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1 12: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1 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 分)
惬( ) 意 辗( ) 转 轻蔑( )
怒号( ) 如履( ) 薄冰
悬yá( ) kān( ) 测 jùn( ) 工
jué( ) 起 要xié( )
2. 默写。(7 分)
(1) _____________,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其五) ]
(2) 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3) 少壮不努力, 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4) _____________, 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其二) ]
(5) 向来枉费推移力, 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
(6) 《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牛郎织女只能含情凝视, 而不能用言语交谈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 _____________”。
(7) 《寒食》中描写京城里一片迷蒙的动人春色的诗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_____________”。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长假期间, 街上车水马龙, 游人络绎不绝。
B. 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 现在从早到晚被关在家里, 难受得屁股下如履薄冰。
C. 有人以为, 细节无关紧要, 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 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D.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技术壁垒, 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迫在眉睫。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 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 广、而且性能要求最高、最复杂的巨型航天系统。
B. 在我三, 四岁时, 父母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书让我读。
C.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 父母爱读书, 他们读, 我也模仿着读。
D. 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 它们是有灵气的, 是有力量的。
5. 下面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我家附近的新建楼盘, 基本上完全竣工了。
B. 每位父母将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栋梁之材。
C. 在爸爸的鼓励下, 使我对竞选班干部的信心更足了。
D. 虽然同学们的批评尖锐了一些, 但是对于我们改正缺点是有好处的。
6. 综合性学习。(8 分)
班级组织开展“家国天下”语文学习活动, 请大家积极参与。
【家国成就我分享】
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首次实现、自研水冷磁体创造世界纪录……2024年,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 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 国内首台1. 2 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 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竞相涌现的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中国科技勇攀高峰的每一个坚实脚步, 也为全球科技进步、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 上述语段主要介绍了我国在__________方面取得的成就。(2 分)
【家国人物我颂扬】
(2) 中华民族有众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他们是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尤其是学习了 《詹天佑》一文后, 同学们被他的精神震撼、感召, 大家想拟写一副对联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的敬 意, 但只想好了上联, 请你从钟南山、袁隆平、张桂梅、程开甲、吴孟超等人物中任选一位, 根据他 (她) 的事迹拟写下联。(4分)
上联: 忆往昔 詹天佑攻坚克险造铁路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国诗文我传承】
(3) 无数名人先哲写下了不少爱国的不朽名句。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与大家分享。(2 分)
7. 阅读下面的语段, 回答问题。(5 分)
他想了这一切, 便步下山包, 要先写自己的日记, 写好后和战士们一起来过这个快乐的年初一。他回到威虎厅, 急忙地找皮包, 拿他的日记本, 他习惯地刚要喊高波, 一阵难过的心情又压住了他, 脑子轰的一阵, 像一瓢冷水浇在身上。高波长眠了!不见了!和他永别了!他的眼眶又是一阵湿润。
(1) 以上语段出自_______, 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2 分)
