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综合期末统考科学试题
1.(2025三上·博罗期末)择菜时应该把( )去掉。
A.好的部分 B.坏的部分 C.全部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坏的部分可能是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或者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腐烂变质等情况。这些坏的部分不仅口感不好,可能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细菌、霉菌等产生的毒素。因此,在择菜时应该把坏的部分去掉,以保证食用的安全和健康,所以B选项正确。
2.(2025三上·博罗期末)制作西红柿炒蛋不会用到下列哪种食材。( )
A.鸡蛋 B.西红柿 C.鸡肉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西红柿炒蛋” 的主要食材是西红柿和鸡蛋,在制作过程中并不需要用到鸡肉,鸡肉一般用于制作如宫保鸡丁、黄焖鸡等以鸡肉为主要食材的菜肴,所以制作这道菜不会用到鸡肉,C选项符合题意。
3.(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选项中符合家庭健康饮食环境的要求的是。( )
A.炒菜清淡少盐
B.经常做油炸食品
C.一天中只有一餐配有蔬菜
【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清淡少盐的饮食方式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过多的盐摄入会增加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清淡的烹饪方式可以减少油脂、盐等调味品的使用,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所以炒菜清淡少盐符合家庭健康饮食环境的要求,A选项正确。
4.(2025三上·博罗期末)擦楼梯扶手应该用____。( )
A.拖把 B.抹布 C.扫帚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抹布质地柔软,大小适中,便于操作和控制,可以很好地贴合楼梯扶手的表面,能够有效地擦拭掉扶手上的灰尘、污渍等。使用抹布擦楼梯扶手可以更细致地清洁到各个部位,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所以擦楼梯扶手应该用抹布,B选项正确。
5.(2025三上·博罗期末)缝纽扣要用的工具材料是____。( )
A.针、线 B.泥工刀 C.菜刀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针和线是缝纽扣必不可少的工具材料。针用于穿引缝线,通过针的穿刺动作,可以将线穿过布料和纽扣的孔,从而将纽扣固定在布料上。线则起到连接纽扣和布料的作用,所以缝纽扣要用针和线,A选项正确。
6.(2025三上·博罗期末)‖:‖是 ( )记号。
A.顿音 B.升 C.反复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是反复记号,称为段落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部分要重复演奏或演唱。如果之前有一个终止线,在终止线之后有一个冒号的,则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如果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则从头开始反复。所以 “‖:‖” 是反复记号 ,C选项正确。
7.(2025三上·博罗期末)《桔梗谣》是一首( ) 。
A.四川儿歌 B.朝鲜族民歌 C.美国民歌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桔梗谣》又名《道拉基》,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桔梗” 是朝鲜族人民喜爱吃的一种野菜,这首歌曲反映了朝鲜族姑娘们在挖桔梗时的欢乐情景,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明朗,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音乐风格特点,如五声音阶的运用等,所以《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族民歌,B选项正确。
8.(2025三上·博罗期末)1=C,下列音名排列正确的是 ( )。
A.CDEFGA B.B. C.CBEFGAB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音乐中,当1=C时,是以音作为 do,照自然大调的音名顺序依次为C、D、E、F、G、A、B,对应的唱名是 do、re、mi、fa、so、la、si。
9.(2025三上·博罗期末)右图乐器的名称是 ( )。
A.鼓 B.镲 C.锣
【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锣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为平面圆盘形,中央部分稍凸起,边缘较薄。锣没有固定音高,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声音洪亮,传播得很远。锣的大小和形状也有多种,如大锣、小锣等。
10.(2025三上·博罗期末)人声的分类有( )。
A.童声、女声 B.男声、女声、童声 C.童声、男声
【答案】B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男声:一般来说,男性的声带较厚、较长,所以发出的声音相对低沉、浑厚,通常可细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声:女性的声带相对较薄、较短,声音较为明亮、柔美,可细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童声:指儿童的声音,儿童在变声期之前,声带未发育成熟,童声的音色纯净、清脆,音域一般较窄。
11.(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哪些本领不是从做中学的 ( )
A.做菜
B.种黄豆
C.从报纸上学到许多知识
【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从报纸上学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来获取知识,这是一种间接获取知识的方式,人们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例如,阅读报纸上的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只是在接收信息,而不是通过 “做” 来学习的,不属于 “做中学”,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12.(2025三上·博罗期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A选项正确。
13.(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想和时间交朋友,正确做法是 ( )
A.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B.晚上十一点还要加班加点做作业
C.做事不专心拖拖拉拉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制定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一天的时间,明确在不同的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情,使生活和学习更有规律。比如,规定好起床、上学、做作业、休息、睡觉等时间,能够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这是与时间交朋友的正确做法,所以A选项正确。
14.(2025三上·博罗期末)课间活动时小博不小心划破皮,他要去哪里处理伤口 ( )
