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一中学等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一中学等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8 15:39:00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诊断测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李一锋
审题人:孟玲丽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
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末,考古学家在广西百色盆地发现了打制、加工较为精细的重型手
斧(如图1所示)。经测定,该手斧是距今80.3万年古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
具,这一发现推翻了西方考古学界流行半个世纪之久的“东方早期文化落后
于西方”错误观点。这说明()
图1百色手斧,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A.考古发掘是探究历史真相的有效途径
B.旧石器时代经考古发掘确认为信史
C.80万年前广西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D.越新的考古发现越能接近历史真相
2.两汉实行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标准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东汉时,这一制度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九品中正制的雏形
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这一演变显示了()
A.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B.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C.加强集权政治的需要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3.有学者认为,东晋北方及西南十六国时期属于一个夹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
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极不完善,但当
时的环境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该学者意在强调()
A.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性
B.十六国时期的多元复杂性
C.十六国时期的经济滞后性
D.十六国时期的思想封闭性
4.制度创新是隋唐时期的特色。以三省六部制为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
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
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
送到尚书省执行。这反映出隋唐时期()
A.中枢机构形成了一种权力制约机制
B,三省的长官在政事堂集中协商政务
C.给低品级官员以宰相名号分化相权
D.审核封驳实现了对君权的绝对节制
5.蒙古平定云南大理后,在其地实行草原上通行的万户制度,但云南地区动荡
不止。元朝建立后,赛典赤受命至云南建立行省,他进行调查后决定废止万
户制度,试行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朝廷官吏的制度。结果收效显著,于
是在南部边疆地区普遍推行。元朝在云南的举措()
A.兼顾大一统和因俗而治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受猛安谋克制度的影响
D.有效解决了民族矛盾
6.两晋至隋唐时期,部分独立于士族豪强庄园经济体系之外的小土地所有者将
耕作不了的土地租种出去,但保留土地的所有权,由此逐渐发展为租佃契约
关系,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这反映了()
A.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加强
B.士族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租佃经营取代自耕农经营
D.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
7.张居正(1525年一1582年),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的内
阁首辅,行使权力时却还得讨好司礼监的宦官,主要原因是()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诊断测试
17.2(6分)
高一年级历史答题卡
考号: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选择题(48分)
18.1(4分)
1 [A][8][c][D]
6[A1[B][c]tD111[A][BI[cJ[D116[A][B][c][]

2[A][B][c][D]
7[A][B][c]CD]I2[A][B][C][D]
3 [A][B][c][D]
8 [A][B][c][D]13 [A][B][c][D]
4 [A][B][c][D]9 [A][B][c][D]14 CA][B][c][D]
5 [A][B][c][D]10 [A][B][c][D]15 [A][B][c][D]
二材料题(52分)
17.1(8分)
18.2(4分)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18.3(4分)
20(12分)
19.1(8分)
19.2(6分)
L
凹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