(2) 这部长篇革命题材小说以传奇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革命英雄故事, 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书中人物鲜明生动, 故事跌宕起伏。以下选项符合小说情节的一项是( ) (3 分)
A. 《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假扮土匪栾平, 学了很多土匪的黑话, 曾经风行一时的有“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B. 少剑波认为在智取威虎山这场战斗中, 没有第二个人比刘勋苍更苦, 他六天六夜独自一个人跑联络, 往返六百里的林海雪原, 连一匹代步的马也没有。回去连碗热饭也没吃上, 又参加远途奔袭。
C. 《林海雪原》中, 小分队驾临百鸡宴, 杨子荣等人一举歼灭土匪, 并杀死了座山雕和座山雕的参谋长刘大麻子, 战士们问对付座山雕的妙法, 杨子荣的回答是“只要生死不怕, 必然神通广大”。
D. 神河庙的定河道人是个三朝老特务, 他的原名叫宋宝森, 是军统特务侯殿坤的高级参谋。当人民解放军开到牡丹江时, 他就来到了神河庙。一来为了潜伏待机, 二来指挥联络他那些残余的匪徒骨干, 更重要的还是指挥他那些地下“先遣军”分子搜集情报, 策划叛乱, 破坏土改, 与人民继续为敌。
二、阅读(39 分)
(一) 古诗阅读。(5 分)
长安秋望
杜 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8.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本诗题为“长安秋望”, 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上, 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
B. “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 没有一丝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
C. 第三句写到诗人所处的终南山, 将它和“秋色”相比, 说终南山那峻拔入云的气势, 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D. 这首诗像一幅写意画, 描写了寥廓、明净的秋色, 实际上也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
9. 请结合“倚”字赏析首句“楼倚霜树外”的妙处。(3 分)
(二) 文言文阅读。(11 分)
(桑怿①) 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 独提一剑以往, 杀数人, 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 使③奏其事, 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 而不甚知书, 然其所为, 皆合道理。始居雍丘, 遭大水, 有粟二 廪④, 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 遂弃其粟, 以舟载之。见民荒岁, 聚其里人⑤饲之, 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⑥, 力过数人, 而有谋略。
(节选自《桑怿传》, 有删改)
【注释】①桑怿(yì) : 人名。②襄城: 地名。下文中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为地名。③ 京西转运使: 官职名。下文中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 粮仓。⑤里人: 同乡。⑥铁简: 狭长的铁片。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 授郏城尉 ________________
(2) 缚其余 ________________
(3) 怿善剑及铁简 ________________
(4) 粟尽乃止 ________________
1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 分)
见 民 走 避 溺 者 遂 弃 其 粟 以 舟 载 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怿虽举进士, 而不甚知书, 然其所为, 皆合道理。
13. 结合选文, 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3 分)
(三) 现代文阅读Ⅰ。(12 分)
是月球帮地球躲过了冰球的命运
①按照天文学家的说法,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属于越烧越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太阳是靠把氢聚变成氦而发光的, 这种聚变一开始发生在中心部位, 那儿的温度最高, 所以核聚变最先“点燃”, 等到中心的氢燃烧完了, 核聚变才会渐渐转移到靠近太阳表面的区域。考虑到太阳的表面离我们更近, 而且光线更容易逃逸, 所以这种转移会让太阳越来越热。据科学家推算, 早期的太阳每秒释放出的能量只及现在的70%, 如此一来, 早期地球的温度比现在差不多要低25℃。
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气温下降25℃的情况下, 除了热带地区, 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水都会结成冰, 整个地球也差不多会变成一个冰球。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进化的必要条件, 水都冻结了, 还怎么进化出生命来呢
③蹊跷的是, 在地球上这一切似乎并未发生。地质史上的记录表明, 地球上除了在24亿年前曾出现过短暂的冰期, 其他时间一直比较暖和。大量与水流有关的沉积岩表明, 38 亿年前就存在液态水 了。而挖掘出的35 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生命的化石也表明, 那时覆盖地球表面的不是冰而是水。地球差不多以目前这个平均温度存在了28 亿年, 没有证据表明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全球范围的冰冻期。
④由此可见, 上面的理论推算是不对的。这个理论和实际的不一致, 被称为“暗淡太阳悖论”。
⑤过去, 对这一悖论的解释有很多假说。其中一个比较让人信服的假说认为, 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得多, 它们为地球捕获了更多的太阳热量。
