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诗文中的浪漫主义--以《离骚》《孔雀东南飞》为例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古诗文中的浪漫主义--以《离骚》《孔雀东南飞》为例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8 20: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古诗文中的浪漫主义
——以《离骚》《蜀道难》为例
古诗文浪漫主义风格浅析春O1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代表人物有屈原、李白、李贺等,代表作有《离骚》《蜀道难》等。
(一)内容情感
1、情感浓烈奔放
浪漫主义诗歌往往饱含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喜怒哀乐。
2、追求理想境界
诗人热衷于描绘理想蓝图,表达对美好生活、理想社会的向往。
3、个性化鲜明
强调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与体验,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手法
1.夸张手法
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它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或情感冲击。
2.想象手法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创造出奇幻的场景、情节和人物。
(二)艺术手法
3.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运用
将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融入作品中,借助其神秘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增添作品浪漫气息。
4.象征手法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性。
(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1、华丽辞藻雕琢
运用丰富绚丽的词汇,增强语言美感和表现力,营造浪漫氛围。
2、独特语言节奏
通过巧妙安排韵律、节奏,使作品富有音乐美,增强情感表达效果。
《离骚》浪漫主义特点分析春O2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浪漫主义长诗。善于运用丰富想象、夸张手法,将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融合,创造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其浪漫主义特点不仅体现在瑰丽的想象与情感表达上,更渗透于诗人对理想、生命与现实的深刻哲思。
1.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
《离骚》是屈原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精神追求,他们敢于反抗不公、追求真理和理想。这种对个人情感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①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怀
屈原对楚国怀着赤诚的热爱,虽遭谗言被疏远、放逐,却始终心系国家命运。在诗中,他多次表达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主能明辨是非、任用贤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种忠君爱国的情怀,超越了个人得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②坚守理想的执着精神
屈原一生追求“美政”理想,面对楚国政治的黑暗、奸佞的排挤,他从未动摇信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是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生动写照。即便在被放逐的困境中,他仍坚守正道,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展现出超凡的精神力量。
2香草美人的象征艺术
《离骚》中,屈原大量运用香草美人意象。他以佩戴江离、芷草、秋兰等香草,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修养;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美人比喻自己,“众女”比喻奸佞小人,含蓄地表达自己遭受的嫉妒与诬陷。这种独特的象征手法,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资源。
3.丰富的想象力与奇幻的构思
《离骚》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构思著称。诗中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如“帝高阳之苗裔兮”,诗人对自己身世、命运的独特理解和想象,。这些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的艺术世界。
4回环往复的语言韵律
《离骚》打破《诗经》四言为主的形式,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常用“兮”字及“之”“于”等虚字协调音节,使诗歌富有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在形式上整齐对称,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蜀道难》浪漫主义特点分析春O31抒情强烈
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嚱”“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而后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直泻奔腾、激荡的感情,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
2丰富、奇特的想象。
①借助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展开想象。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故事……
②身临其境的想象。想象身临其境,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凭借奇特想象描绘出具体的蜀道面貌,渲染出幽森的蜀地氛围,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浪漫气息
3夸张
诗中事物往往被夸张到极致,如“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蜀道高耸难越,以“使人听此凋朱颜”显示蜀道奇险可怖,以“四万八千岁”强调秦蜀交通阻隔久远,以“百步九折”突出青泥岭山路盘曲,虽不符合实际却有力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和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4借景抒情、烘托衬托、视听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巧妙运用。
①借景抒情、渲染烘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间闻声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抒发了羁旅之愁,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②衬托。黄鹤不得飞,猿猱愁攀援,衬托高峻难行。
③视听、动静结合。“但见……”“又闻……”、“连峰……倚绝壁”、“飞湍……万壑雷”视听结合,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5语言奇崛
《蜀道难》采用七言歌行体,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加入“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短者仅三字,长者十一字,长短错落,时而散漫,时而整齐,完全是散文的自由笔法。
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链接考点,学以致用春O4阅读下面这首唐代古诗,完成15~16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题为“梦天”,写梦中升入天空之中的幻境,“老兔寒蟾”指的是兔子和蟾蜍,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见作者想象了进入月宫的场景。
