掉,属于利用惯性,故A符合题意。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时,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B符合题意。
C、车辆行驶时一般速度较快,当前面车突然停止时,后面车尽管刹车,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车还要继续运动,容易与前面的车辆相撞,所以保持车距是为了防止因惯性造成伤害,不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且要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9.【答案】A,C,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运动员跳远时提前助跑,是利用了惯性,要保持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推车,有力作用在车上 ,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加推理而来的。
10.【答案】A,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楔形物体匀速释放后,小球受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由于小球是光滑的,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只会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故答案为:AB.
【分析】光滑小球不会受到摩擦力,只受竖直方向的力,也只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11.【答案】惯性;形状;等于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由于惯性, B车刹车后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继续向前运动撞到汽车A。
观察汽车A的尾部可以发现,汽车A的尾部发生形变,故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2.【答案】二;撞击前,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撞到硬物时,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锤头的质量大,惯性大,选择方案二,撞击前,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撞到硬物时,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使运动的物体继续运动。
13.【答案】(1)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2)变大;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甲实验中,在磁体作用下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2)乙实验中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滑行过程中将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时,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进一步科学推理,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因具有惯性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14.【答案】见详解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因为当熟鸡蛋被手按住后,在力的作用下,则由原来的运动变为静止,理由是:熟鸡蛋里面的蛋清、蛋黄已变为固体,和蛋壳成为一体。而放开手后,还能继续转到几圈的是生鸡蛋,理由是: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当蛋壳被按住后,由运动变为静止,但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带动蛋壳继续转动。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液是分离的,蛋液具有惯性,蛋壳受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蛋液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两个鸡蛋受到桌面的阻力相同,生鸡蛋的蛋液阻碍蛋壳转动,所以生鸡蛋转得慢。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是:生鸡蛋的蛋清、蛋黄是液体,和蛋壳不是一个整体;熟鸡蛋的蛋清、蛋黄是固体,和蛋壳是一个整体。故在转动起来后,据其内部的状态不同结合惯性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6.【答案】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发生碰撞,而安全带就可以拉住人而保护人的安全。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发生撞车后车急剧减速,因为司机原来与车车速相同,由于惯性,司机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会撞到车前面发生危险,如果系安全带就可以在瞬间把司机拉住而避免发生危险。
【分析】根据惯性,物体不会瞬间停下来。如果系安全带就可以在瞬间把司机拉住而避免发生危险分析得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