⑥那么, 浓度这么高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 这些二氧化碳是地球早期活跃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来的。
⑦至于为什么地球的早期火山活动会那么活跃,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 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答案——月球。
⑧当月球和地球形成之时, 地月距离只有2 万千米, 而现在两者的平均距离是38 万千米。那时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快得多, 一天差不多只有3 小时。
⑨这两个因素意味着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会更强。说到引力作用, 这里要多说一句, 当两个天体距离足够远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它们各自的形状、大小忽略, 将它们近似地看作两个理想的点。但是在考虑地球或月球这样的系统时,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就不能忽略了。这样一来, 引力作用就比理想状态下复杂。譬如, 众所周知, 地球面对月球的一侧受到的引力大于背对月球的一侧受到的引力; 受力不平衡的结果是, 面对月球的一侧拉扯背对月球的一侧, 从而形成海洋的潮汐。
⑩引力的潮汐作用不仅对海水的运动有影响, 对固体的地壳同样有影响。岩石在潮汐作用下, 会反复摩擦, 更容易断裂, 给火山喷发创造条件。比如, 木卫一由于跟木星靠得太近, 受木星潮汐作用的影响, 它表面的火山非常壮观。
所以, 也许正是月球潮汐作用引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 带给地球一个温室气体浓度更高的大气 层, 使地球在太阳能量不足的情况下, 躲过了冻成一个冰球的命运。
从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宇宙中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的苛刻: 地球虽然处于太阳系的适宜居住带上, 但如果没有月球这颗卫星, 它在大部分时间里说不定还是不适合生命居住的。 (有删改)
14. 文章第①段为什么从天文学家的说法谈起 请结合内容分析。
(3 分)
15. 通读全文, 请你简要概括月球是如何帮地球躲过冻成一个冰球的命运的。(3 分)
16. 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 分)
据科学家推算, 早期的太阳每秒释放出的能量只及现在的70%, 如此一来, 早期地球的温度比现在差不多要低25℃。
17. 小语认为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客观冷静、严谨科学, 他不明白本文第②段开头为什么会出现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样的句子, 请你帮他解释一下。(3 分)
(四) 现代文阅读Ⅱ。(11 分)
记忆里的青萝卜
仇士鹏
①我很久都没再吃到过那样青、那样脆的萝卜了。那份滋味在记忆里被时间一点点地偷走, 却在印象中一点点地变得更加美好而珍贵。
②小时候, 我几乎没有机会吃到萝卜。那时候因为体质差, 母亲便经常把人参磨成粉让我就水服下, 而萝卜性寒凉, 药性与人参相反, 所以母亲从来不把它买回家。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连萝卜是什么季节上市的都不知道, 而吃萝卜便成了我童年时一个简单却又遥远的愿望。
③记得有一年在乡下老家过年, 亲戚洗了一盆青萝卜给我们吃。萝卜已经切开, 顶部被分成四块长条, 微张着, 青翠欲滴的内心袒露在我的眼前。我至今都忘不了那抹绿, 它让我想起了云销雨霁后田野里清新的泥土气息, 仿佛大地把压抑在冰层下的生机全都灌注在了一个个绿油油的萝卜里, 像是一份张口欲言的希望, 一份翘首以盼的喜悦。我挑了一个萝卜大口咬下, 一股奇异的味道便从齿缝间喷涌而出。很难将它准确地划归到酸甜苦辣咸中的任何一类, 但那份埋藏在大地之下, 沉淀着的草木之精、日月之华却唤醒了我对乡村味道久违的记忆。它是纯净的, 也是复杂的, 一如我心中亲切的欢喜。
④亲戚家的后院里种满了萝卜, 他拍着胸脯告诉我, 地里的萝卜随我拔, 拔上来的都给我。年少的我便像一个阅兵的将领, 一边昂首迈步, 一边仔细打量着伏倒的萝卜叶。我选了一个叶子挺得高而直的萝 卜, 眉眼一抬, 便双手抓住它用力往外拔。可惜, 要么力气不足, 萝卜依旧安稳地在地下冬眠; 要么用力过 猛, 把萝卜的叶子扯断了, 疼得萝卜用力一甩, 把我摔倒在地。不知道是天气寒冷, 还是羞意太盛, 抑或用力过度, 在长辈们拍下的照片里, 我的小脸涨得通红, 裹在一件红色的棉袄里, 不啻一个肿了的红萝卜立在地上。不过我虽然努力拔了半天, 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亲戚便笑着拔了几个送给我。在悠悠的风中, 我似乎能听见萝卜们藏在地下的轻笑。脸, 又冻红了几分。
⑤有时候, 去朋友家玩。他会特意提前把家里的青萝卜洗干净放在盆里, 再出门接我。朋友家的萝卜比较圆, 也比我家的辣, 吃完半个后要歇一会儿才能再去吃另一半。朋友不喜欢吃萝卜, 我们聊天的时 候, 他就洗个苹果吃, 倒也不会让我啃萝卜的声音显得突兀。临走时, 他奶奶还会提来一袋萝卜送给我, 皱纹里的笑容透露出温暖的慈祥。
⑥而如今远在南京的我想买萝卜只能通过网络。拆开快递, 萝卜在盒子里面挤得满满的。不过那青里透白的颜色远远达不到卖家所展示的堪比翡翠的碧绿, 味道也只能在合格线上挣扎。有时候收到的萝卜的叶子甚至已经烂了, 箱子里散发出难闻的味道。那份童年的念想似乎只能在印象中渐渐模糊, 像只追不上的气球, 隐没在满是怀念的眺望之中。
⑦今年在老家逛街时, 我在路边的一个小摊那儿一眼便望见了梦寐以求的青萝卜。老人很热心地帮我把上半部分切开, 一抹熟悉的亮盈盈的绿色便在我眼前绽放开来。我急忙接过一口咬下, 这就是儿时的滋味!那一刻我竟莫名有些感动。 (有删改)
18. 文中作者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2 分)
小时候因母亲不允许吃萝卜而遗憾、期盼——因终于吃到青萝卜而欢喜——__________________——因朋友陪“我”吃萝卜及他奶奶送给“我”萝卜而感激——__________________—— 因再次吃到记忆中的萝卜而感动
