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安陆期中)如图所示,小红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墙时,小红对墙先施加推力,墙对小红后施加推力
B.小红离开墙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
C.小红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小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受到的重力与早冰鞋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推墙时,小红对墙施加推力的同时,墙对小红后施加推力,故A错误;
B、小红离开墙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小红具有惯性,故B错误;
C、小红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受到的重力与旱冰鞋对她的支持力满足平衡力的条件,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3)水平地面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4)一对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024八下·青山期中)篮球纳入武汉体育中考的测试选择项。打篮球可以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形,深得中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在篮球训练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惯性大小在变化
C.假如正在上升的篮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原来是运动的,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篮球将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篮球的受力情况判定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排球的运动状态。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3.(2024八下·张湾期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4.(2024八下·张湾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坐在甲船上,用力推小船乙,甲船和乙船却向相反方向移动,且移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小明推乙船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乙是受力物体
C.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乙船被推开的同时,甲船也会向后退,在这一过程中人对乙船的推力为F1,乙船对人的推力为F2,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强调小船被推开,所以小船是受力物体,小明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阻力改变了小船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2024八下·武汉月考) 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C.在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D.在内,伞兵受到的阻力在不断减小
【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0~t1,速度在增大,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从t1~t2,速度在减小,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从t2~t3,速度不变,重力等于阻力,重力不变,阻力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象可知,伞兵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三段:0~t1,t1~t2,t2~t3,三段中运动的状态不同,重力与阻力的关系也不同,机械能也可能不同。
6.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1000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0牛,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是600牛
B.可能等于600牛,也可能等于1400牛
C.可能大于1400牛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其中F1=400N,F合=1000N.
当两力方向相同时,F合=F1+F2,F2=F合﹣F1=1000N﹣400N=600N;
当两力方向相反时,F合=F2﹣F1,F2=F合+F1=1000N+400N=1400N.
则另外一个力大小可能是600N,也可能是1400N.
故选B.
【分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1)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
(2)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较大的力减去较小的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力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将向左边运动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答案】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当砝码盘总重力为6N时,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弹簧弹力2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A的平衡可知,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同时得到水平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4N;
当盘中砝码的总重力为4N时,绳对A的拉力为4N方向水平向右,绳拉力与弹簧对A的拉力合力为2N<4N,故不能拉动物体A,所以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即弹力2N保持不变。根据平衡可知,此时A受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故选C。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开始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当砝码重力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发现摩擦力减小了,这说明物体没有运动,由此进一步分析可解答本题.
8.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一个1N重的定滑轮,定滑轮上用细线挂着一个1N重的铁块和一个5N重的物体A.铁块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悬线被挂紧,整个装置是静止的,弹簧秤的读数是( )
A.7N B.8N C.2N D.3N
【答案】D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它受向下的重力1N,左边绳子向下的拉力1N和右边绳子向下的拉力1N,如图所示,因定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则向上的拉力F=3N,而绳子向上拉定滑轮的力和绳子向下拉弹簧称的力相等,所以弹簧秤的示数为3N.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知识:
(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方法:方向相同的几个力相加,其合力大小等于这几个力的大小之和.
(2)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定滑轮不能省力,作用在定滑轮的绳子上的力大小相等.
二、多选题
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A,B,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A、两实验中,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研究要求,故A正确;
B、甲实验中,如果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B正确;
C、图乙让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发现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正确;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ABC.
【分析】(1)物体的运动情况受物体初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要控制初速度相同,方法是让小车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滑.
(2)在图甲中,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反映阻力的大小,又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图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可以科学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速度相同,方法是让不同的钢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滑;
(4)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回答.
10.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人扔出去在空中运动的铅球
B.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C.关闭发动机后在地面上向前滑行的汽车
D.放在桌上的钢笔
【答案】A,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A、人扔出去在空中运动的铅球,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
B、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运动速度和方向都没变化,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关闭发动机后在地面上向前滑行的汽车,运动方向不变,但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改变,符合题意;
D、放在桌面上的钢笔,处于静止状态,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的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的速度为零,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C.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
D.某同学双手拉住单杠悬在空中静止,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
A、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合力不为零,故A正确;
B、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当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故C正确;
D、某同学双手拉住单杠悬在空中静止,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在最高点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即可;
(2)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要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解析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实验填空题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或“=”).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5)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1)减小阻力
(2)=
(3)B
(4)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5)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
(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是通过减少汽车的迎风面积,来减小空气的阻力作用;
(2)因为列车在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的动力等于所受阻力;
(3)传统的铁轨都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来保护路基.传统的路基都有碎石,碎石能增加透气和透水性,能减小噪音和减小列车的振动,故B正确;
(4)根据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外面的压强大于列车附近的压强,这样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5)要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就要使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即上方平直下方凸起,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所以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应是图中的C.