A.校长室 B.医务处 C.心理咨询室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医务处是学校设立的专门为师生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通常配备有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且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当学生在学校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等情况时,医务处的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比如对划破皮的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包扎等。所以小博不小心划破皮后,应该去医务处处理伤口,B选项正确。
15.(2025三上·博罗期末)对于生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生命是一切希望的基础
B.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C.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重生,我们人也可以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可以再生,这是壁虎特殊的生理现象,是由于壁虎的细胞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能够在尾巴断落后重新生长出尾巴。然而,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制与壁虎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人体的一些组织和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目前人类不具备像壁虎那样断肢或身体重要部分缺失后重生的能力。所以说 “我们人也可以”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选项对生命的理解错误。
16.(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属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是 ( )
A.过马路走行人天桥
B.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C.在少人的马路玩滑板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马路是供车辆行驶的公共道路,在马路上玩滑板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即使人少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滑板的速度和方向不易控制,容易与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而且玩滑板的人自身也难以应对突发的交通状况。这种行为违反了在道路上不得进行妨碍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活动这一规定,属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17.(2025三上·博罗期末)火灾发生时,不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
A.逆风路线逃生 B.坐电梯下楼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在火灾发生时,坐电梯下楼是非常危险且不正确的逃生方式。火灾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使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在火灾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会迅速聚集烟雾和热气,对被困在电梯里的人造成严重伤害。此外,火灾发生时电梯的运行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停靠或下降。所以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B选项符合题意。
18.(2025三上·博罗期末)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是 ( )
A.父子
B.母子
C.母女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外婆” 在亲属称谓中是指母亲的母亲,也就是说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妈妈和外婆是母女关系,C选项正确。
19.(2025三上·博罗期末)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多少时会结冰 ( )
A.10℃ B.5℃ C.0℃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故选C。
20.(2025三上·博罗期末)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____ (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所以B符合题意。
21.(2025三上·博罗期末)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吗 ( )
A.有限度
B.没有限度
C.有时有限度,有时没有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溶剂再也无法容纳更多的溶质,此时溶液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即溶解达到了限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随着食盐的不断加入,最终会达到一个无法再继续溶解的状态,此时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
22.(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是 ( )
A.大操场 B.教室里 C.家里客厅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大操场是一个相对开阔、空旷的场所,周围没有过多的建筑物、树木等易燃物,且空间较大,有利于孔明灯的升空和飞行,即使孔明灯出现意外情况,如坠落等,也有较大的空间来避免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大操场是比较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A选项正确。
23.(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调一般都装在室内上方,主要是因为( )
A.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
B.比较好看
C.可以节省空间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A选项符合题意。
24.(2025三上·博罗期末)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中,纸团不会湿的原因是 (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C.空气能被压缩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当杯子倒过来插入水中时,水无法进入杯子底部与纸团接触。因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它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内部,从而使纸团保持干燥,所以B选项正确。
