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角的初步认识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角的初步认识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28 18: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二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评价任务设计 通过跟踪习题1,让学生掌握判断是否是角的方法。通过检测习题2,考察学生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可以借助自制活动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口展200秒——我行我秀学生展示数学小故事【设计意图: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讲学科故事、名人名言或谚语,交流学习感受,坚持下来,学生的综合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积累提升。】二、情境导入——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预设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预设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学生继续演示】师:如果再拿走一根小棒,又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精讲点拨——深度学习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师: 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师: 你能在身边找出角吗?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预设生1: 角尖尖的生2: 角两边直直的跟踪练习1: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设计意图:教师要更多地给学生支配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决定学什么,自主调适学习过程,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主监控学习状态,自我激励,自己评价学习结果等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其中的艰辛与美好。】四、合作互动——探疑解析1、合作找角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活动,师参与。)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设计意图:采取的形式是“兵教兵”合作方式,打造一种学习型组织,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构建一个学习的势能场,促进形成团队文化。】 2、制做角 师: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预设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预设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跟踪练习1:你能指出下面角的顶点和边吗?【设计意图: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有利于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后者,有利于老师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来检查各类学生的学习效果。】3、活动角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预设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预设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预设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预设生1: 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小。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张口的大小有关。4、画角师:我们认识了角,了解了角,你能自己试着画一个角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学生画,师巡视】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预设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第三种方法来画角,请同学们看【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设计意图:检测内容栏目主要是针对学习目标和反馈要求出示的反馈试题。自我矫正栏目是检测结束后,针对出现的错误点学生自己在本栏进行改错和重做。】五、成果展示——各美其美生活中的角1、你还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能找到角? 2、你能找到生活中可以变化大小的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