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苍溪月考)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以物体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物体 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A符合题意;
甲图中,物体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C不符合题意;
乙图A受到的摩擦力为F;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平衡力,因此B水平方向除受拉力F作用,还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
2.(2024八下·雅安月考) 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使木板A做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拉动木板时,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所以实验中可以不匀速拉动A,故A错误;
B、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B正确;
C、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2 N,故C错误;
D、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物体B静止和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均处于平衡状态,对两者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判断出受力情况,因为二力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的合力为零得出 A对B、地面对A的摩擦力、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得出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摩擦力的大小关系,要注意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3.(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是为了增大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
C.运动员推冰壶时,手对冰壶的推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这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故A错误;
B、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冰由于温度升高而熔化,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冰壶会滑的更远,故B错误;
C、运动员推冰壶时,手对冰壶的推力和冰壶的重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也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
【分析】(1)根据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 (4)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的条件。
4.如图4.131所示,质量均为m的Ⅰ,Ⅱ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Ⅰ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Ⅱ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
A.Ⅰ,Ⅱ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Ⅱ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C.Ⅱ对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D.水平面对Ⅱ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I和II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I和II之间存在静摩擦力,故A正确;
B.对整体分析,在水平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对II无摩擦力,故B错误;
C.木块I受重力、支持力、拉力以及b对a的静摩擦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有:fI=Fcosθ,竖直方向上有:Fsinθ+NI=mg,则NI=mg-FsinθD.对整体分析,在竖直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的支持力为2mg,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的受力情况,抓住合力为零判断b对a的支持力以及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对整体分析,根据整体受力情况判断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5.(2023八下·万山月考)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2F1=2F2=F3=F4
C.2F1=F2=2F3=F4 D.4F1=2F2=2F3=F4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甲、乙、丙、丁图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故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分析】根据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6.(2023八下·万山月考)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紧压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相互紧压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如果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由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两物体一定是接触的,故B正确;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
D.摩擦力的方向是与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B。
【分析】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相互挤压的粗糙表面;②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且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7.(2021八下·九龙坡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陶子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木块A叠放在足够长的B木板上,一弹簧测力计将木块A固定在左边墙壁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长木板B从右端抽出来,在0~10s内木块A下表面始终在长木板B上,力 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乙所示,长木板B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丙所示,且4~8s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0s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静摩擦力
B.2~4s内,长木板B所受合力为10N
C.4~8s内,地面对长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D.8~10s内,长木板B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由图丙可知,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在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8N,AB之间的摩擦力为2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8N-2N=6N,由图丙可知,2~4s内,B做加速运动,由于A和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2,B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N,则B受到的合力为10N-2N-6N=2N,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得出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N,故C正确;
D.8~10s内,A木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此时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由A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出AB之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发生变化;其次是判断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利用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拉力等于AB之间摩擦力与B与地之间摩擦力之和;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发生变化,然后在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南宁月考)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B.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静止在黑板上的粉笔刷,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受到摩擦力,故A错误;
B.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摩擦力的方向与其相反,即摩擦力竖直向上,故B正确;
C.粉笔刷所受磁力在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在竖直方向,二者没有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存在压力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B.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9.如图所示,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C.书c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A,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 A.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和地面对e向左的摩擦力;再对上面四本书进行分析,可知d受向左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d对e有向右的摩擦力,故e受两个摩擦力,故A正确;
B.对ab分析,a由于静止且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a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没有摩擦力;再对ab整体分析,同理可知,b下端也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对ab分析可知,同B可知,B不受c的摩擦力,再对c分析,可知c只受d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对a分析,可知a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不会有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各书用力情况,结合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分析它们受力的个数及方向。
10.(2018八下·乐平月考)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答案】B,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两图中拉力等于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甲图中,在A的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B受到A的摩擦力等于F,则A也受到B的摩擦力,二力为相互作用力,也等于F;
乙图中,A随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
三、实验填空题
11.(2024八下·南乐期末)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画出物块A受力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由题知,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对A物块来说,相对于接触的小车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A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只受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分析出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可以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出发进行分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就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假设存在摩擦力,由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第二个力来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存在摩擦力。
12.(2024八下·南昌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甲、乙、丙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依据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示数;
(2)通过甲、乙两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 两图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甲实验中,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3N,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5)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下列哪个实验还用到了此实验方法____;
A.测量物质的密度
B.测量平均速度