19. 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读来生动形象, 妙趣横生, 请赏析其妙处。
(3 分)
我的小脸涨得通红, 裹在一件红色的棉袄里, 不啻一个肿了的红萝卜立在地上。
20.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加入童年拔萝卜的趣事 试说明理由。
(3 分)
21. 结合全文谈谈, 结尾处作者为什么会“莫名有些感动”。(3 分)
三、作文(5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写作。
你的家里, 有这样一位父亲, 他对你严厉苛刻, 一点儿也不和旁人的父亲一样; 你的班里, 有这样一位同学, 他常被人忽视却热情待人, 把自己的整颗心都捧了出来; 你的心里, 有这样一处风景, 它留存着你和伙伴真诚相伴的友情; 你的回忆里, 有这样一只小猫, 每次想到它, 你的紧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请以《这样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如有 需要, 请用“×××”代替。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1. qiè zhǎn miè háo lǚ 崖 勘 竣 崛 挟
2. (1) 何当金络脑 (2) 任尔东西南北风 (3) 老大徒伤悲
(4) 江碧鸟逾白 (5) 此日中流自在行 (6) 脉脉不得语
(7) 寒食东风御柳斜
3. B 【点拨】A. “车水马龙”: 车像流水, 马像游龙, 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 来往不绝。用在句中符合语境。 B. “如履薄冰”: 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本句说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 现在被关在家里难受, 这里使用“如履薄冰”不符合语境。C. “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句子强调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使用该词恰当。D.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临近眼前, 十分紧迫。句子中用来形容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的紧迫性, 符合语境。
4. D 【点拨】A. “最广”后面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B. “三, 四岁时”两数连用表概数, 中间不用逗号, 应将逗号删 去。C.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这句话是在陈述事实, 而非提出疑问, 应将这句话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5. D 【点拨】A. 语义矛盾, 删去“基本上”或“完全”; B. 语序不当, 将“将来”放到“能成为”前; C. 成分残缺, 删去“使” 或“在……下”。
6. (1) 科技创新 【点拨】根据“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 可知, 语段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2) 示例一: 看今朝 钟南山殚精竭虑战新冠
示例二: 看今朝 张桂梅呕心沥血育英才
(3) 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1) 《林海雪原》 少剑波
(2) D 【点拨】A. 《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假扮的土匪是胡 彪, 而不是栾平, 选项表述不正确; B. 少剑波认为在智取威虎山这场战斗中, 没有第二个人比孙达得更苦, 而不是刘勋苍, 选项表述不正确; C. 百鸡宴上, 杨子荣带领小分队活捉了座山雕, 但座山雕的参谋长大麻子当时领了三十多人出山没有回来, 所以没有捉住。选项中“杀死了座山雕和座山雕的参谋长刘大麻子”的表述不正确。
二、(一) 8. C 【点拨】C. “第三句写到诗人所处的终南山” 有误, 此诗写诗人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 眺望终南山。故可知终南山非诗人所处之地。
9. “倚”是靠着的意思, 诗人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这句诗点出了“望”的立足点。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 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 而楼又高出霜树, 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 方能纵览长安秋景的全局, 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 没有它, 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二) 10. (1) 任命 (2) 捆绑 (3) 善于, 擅长 (4) 才
11. 见 民 走 避 溺 者/ 遂 弃 其 粟/ 以 舟 载 之 【点拨】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他) 发现了逃难躲水患的百姓, 就抛弃了粮食, 用船来载运他们。根据句意分析, 应断句为: 见民走避溺者/ 遂弃其粟/ 以舟载民。
12. 桑怿虽然是进士出身, 但他的学问不深,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道德伦理。
13. 示例: 有勇有谋, 关心百姓; 体恤民情, 仗义疏财。(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桑怿) 又听说襄城有十多个盗贼, (他) 独自一人提着一把剑前去, 杀死了几个人, 捆绑了其余的盗贼。汝旁县因此没有了盗贼, 京西转运使把此事上奏朝廷, (桑怿) 被任命为郏城尉……桑怿虽然是进士出身, 但他的学问不深,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道德伦理。(桑怿) 当初居住在雍丘时, 遭遇大水, 有两粮仓粮食, (他) 准备用船运送这些粮食。(他) 发现了逃难躲水患的百姓, 就抛弃了粮食, 用船来载运他们。(他) 看到百姓遭遇荒年, (就) 汇聚他的同乡(, 用自家的粮食) 供养他们, 直到粮食吃完了才停止。桑怿擅长使用剑和狭长的铁片, 力气比几个人的力气合起来还大, 并且很有谋略。