25.(2025三上·博罗期末)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小博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会流动。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因为空气的流动,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
26.(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面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点燃酒精灯”:这是错误的使用方法。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在倾斜过程中很容易使酒精流出,从而引发火灾。 “嘴吹灭酒精灯”: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用嘴吹灭酒精灯时,气流可能会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火柴点燃酒精灯”:这是正确的点燃酒精灯的方式。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等点火器具点燃酒精灯,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酒精洒出引发危险。 “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是正确的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盖灭后需再提起灯帽重新盖好,防止灯帽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下次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27.(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实验时发现,在溶解了5克小苏打后,杯子里的一些小苏打就很难再溶解了,这是因为( )
A.搅拌不够
B.小苏打的粉末太小了
C.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每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当达到这个限度时,溶液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此时再加入溶质,溶质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在小博做的实验中,50毫升水在溶解了5克小苏打后很难再溶解,就是因为已经达到了小苏打在50毫升水中的溶解限度,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C选项正确。
28.(2025三上·博罗期末)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它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而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表示,即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说明风是从东边吹来的。根据风向的定义,从东边吹来的风就叫做东风。
29.(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出门时发现广场旗杆上的旗子耷拉着不动,当时的风力可能是( )
A.0级 B.1级 C.2级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蒲福风级表,不同的风力等级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0 级风:又称无风,特征是烟直上,树叶不动,旗子耷拉着不动,此时风速为0级。
30.(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大雪 B.冰冻 C.暴雨
【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冻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露天水面(如湖泊、河流)冻结的现象,或者是指低于0摄氏度时,地面上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冰的现象。它不是大气中的水汽直接降落到地面的形式,不属于降水,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31.(2025三上·博罗期末)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C.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夏天在院子里洒水,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进而使气温降低,这种做法是对的,B选项说法正确。
32.(2025三上·博罗期末)做融化冰块实验时,每组各取一块几乎相同的冰块,原因是( )
A.冰块不够 B.保证实验公平 C.让冰块快速融化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做融化冰块实验时,若要探究不同条件对冰块融化的影响,保证每组使用的冰块几乎相同,可以排除冰块本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实验中只有要探究的因素在变化,从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准确得出该因素对冰块融化的影响,所以B选项正确。
33.(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成分中氮气为主78%,氧气为21%,二氧化碳只有0.34%,所以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气。
34.(2025三上·博罗期末)春夏秋冬的景色各有独特的美,下列最适合用来表现秋天景色的颜色是
( )
A.蓝、绿、白 B.红、黄、橙 C.蓝、绿、紫
【答案】B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红”:在秋天,许多树木的叶子会变成红色,比如枫树,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变得火红,成为秋天独特的美景。 “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的稻谷成熟后呈现出金黄色,同时,很多树叶也会逐渐变黄飘落,如银杏叶,金黄色的银杏叶是秋天常见的美景之一。 “橙”:秋天的果实很多呈现出橙色,如橙子、柿子等,而且有些树叶在变黄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橙色,所以橙色也能很好地代表秋天。这三种颜色都与秋天的典型景物相契合,适合用来表现秋天的景色。
35.(2025三上·博罗期末)将白布染上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名称是
( )
A.剪纸 B.拓印 C.扎染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通过扎、浸、煮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形成各种花纹图案。扎染可以在白布等织物上染出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而且扎染的图案具有独特的晕染效果和自然的纹理,非常具有民间艺术特色,所以扎染符合 “将白布染上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 的描述。
36.(2025三上·博罗期末)( )是用泥作为原料,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成可塑性很好的黏土,再用这些黏土制作成型,并加以装饰,经过烧制而成。