故答案为:(1)减小阻力;(2)=;(3)B;(4)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5)C.
【分析】(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作用.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列车的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主要作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路基.传统的路基有一些碎石,可以增加透水性,可以减小噪音和减小振动.
(4)人站在站台上等候列车,列车驶来,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外侧压强大于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压力差的作用,人被推向列车.
(5)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客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13.(2018八下·武冈月考)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3)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1)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远;匀速直线运动
(3)不能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初速度大小取决于小车下滑的高度,所以为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知,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运动的无限长,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直接得出。
【分析】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保持到底面的初速度相同)外,还有科学推理法(在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科学推理,可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其将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及转换法(接触面越来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来越小,其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一重量是5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20N竖直向上的力.
(1)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2)木块受到的支持力?
(3)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多少?
【答案】(1)答: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50N
(2)答: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20N
(3)答: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0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等于50N;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等于20N;
由于拉力小于重力,所以木块静止,故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答:(1)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50N;
(2)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20N;
(3)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0.
【分析】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重力相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支持力等于重力;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15.一质量为60kg的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下落,刚打开伞时受到的阻力为700N,那么:
(1)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为多少牛?
(2)当他在空中飞速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
【答案】(1)解:由G=mg得,跳伞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F合=f﹣G=700N﹣600N=100N,方向与阻力的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答: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为100牛.
(2)解:因为匀速下降,所以阻力和重力平衡,
则:f′=G=60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阻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当他在空中飞速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600牛.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分析】(1)先对跳伞运动员受力分析,然后由力的合成方法求合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同较大的力.
(2)跳伞运动员匀速向下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求他受到的阻力.
16.如图所示,物体在F1、F2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F1=10牛,F2=8牛.
(1)求F1、F2的合力F合的大小.
(2)物体与桌面间是否存在摩擦?如果不存在,请分析理由;如果存在,请判读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解:由于F1>F2,则F合=F1﹣F2=10N﹣8N=2N;
答: F1、F2的合力F合的大小为2N.
(2)解:由于F1>F2,所以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F1=f+F2.
所以,f=F1﹣F2=10N﹣8N=2N.
答:物体与桌面间存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可得出合力F合;
(2)由于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据此即可判断;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力.
1 / 18.4《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安陆期中)如图所示,小红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墙时,小红对墙先施加推力,墙对小红后施加推力
B.小红离开墙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
C.小红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小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受到的重力与早冰鞋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24八下·青山期中)篮球纳入武汉体育中考的测试选择项。打篮球可以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形,深得中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在篮球训练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惯性大小在变化
C.假如正在上升的篮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3.(2024八下·张湾期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4.(2024八下·张湾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坐在甲船上,用力推小船乙,甲船和乙船却向相反方向移动,且移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小明推乙船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乙是受力物体
C.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2024八下·武汉月考) 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C.在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D.在内,伞兵受到的阻力在不断减小
6.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1000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0牛,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是600牛
B.可能等于600牛,也可能等于1400牛
C.可能大于1400牛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力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将向左边运动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8.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一个1N重的定滑轮,定滑轮上用细线挂着一个1N重的铁块和一个5N重的物体A.铁块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悬线被挂紧,整个装置是静止的,弹簧秤的读数是( )
A.7N B.8N C.2N D.3N
二、多选题
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10.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人扔出去在空中运动的铅球
B.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C.关闭发动机后在地面上向前滑行的汽车
D.放在桌上的钢笔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的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的速度为零,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C.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
D.某同学双手拉住单杠悬在空中静止,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实验填空题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或“=”).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5)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
A. B.
C. D.
13.(2018八下·武冈月考)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3)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一重量是5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20N竖直向上的力.
(1)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2)木块受到的支持力?
(3)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多少?
15.一质量为60kg的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下落,刚打开伞时受到的阻力为700N,那么:
(1)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为多少牛?
(2)当他在空中飞速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
16.如图所示,物体在F1、F2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F1=10牛,F2=8牛.
(1)求F1、F2的合力F合的大小.
(2)物体与桌面间是否存在摩擦?如果不存在,请分析理由;如果存在,请判读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推墙时,小红对墙施加推力的同时,墙对小红后施加推力,故A错误;
B、小红离开墙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小红具有惯性,故B错误;
C、小红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受到的重力与旱冰鞋对她的支持力满足平衡力的条件,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3)水平地面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4)一对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原来是运动的,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篮球将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篮球的受力情况判定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排球的运动状态。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3.【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4.【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乙船被推开的同时,甲船也会向后退,在这一过程中人对乙船的推力为F1,乙船对人的推力为F2,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强调小船被推开,所以小船是受力物体,小明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阻力改变了小船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0~t1,速度在增大,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从t1~t2,速度在减小,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从t2~t3,速度不变,重力等于阻力,重力不变,阻力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象可知,伞兵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三段:0~t1,t1~t2,t2~t3,三段中运动的状态不同,重力与阻力的关系也不同,机械能也可能不同。
6.【答案】B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其中F1=400N,F合=1000N.