(三) 14. 文章第①段从太阳发光原理说起, 主要介绍了地球早期可能变成冰球的原因。用天文学家的说法, 更有科学性,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 月球靠近地球, 它们之间的引力形成的潮汐作用引发地球大规模火山活动, 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地球捕获了更多的太阳热量, 从而使地球躲过了冻成一个冰球的命运。
16. “差不多”表估计, 表明早期地球与现在地球的温差只是科学家的推算, 并没有确切数据,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7.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口语化的表达, 通俗易懂, 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 让科普说明文充满趣味, 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四) 18. 因拔萝卜失败而羞臊、尴尬 因如今吃不到好萝卜而失望
19.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用力拔萝卜失败后满脸通红的窘态, 既表现出天气的寒冷, 也表现出“我”的羞臊和尴尬。
20. 记叙“我”拔萝卜失败的趣事, 更能表现出“我”从小对萝卜的喜爱, 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而有层次, 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
21. 在家乡吃到了熟悉的青萝卜, 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 吃到了梦寐以求的青萝卜, 如愿以偿; 青萝卜的味道让作者想起了逝去的童年, 唤醒了很多与青萝卜有关的回忆, 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从而使作者感动。
三、22. 【思路点拨】首先, 我们需要仔细审读题目, 理解“这样”的含义。在这个题目中, “这样”用来形容特定的人、风景、事物等, 可能是正面的、负面的, 也可能是中性的。其次, 我们需要确定写作的主题和方向。在审题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选取自己熟悉且有话可说的话题。例如, “这样的妈妈” “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的风景”等。在写作过程中, 我们需要始终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展开描述。
例文:
这样的朋友
在人生的长河中, 我们会邂逅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如流星般划过, 稍纵即逝; 而有些人则如恒星般璀璨, 永驻心间。在我的生命里, 就有这样一位朋友, 她宛如春日里的微风, 温暖而轻柔; 又似夏日里的清泉, 甘甜而沁人心脾。
她叫晓妍, 是我在小学结识的挚友。初见她时, 她那灿烂的笑容和明亮的眼睛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 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记得有一次, 学校组织了一场数学竞赛, 我因为紧张发挥失常, 成绩很不理想。当看到自己的分数时, 我的心情瞬间跌入了谷底, 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就在我黯然神伤的时候, 晓妍来到了我的身边, 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说: “别灰心, 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 我们一起分析错题, 下次一定能考好!”她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 温暖了我冰冷的心。在她的鼓励下, 我重新振作起来, 认真地整理错题, 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还有一次, 我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摔倒, 膝盖受伤流血了。晓妍一个箭步过来扶起我, 送我去了医务室。在我养伤的日子里, 她每天都会帮我拿书包、陪我上下楼梯, 还会给我讲笑话, 让我忘记伤痛。那段时间, 因为有她的陪伴,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心。
晓妍不仅会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在我取得成绩时, 她也会真心为我高兴。当我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时, 她第一个跑过来向我表示祝贺, 那兴奋的样子让人觉得获奖的是她。
如今, 我们已经不在同一所学校了, 但我们的友谊依然深厚。我们会通过手机分享彼此的生活, 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晓妍, 就是这样的朋友, 她真诚、善良、乐观、热情。她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她是我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 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我相信, 无论时间如何流转, 无论距离多远, 我们的友谊都将长存。
总评: 本文以“我”与晓妍的交往为线索, 写出了晓妍对“我”的鼓励、支持与关心等, 表现了晓妍真诚、善良、乐观、热情的特点。文章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 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这样的朋友”的特点, 层次清晰, 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