A.陶艺 B.纸艺 C.剪贴画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艺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首先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然后利用这些黏土,通过手工捏制、拉坯等方式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坯体,还可以对坯体进行雕刻、彩绘等装饰。最后将坯体放入窑中经过高温烧制,使其硬化,最终成为精美的陶艺作品。所以 “用泥作为原料,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成可塑性很好的黏土,再用这些黏土制作成型,并加以装饰,经过烧制而成” 描述的是陶艺的制作过程。
37.(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面的象形文字,表示“牛”字的是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通常象形文字 “牛” 会画出牛的头部轮廓,上面有一对向上弯曲的牛角。
38.(2025三上·博罗期末)写出两种我国的民族乐器 、 。
【答案】二胡;大锣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拉弦乐器: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马头琴等。 吹管乐器:笛子、箫、笙、唢呐管、巴乌等。 弹拨乐器:筝、古琴、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等。 打击乐器:大鼓、碰铃、定音缸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手鼓、大钹。
39.(2025三上·博罗期末)有乐器之王之称的乐器是 。
【答案】钢琴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它音域宽广,几乎包含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度达七个多八度。其音量变化幅度巨大,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音乐色彩。同时,钢琴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不同的音,能够演奏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作品,在独奏、伴奏、室内乐等多种音乐形式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被赋予了 “乐器之王” 的美誉。
40.(2025三上·博罗期末)3 5 6 |2 1 6-|5 1 6 5 |3---|是 歌曲中的旋律。
【答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旋律优美,其曲谱中有与这几个音符相似的片段。
41.(2025三上·博罗期末)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 。
【答案】安全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骑车佩戴头盔、开车系好安全带等,这些行为都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此处应填入 “安全”。
42.(2025三上·博罗期末)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 ”。
【答案】年夜饭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顿饭寓意着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承载着中华民族辞旧迎新、团圆幸福的美好情感。
43.(2025三上·博罗期末)加快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
【答案】搅拌;加热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能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使水果糖周围的糖分子更快地扩散到水中,从而加快溶解速度;升高温度(用热水溶解)会使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加快对糖分子的撞击和扩散作用,让水果糖溶解得更快;将水果糖切碎,增大了它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多的糖分子能同时与水分子接触,进而加快溶解。
44.(2025三上·博罗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雪、 等。
【答案】雨;冰雹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解答】降水的形式有很多,雨、雪、冰雹、霜、雾等。
【分析】雨、雪、冰雹、霜、雾等都是水的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45.(2025三上·博罗期末)橙色可以由红色、黄色调和而成, 可以由红色、蓝色调和而成, 可以由黄色与蓝色调成。
【答案】紫色;绿色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在色彩学中,红、黄、蓝是三原色,即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而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红色和蓝色混合调配可以得到紫色,黄色和蓝色混合调配可以得到绿色 。
46.(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气的研究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第2只注射器抽进的是 。
(2)小博用力压两只注射器的活塞,发现两只活塞都 压到最底端。
(3)他用力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松手后发现活塞 。
(4)这个实验主要可以证明 。
(5)右图为加压前注射器里的空气状况,圆圈代表的是空气微粒。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活塞向右压后注射器里的空气状况的是 ( )。
A. B. C.
【答案】(1)空气
(2)不能
(3)向上回弹
(4)空气容易被压缩,且具有弹性,而水不容易被压缩。
(5)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1)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所以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时,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更容易被下压,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较大;而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容易被压缩,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到第 2 只注射器活塞下压的距离明显比第 1 只大,所以第 2 只注射器抽进的是空气。
(2)其中抽进水的注射器,由于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很难被压缩,所以活塞不能压到最底端;抽进空气的注射器,虽然空气容易被压缩,但空气分子间始终存在一定间隔,即便用力压活塞,也无法将空气完全压缩到分子间没有间隔的程度,所以活塞同样不能压到最底端。
(3)当用力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时,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此时空气具有弹性势能。松手后,被压缩的空气要恢复原来的状态,会对活塞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使得活塞向上弹回。