当两力方向相同时,F合=F1+F2,F2=F合﹣F1=1000N﹣400N=600N;
当两力方向相反时,F合=F2﹣F1,F2=F合+F1=1000N+400N=1400N.
则另外一个力大小可能是600N,也可能是1400N.
故选B.
【分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1)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
(2)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较大的力减去较小的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7.【答案】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当砝码盘总重力为6N时,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弹簧弹力2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A的平衡可知,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同时得到水平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4N;
当盘中砝码的总重力为4N时,绳对A的拉力为4N方向水平向右,绳拉力与弹簧对A的拉力合力为2N<4N,故不能拉动物体A,所以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即弹力2N保持不变。根据平衡可知,此时A受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故选C。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开始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当砝码重力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发现摩擦力减小了,这说明物体没有运动,由此进一步分析可解答本题.
8.【答案】D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它受向下的重力1N,左边绳子向下的拉力1N和右边绳子向下的拉力1N,如图所示,因定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则向上的拉力F=3N,而绳子向上拉定滑轮的力和绳子向下拉弹簧称的力相等,所以弹簧秤的示数为3N.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知识:
(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方法:方向相同的几个力相加,其合力大小等于这几个力的大小之和.
(2)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定滑轮不能省力,作用在定滑轮的绳子上的力大小相等.
9.【答案】A,B,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A、两实验中,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研究要求,故A正确;
B、甲实验中,如果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B正确;
C、图乙让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发现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正确;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ABC.
【分析】(1)物体的运动情况受物体初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要控制初速度相同,方法是让小车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滑.
(2)在图甲中,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反映阻力的大小,又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图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可以科学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速度相同,方法是让不同的钢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滑;
(4)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回答.
10.【答案】A,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A、人扔出去在空中运动的铅球,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
B、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运动速度和方向都没变化,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关闭发动机后在地面上向前滑行的汽车,运动方向不变,但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改变,符合题意;
D、放在桌面上的钢笔,处于静止状态,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11.【答案】A,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
A、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合力不为零,故A正确;
B、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当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故C正确;
D、某同学双手拉住单杠悬在空中静止,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在最高点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即可;
(2)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要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解析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2.【答案】(1)减小阻力
(2)=
(3)B
(4)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5)C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解:
(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是通过减少汽车的迎风面积,来减小空气的阻力作用;
(2)因为列车在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的动力等于所受阻力;
(3)传统的铁轨都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来保护路基.传统的路基都有碎石,碎石能增加透气和透水性,能减小噪音和减小列车的振动,故B正确;
(4)根据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外面的压强大于列车附近的压强,这样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5)要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就要使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即上方平直下方凸起,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所以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应是图中的C.
故答案为:(1)减小阻力;(2)=;(3)B;(4)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5)C.
【分析】(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作用.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列车的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主要作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路基.传统的路基有一些碎石,可以增加透水性,可以减小噪音和减小振动.
(4)人站在站台上等候列车,列车驶来,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外侧压强大于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压力差的作用,人被推向列车.
(5)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客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13.【答案】(1)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远;匀速直线运动
(3)不能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初速度大小取决于小车下滑的高度,所以为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知,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运动的无限长,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直接得出。
【分析】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保持到底面的初速度相同)外,还有科学推理法(在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科学推理,可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其将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及转换法(接触面越来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来越小,其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14.【答案】(1)答: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50N
(2)答: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20N
(3)答: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0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等于50N;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等于20N;
由于拉力小于重力,所以木块静止,故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答:(1)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50N;
(2)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20N;
(3)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0.
【分析】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重力相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支持力等于重力;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15.【答案】(1)解:由G=mg得,跳伞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F合=f﹣G=700N﹣600N=100N,方向与阻力的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答:刚打开伞时跳伞运动员所受到的合力为100牛.
(2)解:因为匀速下降,所以阻力和重力平衡,
则:f′=G=60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阻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当他在空中飞速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600牛.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分析】(1)先对跳伞运动员受力分析,然后由力的合成方法求合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同较大的力.
(2)跳伞运动员匀速向下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求他受到的阻力.
16.【答案】(1)解:由于F1>F2,则F合=F1﹣F2=10N﹣8N=2N;
答: F1、F2的合力F合的大小为2N.
(2)解:由于F1>F2,所以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F1=f+F2.
所以,f=F1﹣F2=10N﹣8N=2N.
答:物体与桌面间存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可得出合力F合;
(2)由于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据此即可判断;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