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7 08: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年);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年)●一次演说 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
“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面对危机,出路何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产生出适者生存的方向,责任与担当是现实的使命和需要。——看措施罗斯福改革思路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归根到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时,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为重要,比黄金更为宝贵,那就是人民的信心。
——罗斯福金融领域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材料: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思考:政府在工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工业领域失业保险卡以工代赈思考:
“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 “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大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 ——《全球通史》农业领域 材料: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思考:
①调整农业政策有什么作用?
②为什么如此多人失业生活无保证,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 新政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是将重点放在消除生产相对过剩上,所以采取的多是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农业领域罗斯福看望农民学生心目中的罗斯福新政漫画图一次改革,责任与担当金融方面工业方面(核心) 农业方面就业福利社会立法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管制证券业等。颁布《紧急银行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生产规模、工资标准、工作时数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颁布《农业调整法》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大兴公共工程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恢复银行信用,稳定人心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缓和矛盾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一位美国记者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启示:新政绝非对旧经济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大刀阔斧的改革! 面对危机,责任与担当的使命在临时与盲目中大刀阔斧的寻找机会,机会中孕育着调整与创新,一种模式应运而生!——析特点一种模式 调整与创新 材料1 “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为了挽救它,我们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
——罗斯福
思考:透过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出 “新政”哪些特点?特点:
①新方式: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②新政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③新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⑤用法律来维护改革措施和成果;一种模式 调整与创新 材料: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本84-85页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请思考归纳:总统(联邦政府)、国会、政府执行机构的充分介入,说明罗斯福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力量起什么作用?这种作用表明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新政这种特点开创了美国经济制度上什么新模式?新模式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一种模式 调整与创新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一种模式的诞生让社会呈现勃勃生机,影响深远;但模式的背后却引发一场永无休止的争论和回应!——论影响一场争论之价值(一)材料一生产恢复柱状图1933 促使社会生产力回复,经济形势好转。一场争论之价值(二)材料二 失业率下降1933一场争论之价值(二) 材料三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思考: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应对美国社会危机方面有何作用?缓解了社会矛盾,遏止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一场争论之价值(三)材料四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
——岳麓版必修二
思考:从经济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什么新模式挽救了市场经济,对西欧有何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欧美都采用国家干预进行社会、经济改革,从而产生深远影响。一场争论之回应(一)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胡佛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 ,“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  
——胡佛一场争论之回应(二)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部分资本家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
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
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
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
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一场争论之回应(三)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无产阶级 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一场争论之回应(四)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罗斯福 作为一个国家,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一场争论之回应(五)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后事 1973年发达国家经济“滞涨”,为走出困境,他们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90年代呈现繁荣景象。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又是从美国爆发,至今还在影响者世界。一场争论之价值与回应 感悟升华 时代的回应往往留有遗憾,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改革不能彻底清除毒瘤;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普世性经验与教训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反思和汲取!知识结构 罗斯福新政是一系列应付突如其来的大危机的措施,它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但是“新政”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