(4)在实验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分别装有水和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下压幅度较大,表明空气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松手后活塞向上弹回,说明被压缩的空气能恢复原状,具有弹性。而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下压幅度小,说明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小,不容易被压缩。
(5)当活塞向右压后,注射器内的空间变小,空气被压缩,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隔会变小。C中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隔明显变小,符合空气被压缩后微粒间隔变小的情况。
1 / 1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综合期末统考科学试题
1.(2025三上·博罗期末)择菜时应该把( )去掉。
A.好的部分 B.坏的部分 C.全部
2.(2025三上·博罗期末)制作西红柿炒蛋不会用到下列哪种食材。( )
A.鸡蛋 B.西红柿 C.鸡肉
3.(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选项中符合家庭健康饮食环境的要求的是。( )
A.炒菜清淡少盐
B.经常做油炸食品
C.一天中只有一餐配有蔬菜
4.(2025三上·博罗期末)擦楼梯扶手应该用____。( )
A.拖把 B.抹布 C.扫帚
5.(2025三上·博罗期末)缝纽扣要用的工具材料是____。( )
A.针、线 B.泥工刀 C.菜刀
6.(2025三上·博罗期末)‖:‖是 ( )记号。
A.顿音 B.升 C.反复
7.(2025三上·博罗期末)《桔梗谣》是一首( ) 。
A.四川儿歌 B.朝鲜族民歌 C.美国民歌
8.(2025三上·博罗期末)1=C,下列音名排列正确的是 ( )。
A.CDEFGA B.B. C.CBEFGAB
9.(2025三上·博罗期末)右图乐器的名称是 ( )。
A.鼓 B.镲 C.锣
10.(2025三上·博罗期末)人声的分类有( )。
A.童声、女声 B.男声、女声、童声 C.童声、男声
11.(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哪些本领不是从做中学的 ( )
A.做菜
B.种黄豆
C.从报纸上学到许多知识
12.(2025三上·博罗期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13.(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想和时间交朋友,正确做法是 ( )
A.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B.晚上十一点还要加班加点做作业
C.做事不专心拖拖拉拉
14.(2025三上·博罗期末)课间活动时小博不小心划破皮,他要去哪里处理伤口 ( )
A.校长室 B.医务处 C.心理咨询室
15.(2025三上·博罗期末)对于生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生命是一切希望的基础
B.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C.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重生,我们人也可以
16.(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属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是 ( )
A.过马路走行人天桥
B.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C.在少人的马路玩滑板
17.(2025三上·博罗期末)火灾发生时,不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
A.逆风路线逃生 B.坐电梯下楼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8.(2025三上·博罗期末)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是 ( )
A.父子
B.母子
C.母女
19.(2025三上·博罗期末)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多少时会结冰 ( )
A.10℃ B.5℃ C.0℃
20.(2025三上·博罗期末)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____ (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21.(2025三上·博罗期末)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吗 ( )
A.有限度
B.没有限度
C.有时有限度,有时没有
22.(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是 ( )
A.大操场 B.教室里 C.家里客厅
23.(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调一般都装在室内上方,主要是因为( )
A.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
B.比较好看
C.可以节省空间
24.(2025三上·博罗期末)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中,纸团不会湿的原因是 (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C.空气能被压缩
25.(2025三上·博罗期末)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小博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26.(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面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27.(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实验时发现,在溶解了5克小苏打后,杯子里的一些小苏打就很难再溶解了,这是因为( )
A.搅拌不够
B.小苏打的粉末太小了
C.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28.(2025三上·博罗期末)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29.(2025三上·博罗期末)小博出门时发现广场旗杆上的旗子耷拉着不动,当时的风力可能是( )
A.0级 B.1级 C.2级
30.(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大雪 B.冰冻 C.暴雨
31.(2025三上·博罗期末)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C.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32.(2025三上·博罗期末)做融化冰块实验时,每组各取一块几乎相同的冰块,原因是( )
A.冰块不够 B.保证实验公平 C.让冰块快速融化
33.(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4.(2025三上·博罗期末)春夏秋冬的景色各有独特的美,下列最适合用来表现秋天景色的颜色是
( )
A.蓝、绿、白 B.红、黄、橙 C.蓝、绿、紫
35.(2025三上·博罗期末)将白布染上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名称是
( )
A.剪纸 B.拓印 C.扎染
36.(2025三上·博罗期末)( )是用泥作为原料,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成可塑性很好的黏土,再用这些黏土制作成型,并加以装饰,经过烧制而成。
A.陶艺 B.纸艺 C.剪贴画
37.(2025三上·博罗期末)下面的象形文字,表示“牛”字的是 ( )
