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素养达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éi gǔ nà hǎn chā shǒu cáo cāo
bǎng wén yí huò jī kě jǐng yáng gāng
2.选择题。(填序号)(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弓弩(nú) 水寨(zhài) 耻笑(chǐ) B.猕猿(ní) 翎毛(líng) 踉跄(niàng)
C.肋骨(lè) 遮掩(zhē) 镌刻(juàn) D.都督(du) 顽劣(liè) 申请(shēn)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寨:A.旧时驻兵的地方。B.强盗聚居的地方;山寨。C.寨子。
①曹军的营寨就扎在山下。( )
②这个苗族村寨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中。(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的猜测,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 (或者)
B.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放风筝时用的一种工具)
C.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疲软,松软)
D.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着很多货郎。(商贩)
(4)根据外貌描写就可以猜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下面的句子与描写的人物不符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孙悟空)
B.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武松)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周瑜)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贾宝玉)
3.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的画线部分。(4分)
(1)听到这个消息,她高兴得抑制不住自己,赶紧与朋友分享她喜悦的心情。
( )
(2)诸葛亮机智惊人,谋算巧妙,顺利借得了十万支箭。 ( )
(3)这帮小家伙像电影里一样,郑重其事地一个一个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列,一致拥护强强做了他们的队长,还美其名曰“雷锋小队”。 ( )
(4)这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的好地方。 ( )
4.选择下列句子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填序号)(4分)
A.考虑周全 B.用心险恶 C.善解人意 D.耿直豪爽
(1)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
(2)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
(3)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
(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古典名著的无限魅力。(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2)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2分)
(3)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这段话主要是对武松的 描写和 描写。从“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可以看出武松 ,从“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可以看出他虽有 ,但更多的是 的豪气。(2分)
(4)下列问句不需要回答的一项是( )(2分)
A.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
B.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
C.石猴端坐上面道:“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许多名著中的人物:从《景阳冈》中,我见识了
的武松;从《草船借箭》中,我了解了 的诸葛亮、
的周瑜、 的鲁肃;从《红楼春趣》中,我认识了
的宝玉。(5分)
(2)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猴王出世》冲,石猴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且毫发无伤而出,被猴群拜为“千岁大王”
B.《草船借箭》冲,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他不仅算出了适合借箭的大雾天,还算准了曹操生性多疑,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贸然出兵,定会向江中放箭。
C.《景阳冈》一文是按“喝酒——住店—打虎——下冈”的顺序来写的。
D.《红楼春趣》一文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等春天时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 的作品。诗中以动写静,用鸟鸣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的诗句是: , 。(3分)
7.走进名著。(8分)
(1)下列诗句分别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 请写出来。(4分)
①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 》
②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 》
③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 》
④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
(2)下列与名著中人物有关的歇后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B.鲁智深吃豆芽——小菜一碟
C.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D.猪八戒爬城墙——倒打一粑
(3)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梁山泊的首任寨主是晁盖。
B.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自封为“斗战胜佛”。
C.“一个是间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的“闯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D.《三国演义》冲“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故事都与诸葛亮有关,而且每个故事都显示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景阳冈(节选)(8分)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挥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抵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获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晴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藏,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结合选段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
2.“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这句话是对武松的 描写,句中“劈”字用得生动传神,展现出武松 的个性风采。(2分)
3.结合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段多次写到梢棒,但每次用的动词都不一样,可见作者用词准确。
B.梢棒打在树上断成了两截,生动地展现了武松与大虫搏斗时紧张、危急的形势。
C.选段准确地刻画出武松在遭到大虫进攻时表现出的害怕与手足无措。
(二)空城计(12分)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刺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站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中,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前军哨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酪。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他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拘,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撒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 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有删改)
1.猜猜文中第3自然段加点词“前军哨”的意思。(2分)
2.默读短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填写完整。(2分)
司马懿率兵前来—— —— ——司马懿退兵
3.画线句子表现了魏国大将军司马懿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4.“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这两句中都有“笑”,请你透过不同的笑猜想两人的内心活动。(2分)
司马懿:
诸葛亮:
5.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 请写出两点理由。(4分)
三、习作。(30分)
有人读《红楼梦》会潸然泪下,有人读《景阳冈》则会生出敬佩之情。有时一些人物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我们感动。这次习作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整本书,把读后的具体感受或者得到的启示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擂鼓 呐喊 插手 曹操 榜文 疑惑饥渴 景阳冈
2.(1)D(2)①A ②C(3)A(4)C
3.(1)喜不自胜(2)神机妙算(3)序齿排班(4)天造地设
4.(1)D (2)A (3)B (4)C
5.(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古典名高著的无限魅力。(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古典名著的无限魅力。)
(2)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3)心理 语言 自尊心强、好面子犹豫 勇往直前 (4)C
6.(1)勇武机敏 神机妙算 嫉贤妒能 忠厚守信 率性纯真(2)C
(3)王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1)①水浒传②三国演义③西游记④红楼梦(2)B(3)D
二、(一)1.老虎: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把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又闪在一边
2.动作勇猛顽强、敢打敢拼
3.C
(二)1.指先头部队。
2.诸葛亮摆空城计 司马懿中计
3.多疑、谨慎。
4.(示例)司马懿:我们大军逼近,他诸葛亮如此应对,不是当儿戏吗 诸葛亮:司马懿生性多疑,我表现得从容镇定,他一定不会贸然前进。
5.(1)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乱,做事果断;
(2)诸葛亮对司马懿非常了解,且有勇有智、灵活机动,能出奇制胜。
三、[习作指导]
写读后感首先要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作品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内容概要。然后要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简洁的语言明确表述出来。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最后,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