C.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D.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6)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通过与甲实验的对比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1)二力平衡;等于
(2)大
(3)甲、丙
(4)1.6
(5)D
(6)无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拉力大小) 。(2) 甲、 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压力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 要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应该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甲、丙两图。(4) 甲实验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f=F= 1.6N 。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3N,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仍为1.6N。(5) A.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利用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只需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v =河求出平均速度,不需要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热一定质量的固体,记录时间和温度寻找规律即可,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需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 然后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甲与丁对比,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拉力相同,滑动摩擦力相同,可得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
故答案为: (1)二力平衡;等于; (2) 大 ; (3) 甲、丙 ;(4) 1.6 ;(5) D ;(6) 无关 。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实验,需要好好掌握。在本实验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四、解答与计算题
13.(2024八下·承德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50N,F=20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解: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即f=F=20N
(2)解: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FN=G=50N
又f=μFN
则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那么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便可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由关系式f=μFN代入数据求得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物体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f=F=20N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
FN=G=50N
又
f=μFN
则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4.(2024八下·阳谷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成立。求图甲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如图乙所示,物体B、C用绳子a、b相连在A的后面,已知B、C的重力分别为,,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作用于A上的力使A、B、C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绳子a、b所承受的拉力、。
【答案】(1)解: 依据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答: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10N;
(2)解: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则有
又根据可得
答: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3)解: C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故绳子b对C的拉力为
B受到的摩擦力为
BC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C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绳子a的拉力为
答:绳子a、b所承受的拉力分别为19N、9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是平衡力,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2)由关系式 ,代入数据求得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C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 , BC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C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
15.(2024八下·章贡月考)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某些大型图书馆已经开始引进“智慧”机器人,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图所示是某图书馆的“智慧”机器人,其自身质量约为35kg,当该机器人塞了10斤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3倍。(g取10N/kg,1kg=2斤)求:
(1)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
(2)10斤书的重力;
(3)匀速直线运动时,“智慧”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1)解: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为
(2)1斤=0.5kg,10斤书的重力为
(3)匀速直线运动时,“智慧”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1)根据得出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若送餐机器人托着10斤的物体,10斤=5kg,得出书的重力;
(3) 当该机器人塞了10斤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3倍 ,得出摩擦力大小。
1 / 18.3《摩擦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苍溪月考)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2.(2024八下·雅安月考) 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使木板A做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
3.(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是为了增大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
C.运动员推冰壶时,手对冰壶的推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4.131所示,质量均为m的Ⅰ,Ⅱ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Ⅰ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Ⅱ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
A.Ⅰ,Ⅱ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Ⅱ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C.Ⅱ对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D.水平面对Ⅱ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5.(2023八下·万山月考)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2F1=2F2=F3=F4
C.2F1=F2=2F3=F4 D.4F1=2F2=2F3=F4
6.(2023八下·万山月考)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紧压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7.(2021八下·九龙坡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陶子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木块A叠放在足够长的B木板上,一弹簧测力计将木块A固定在左边墙壁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长木板B从右端抽出来,在0~10s内木块A下表面始终在长木板B上,力 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乙所示,长木板B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9丙所示,且4~8s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0s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静摩擦力
B.2~4s内,长木板B所受合力为10N
C.4~8s内,地面对长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D.8~10s内,长木板B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南宁月考)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B.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C.书c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
10.(2018八下·乐平月考)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三、实验填空题
11.(2024八下·南乐期末)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画出物块A受力示意图。
12.(2024八下·南昌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甲、乙、丙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依据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示数;
(2)通过甲、乙两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 两图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甲实验中,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3N,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5)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下列哪个实验还用到了此实验方法____;
A.测量物质的密度
B.测量平均速度
C.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D.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6)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通过与甲实验的对比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四、解答与计算题
13.(2024八下·承德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50N,F=20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4.(2024八下·阳谷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成立。求图甲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如图乙所示,物体B、C用绳子a、b相连在A的后面,已知B、C的重力分别为,,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作用于A上的力使A、B、C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绳子a、b所承受的拉力、。
15.(2024八下·章贡月考)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某些大型图书馆已经开始引进“智慧”机器人,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图所示是某图书馆的“智慧”机器人,其自身质量约为35kg,当该机器人塞了10斤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3倍。(g取10N/kg,1kg=2斤)求:
(1)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
(2)10斤书的重力;
(3)匀速直线运动时,“智慧”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以物体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物体 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A符合题意;
甲图中,物体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C不符合题意;
乙图A受到的摩擦力为F;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平衡力,因此B水平方向除受拉力F作用,还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拉动木板时,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所以实验中可以不匀速拉动A,故A错误;
B、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B正确;
C、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2 N,故C错误;