A. B. C.
38.(2025三上·博罗期末)写出两种我国的民族乐器 、 。
39.(2025三上·博罗期末)有乐器之王之称的乐器是 。
40.(2025三上·博罗期末)3 5 6 |2 1 6-|5 1 6 5 |3---|是 歌曲中的旋律。
41.(2025三上·博罗期末)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 。
42.(2025三上·博罗期末)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 ”。
43.(2025三上·博罗期末)加快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
44.(2025三上·博罗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雪、 等。
45.(2025三上·博罗期末)橙色可以由红色、黄色调和而成, 可以由红色、蓝色调和而成, 可以由黄色与蓝色调成。
46.(2025三上·博罗期末)空气的研究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第2只注射器抽进的是 。
(2)小博用力压两只注射器的活塞,发现两只活塞都 压到最底端。
(3)他用力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松手后发现活塞 。
(4)这个实验主要可以证明 。
(5)右图为加压前注射器里的空气状况,圆圈代表的是空气微粒。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活塞向右压后注射器里的空气状况的是 ( )。
A. B. 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坏的部分可能是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或者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腐烂变质等情况。这些坏的部分不仅口感不好,可能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细菌、霉菌等产生的毒素。因此,在择菜时应该把坏的部分去掉,以保证食用的安全和健康,所以B选项正确。
2.【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西红柿炒蛋” 的主要食材是西红柿和鸡蛋,在制作过程中并不需要用到鸡肉,鸡肉一般用于制作如宫保鸡丁、黄焖鸡等以鸡肉为主要食材的菜肴,所以制作这道菜不会用到鸡肉,C选项符合题意。
3.【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清淡少盐的饮食方式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过多的盐摄入会增加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清淡的烹饪方式可以减少油脂、盐等调味品的使用,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所以炒菜清淡少盐符合家庭健康饮食环境的要求,A选项正确。
4.【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抹布质地柔软,大小适中,便于操作和控制,可以很好地贴合楼梯扶手的表面,能够有效地擦拭掉扶手上的灰尘、污渍等。使用抹布擦楼梯扶手可以更细致地清洁到各个部位,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所以擦楼梯扶手应该用抹布,B选项正确。
5.【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针和线是缝纽扣必不可少的工具材料。针用于穿引缝线,通过针的穿刺动作,可以将线穿过布料和纽扣的孔,从而将纽扣固定在布料上。线则起到连接纽扣和布料的作用,所以缝纽扣要用针和线,A选项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是反复记号,称为段落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部分要重复演奏或演唱。如果之前有一个终止线,在终止线之后有一个冒号的,则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如果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则从头开始反复。所以 “‖:‖” 是反复记号 ,C选项正确。
7.【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桔梗谣》又名《道拉基》,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桔梗” 是朝鲜族人民喜爱吃的一种野菜,这首歌曲反映了朝鲜族姑娘们在挖桔梗时的欢乐情景,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明朗,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音乐风格特点,如五声音阶的运用等,所以《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族民歌,B选项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音乐中,当1=C时,是以音作为 do,照自然大调的音名顺序依次为C、D、E、F、G、A、B,对应的唱名是 do、re、mi、fa、so、la、si。
9.【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锣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为平面圆盘形,中央部分稍凸起,边缘较薄。锣没有固定音高,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声音洪亮,传播得很远。锣的大小和形状也有多种,如大锣、小锣等。
10.【答案】B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男声:一般来说,男性的声带较厚、较长,所以发出的声音相对低沉、浑厚,通常可细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声:女性的声带相对较薄、较短,声音较为明亮、柔美,可细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童声:指儿童的声音,儿童在变声期之前,声带未发育成熟,童声的音色纯净、清脆,音域一般较窄。
11.【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从报纸上学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来获取知识,这是一种间接获取知识的方式,人们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例如,阅读报纸上的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只是在接收信息,而不是通过 “做” 来学习的,不属于 “做中学”,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12.【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A选项正确。
13.【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制定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一天的时间,明确在不同的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情,使生活和学习更有规律。比如,规定好起床、上学、做作业、休息、睡觉等时间,能够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这是与时间交朋友的正确做法,所以A选项正确。
14.【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医务处是学校设立的专门为师生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通常配备有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且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当学生在学校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等情况时,医务处的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比如对划破皮的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包扎等。所以小博不小心划破皮后,应该去医务处处理伤口,B选项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可以再生,这是壁虎特殊的生理现象,是由于壁虎的细胞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能够在尾巴断落后重新生长出尾巴。然而,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制与壁虎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人体的一些组织和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目前人类不具备像壁虎那样断肢或身体重要部分缺失后重生的能力。所以说 “我们人也可以”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选项对生命的理解错误。