B.作者先写与带着佩玉的神女相逢在桂树飘香的小路上,继而下视尘寰,诗句讲究对仗,格律工整。
C.“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一句,将千年世事比作骏马奔驰,体现人间沧海桑田、变化之快。
D.诗的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诗人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16、李贺的《梦天》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试简要分析。(6分)
15、(3分)
B,虽然诗中确实提到了与神女相逢和下视尘寰的情节,但这首诗对仗并不严谨。李贺的诗作并不以格律工整和对仗严谨著称,他的诗风往往以奇特、奔放、想象丰富为特点。因此,B项中对李贺诗歌格律的解读是不准确的。
16、①奇幻的梦境描绘:诗人通过描绘月宫的奇幻景象,如“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营造出一个超脱现实的神秘世界,展现了浪漫主义对于超自然、非现实元素的热爱与追求。
②丰富的想象:全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如“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诗人将月亮比作玉轮,并想象其穿行于露珠之中,与佩戴鸾佩的仙女在桂香四溢的小路上相遇,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③夸张与对比手法: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将人间世事的沧桑巨变描绘得如同走马观花般迅速,与月宫的永恒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和夸张增强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④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李白集
齐已
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
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
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注】
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
【注】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云涛”“巨鳌”等意象夸张地表现李白创作时上天入海、在辽阔深远的自然界搜寻素材的做法,想象合理。
B.四、五两句分别以海神“怖”、骊龙“不敢”的心理活动,直接表现了李白诗情豪迈壮阔、神奇脱俗。
C.八、九两句写了李白作品的特点及其影响,音乐响亮、词句优美,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D.全诗围绕作者读李白诗集展开,对李白诗歌的题材内容、风格特点及流传度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16.诗歌最后两句是什么含意?并结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意象和情感,谈谈你对“丈夫气”的理解。
15B.“直接表现”错误。四、五两句形容李白的作品入海会使海神惊怖,即使是骊龙也不敢越过海神而夺取其中珍贵之物,以海神、骊龙的心理反应从侧面凸显出李白诗情的豪迈壮阔。
故选B。
16①最后两的含意:李白的每一句诗、每一首诗都有大丈夫的豪迈气概,绝不作绮罗儿女柔弱之态。
②李白的诗意象瑰丽神奇,开阔壮美。《梦游天姥吟留别》选取了云霓、青云梯、天鸡、熊、龙、青冥、金银台、仙人等的意象,营造了雄奇壮丽的意境。
③李白的诗抒情狂放不羁,不拘世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对光明、自由的渴求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体现了“丈夫气”。
诗歌风格赏析题思路
①意象、意境
②手法
③内容情感
④诗歌形象
⑤语言
1.【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屈原《离骚》中与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到相同意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镇江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阶段学情检测】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香草”作喻,写诗人通过佩戴香草来体现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3.【2023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二模】屈原在《离骚》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4.【2023年广东广雅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2022-2023烟台期末)为革除弊政,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愿为楚王前驱;他的远大志向被后世敬仰,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赞誉其志“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2024·山东·一模)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答案】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2024·陕西榆林·三模)古诗词中有很多精彩的听觉描写,比如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鸣谷应的“ , ”两句.
【答案】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2024·山东淄博·一模)“挡住太阳神的山巅,排空曲折迂回的川”,这两句歌词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 , ”。
【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2024·青海西宁·一模)李白在《蜀道难》中,既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 , ”两句表达对蜀地可能发生叛乱的担忧。
【答案】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5(2024·青海·二模)李白《蜀道难》中,以杜鹃的夜间悲鸣渲染蜀道荒凉悲凄的气氛的两句是“ , ”。
【答案】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6(23-24高三上·四川眉山·期末)《蜀道难》中李白以殷切的语气询问友人:“ ? ”表明他对友人西行道路艰难的担忧。
【答案】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7(2024·内蒙古赤峰·二模)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蜀地生存环境恶劣,同时也暗示蜀地势力纷争不断。
【答案】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8 (2024·新高考II卷)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答案】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9(2023-2024烟台期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赋予了集众长、惠万物、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与龙的意象相关的诗句俯拾即是,如 , 。
【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0(2023-2024烟台期中)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极尽夸张 语言描写了蜀道之险,而剑阁又是极险要之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守卫之人必须忠诚可靠,否则容易发生叛乱。【答案】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感谢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