D、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物体B静止和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均处于平衡状态,对两者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判断出受力情况,因为二力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的合力为零得出 A对B、地面对A的摩擦力、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得出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摩擦力的大小关系,要注意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3.【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这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故A错误;
B、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冰由于温度升高而熔化,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冰壶会滑的更远,故B错误;
C、运动员推冰壶时,手对冰壶的推力和冰壶的重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也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
【分析】(1)根据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 (4)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的条件。
4.【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I和II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I和II之间存在静摩擦力,故A正确;
B.对整体分析,在水平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对II无摩擦力,故B错误;
C.木块I受重力、支持力、拉力以及b对a的静摩擦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有:fI=Fcosθ,竖直方向上有:Fsinθ+NI=mg,则NI=mg-FsinθD.对整体分析,在竖直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的支持力为2mg,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的受力情况,抓住合力为零判断b对a的支持力以及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对整体分析,根据整体受力情况判断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5.【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甲、乙、丙、丁图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故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分析】根据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6.【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相互紧压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如果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由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两物体一定是接触的,故B正确;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
D.摩擦力的方向是与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B。
【分析】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相互挤压的粗糙表面;②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且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7.【答案】C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由图丙可知,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在4~8s内,B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8N,AB之间的摩擦力为2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8N-2N=6N,由图丙可知,2~4s内,B做加速运动,由于A和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2,B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N,则B受到的合力为10N-2N-6N=2N,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得出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N,故C正确;
D.8~10s内,A木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此时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由A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出AB之间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发生变化;其次是判断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利用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拉力等于AB之间摩擦力与B与地之间摩擦力之和;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则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发生变化,然后在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静止在黑板上的粉笔刷,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受到摩擦力,故A错误;
B.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摩擦力的方向与其相反,即摩擦力竖直向上,故B正确;
C.粉笔刷所受磁力在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在竖直方向,二者没有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存在压力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B.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9.【答案】A,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 A.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和地面对e向左的摩擦力;再对上面四本书进行分析,可知d受向左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d对e有向右的摩擦力,故e受两个摩擦力,故A正确;
B.对ab分析,a由于静止且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a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没有摩擦力;再对ab整体分析,同理可知,b下端也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对ab分析可知,同B可知,B不受c的摩擦力,再对c分析,可知c只受d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对a分析,可知a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不会有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各书用力情况,结合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分析它们受力的个数及方向。
10.【答案】B,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两图中拉力等于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甲图中,在A的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B受到A的摩擦力等于F,则A也受到B的摩擦力,二力为相互作用力,也等于F;
乙图中,A随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
11.【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由题知,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对A物块来说,相对于接触的小车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A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只受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分析出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可以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出发进行分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就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假设存在摩擦力,由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第二个力来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存在摩擦力。
12.【答案】(1)二力平衡;等于
(2)大
(3)甲、丙
(4)1.6
(5)D
(6)无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拉力大小) 。(2) 甲、 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压力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 要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应该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甲、丙两图。(4) 甲实验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f=F= 1.6N 。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3N,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仍为1.6N。(5) A.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利用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只需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v =河求出平均速度,不需要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加热一定质量的固体,记录时间和温度寻找规律即可,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需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 然后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甲与丁对比,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拉力相同,滑动摩擦力相同,可得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
故答案为: (1)二力平衡;等于; (2) 大 ; (3) 甲、丙 ;(4) 1.6 ;(5) D ;(6) 无关 。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实验,需要好好掌握。在本实验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3.【答案】(1)解: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即f=F=20N
(2)解: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FN=G=50N
又f=μFN
则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那么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便可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由关系式f=μFN代入数据求得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物体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f=F=20N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
FN=G=50N
又
f=μFN
则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4.【答案】(1)解: 依据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
答: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10N;
(2)解: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则有
又根据可得
答: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3)解: C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故绳子b对C的拉力为
B受到的摩擦力为
BC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C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绳子a的拉力为
答:绳子a、b所承受的拉力分别为19N、9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是平衡力,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2)由关系式 ,代入数据求得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C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 , BC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C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
15.【答案】(1)解: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为
(2)1斤=0.5kg,10斤书的重力为
(3)匀速直线运动时,“智慧”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1)根据得出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若送餐机器人托着10斤的物体,10斤=5kg,得出书的重力;
(3) 当该机器人塞了10斤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3倍 ,得出摩擦力大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