16.【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马路是供车辆行驶的公共道路,在马路上玩滑板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即使人少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滑板的速度和方向不易控制,容易与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而且玩滑板的人自身也难以应对突发的交通状况。这种行为违反了在道路上不得进行妨碍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活动这一规定,属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在火灾发生时,坐电梯下楼是非常危险且不正确的逃生方式。火灾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使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在火灾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会迅速聚集烟雾和热气,对被困在电梯里的人造成严重伤害。此外,火灾发生时电梯的运行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停靠或下降。所以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B选项符合题意。
18.【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外婆” 在亲属称谓中是指母亲的母亲,也就是说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妈妈和外婆是母女关系,C选项正确。
19.【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所以B符合题意。
21.【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溶剂再也无法容纳更多的溶质,此时溶液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即溶解达到了限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随着食盐的不断加入,最终会达到一个无法再继续溶解的状态,此时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
22.【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大操场是一个相对开阔、空旷的场所,周围没有过多的建筑物、树木等易燃物,且空间较大,有利于孔明灯的升空和飞行,即使孔明灯出现意外情况,如坠落等,也有较大的空间来避免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大操场是比较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A选项正确。
23.【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A选项符合题意。
24.【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当杯子倒过来插入水中时,水无法进入杯子底部与纸团接触。因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它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内部,从而使纸团保持干燥,所以B选项正确。
25.【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会流动。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因为空气的流动,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
26.【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点燃酒精灯”:这是错误的使用方法。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在倾斜过程中很容易使酒精流出,从而引发火灾。 “嘴吹灭酒精灯”: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用嘴吹灭酒精灯时,气流可能会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火柴点燃酒精灯”:这是正确的点燃酒精灯的方式。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等点火器具点燃酒精灯,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酒精洒出引发危险。 “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是正确的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盖灭后需再提起灯帽重新盖好,防止灯帽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下次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27.【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每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当达到这个限度时,溶液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此时再加入溶质,溶质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在小博做的实验中,50毫升水在溶解了5克小苏打后很难再溶解,就是因为已经达到了小苏打在50毫升水中的溶解限度,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C选项正确。
28.【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它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而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表示,即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说明风是从东边吹来的。根据风向的定义,从东边吹来的风就叫做东风。
29.【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蒲福风级表,不同的风力等级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0 级风:又称无风,特征是烟直上,树叶不动,旗子耷拉着不动,此时风速为0级。
30.【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冻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露天水面(如湖泊、河流)冻结的现象,或者是指低于0摄氏度时,地面上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冰的现象。它不是大气中的水汽直接降落到地面的形式,不属于降水,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3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夏天在院子里洒水,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进而使气温降低,这种做法是对的,B选项说法正确。
32.【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做融化冰块实验时,若要探究不同条件对冰块融化的影响,保证每组使用的冰块几乎相同,可以排除冰块本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实验中只有要探究的因素在变化,从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准确得出该因素对冰块融化的影响,所以B选项正确。
33.【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成分中氮气为主78%,氧气为21%,二氧化碳只有0.34%,所以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气。
34.【答案】B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红”:在秋天,许多树木的叶子会变成红色,比如枫树,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变得火红,成为秋天独特的美景。 “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的稻谷成熟后呈现出金黄色,同时,很多树叶也会逐渐变黄飘落,如银杏叶,金黄色的银杏叶是秋天常见的美景之一。 “橙”:秋天的果实很多呈现出橙色,如橙子、柿子等,而且有些树叶在变黄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橙色,所以橙色也能很好地代表秋天。这三种颜色都与秋天的典型景物相契合,适合用来表现秋天的景色。
35.【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通过扎、浸、煮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形成各种花纹图案。扎染可以在白布等织物上染出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而且扎染的图案具有独特的晕染效果和自然的纹理,非常具有民间艺术特色,所以扎染符合 “将白布染上简洁质朴、鲜艳明快的纹样” 的描述。
36.【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艺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首先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然后利用这些黏土,通过手工捏制、拉坯等方式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坯体,还可以对坯体进行雕刻、彩绘等装饰。最后将坯体放入窑中经过高温烧制,使其硬化,最终成为精美的陶艺作品。所以 “用泥作为原料,将泥粉碎后和水混合成可塑性很好的黏土,再用这些黏土制作成型,并加以装饰,经过烧制而成” 描述的是陶艺的制作过程。
37.【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通常象形文字 “牛” 会画出牛的头部轮廓,上面有一对向上弯曲的牛角。
38.【答案】二胡;大锣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拉弦乐器: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马头琴等。 吹管乐器:笛子、箫、笙、唢呐管、巴乌等。 弹拨乐器:筝、古琴、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等。 打击乐器:大鼓、碰铃、定音缸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手鼓、大钹。
39.【答案】钢琴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它音域宽广,几乎包含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度达七个多八度。其音量变化幅度巨大,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音乐色彩。同时,钢琴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不同的音,能够演奏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作品,在独奏、伴奏、室内乐等多种音乐形式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被赋予了 “乐器之王” 的美誉。
40.【答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旋律优美,其曲谱中有与这几个音符相似的片段。
41.【答案】安全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骑车佩戴头盔、开车系好安全带等,这些行为都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此处应填入 “安全”。
42.【答案】年夜饭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顿饭寓意着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承载着中华民族辞旧迎新、团圆幸福的美好情感。
43.【答案】搅拌;加热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能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使水果糖周围的糖分子更快地扩散到水中,从而加快溶解速度;升高温度(用热水溶解)会使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加快对糖分子的撞击和扩散作用,让水果糖溶解得更快;将水果糖切碎,增大了它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多的糖分子能同时与水分子接触,进而加快溶解。
44.【答案】雨;冰雹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解答】降水的形式有很多,雨、雪、冰雹、霜、雾等。
【分析】雨、雪、冰雹、霜、雾等都是水的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45.【答案】紫色;绿色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在色彩学中,红、黄、蓝是三原色,即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而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红色和蓝色混合调配可以得到紫色,黄色和蓝色混合调配可以得到绿色 。
46.【答案】(1)空气
(2)不能
(3)向上回弹
(4)空气容易被压缩,且具有弹性,而水不容易被压缩。
(5)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1)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所以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时,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更容易被下压,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较大;而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容易被压缩,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到第 2 只注射器活塞下压的距离明显比第 1 只大,所以第 2 只注射器抽进的是空气。
(2)其中抽进水的注射器,由于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很难被压缩,所以活塞不能压到最底端;抽进空气的注射器,虽然空气容易被压缩,但空气分子间始终存在一定间隔,即便用力压活塞,也无法将空气完全压缩到分子间没有间隔的程度,所以活塞同样不能压到最底端。
(3)当用力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时,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此时空气具有弹性势能。松手后,被压缩的空气要恢复原来的状态,会对活塞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使得活塞向上弹回。
(4)在实验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分别装有水和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下压幅度较大,表明空气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松手后活塞向上弹回,说明被压缩的空气能恢复原状,具有弹性。而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下压幅度小,说明水是液体,分子间间隔小,不容易被压缩。
(5)当活塞向右压后,注射器内的空间变小,空气被压缩,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隔会变小。C中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隔明显变小,符合空气被压缩后微粒间隔变小的情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