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和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红军长征
难点: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的有关历史知识。
板块
展开教学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串设计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板块一导入新课
打出几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图片。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
学生看图回答。独立完成。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总结导入。
板块二
学习内容
出路一:以俄为师,城市武装起义
一、南昌起义:
打出几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图片。
问题2、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起义?
问题3、南昌起义的情况怎样?(时间、领导人、经过、结果)
打出军旗和建军节的图片。
问题4、为什么把南昌起义的纪念日8月1日定为建军节?(意义)
照搬苏俄革命的经验,通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出路二:工农兵起义,夺取城市
秋收起义:
问题5、秋收起义的情况怎样?(时间、领导人、攻打的城市、结果。)
秋收起义的失败让中国革命处在了十字路口,如何才能找到一条通向最终胜利的革命道路?
二、红色摇篮井冈山:
过渡: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失败了,这就说明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走城市武装革命的道路不适合中国革命实际,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麽走?(走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问题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情况怎样?(时间、创建者、影响。)
问题7、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呢?他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
打出井冈山会师的图片。
问题8、请你说一说井冈山会师的内容。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教师指图说明。要使学生明白这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体现。
总结: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过渡:面对共产党人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日益壮大的红军力量,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反革命“围剿”。下面请看表格:
打出红军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教师讲述转入下一知识的学习。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经过:
打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教师指图讲解,对“遵义会议”、“长征路线”、“长征胜利的标志”等内容重点讲解。
问题9、识图: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渡过了哪些大江、大河?
4、长征胜利的意义:
打出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学生朗读。
问题10、诗词中说出了红军长征中经过的大山和大江、大河有哪些?
5、长征精神:
问题11、请根据课本的每课一得学习体会。
学生看图回答出南昌起义的背景。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同桌交流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小组讨论完成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
独立完成。
学生倾听教师讲述。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倾听教师讲述。
学生看图回答。同桌交流学习完成。
学生阅读诗词学习。独立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每课一得学习。独立完成。
教师引导学习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总结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总结评价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精讲到位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指图精讲到位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并评价总结
板块三
小结
学生倾听。
教学反思
课件33张PPT。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逮捕共产党枪杀共产党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一、南昌起义1、背景: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时间:
1927年8月1日
3、人物:
周恩来(前敌委员会书记)、贺龙(起义总指挥)、叶挺、朱德
4、结果:
占领了南昌城,但在转战中失败
想一想南昌起义为什么会在转战中失败?
失败的军队该何去何从呢?
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一、南昌起义5、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二、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地点:湖南长沙
结果:起义失败合作探究: 中共共产党领导的早期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失败了,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教训?败因:失败教训:攻打敌人力量雄厚的大城市照搬苏俄的革命经验,通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即使失败,我们还是要继续进攻长沙,俄国革命的时候就是攻占大城市。毛泽东同意这个观点吗?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党与军队应该如何选择?
革命军中有了不同的意见……你会对这位同志说什么? 同志,我觉得在农村敌人的力量 ,尤其是井冈山,离敌人 ,而且又接近产粮区,之前我们的同志曾经在那里建立过组织,___ 基础好,我们去那里建立根据地,比照
搬俄国的经验强多了!他可能会这样讲:较薄弱较远群众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建立的时间:1927年10月
2、人物:毛泽东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原因:
A、秋收起义的失败——直接原因
B、井冈山的便利条件(①②③)——客观原因
C 、毛泽东善于把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主观原因
朱德、陈毅井冈山会师4、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4月
2)双方:
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
毛泽东率领的部队
3)合编: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支红军队伍)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5、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前四次反“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挂帅,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调集100万军队进攻革命根据地。
这时,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被排斥,临时中央与国民党硬碰硬的打法,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英勇战斗一年,最后还是失败,不得不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大事记——围剿与反围剿正向中央苏区发动军事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四、长征1、原因:
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3、开始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初期:被动
十万红军,正面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造成伤亡过半
长征三个月,处处被蒋介石取得先机,红军剩下三万
准备进攻湘南的计划被蒋介石料到,蒋布好圈套等红军进入革命千钧一发4、遵义会议(转折)时间:
地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内容: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正确领导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保了革命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5、长征路线
江西瑞金——强渡乌江——遵义会议(转折点)——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吴起镇(1935.10)——会师甘肃会宁 (1936.10)
6、结果:胜利
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数一数: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渡过了哪几条大江大河?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7、长征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②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身上体现
了什么精神?
?
革命乐观主义不畏艰险顽强奋斗8、长征精神P79每课一得国民党屠杀政策反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星火燎原南下受挫农村包围城市围剿长征小结延安革命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日占区日本策划“华北自治”区红军通过长征,粉碎了国民党绞杀革命的阴谋,现在,兵权在握的毛泽东,他会把手指向何方?BBC 众里寻它:
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广州起义
2. 南昌起义总指挥是( )。
A. 周恩来 B. 贺龙
C. 叶挺 D. 朱德
3.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始于( )。
A. 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4. 红军被迫实行长征的原因是:第5次反“围剿”失利.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出 进行战略转移.中央革命根据地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宁汉合流
二次北伐,奉军退至关外
皇姑屯事件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南京国民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统一。6.请把下列长征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1)强渡乌江(2)渡过湘江 (3)遵义会议 (4)过雪山草地(5)四渡赤水(6)巧渡金沙江 (7)飞夺泸定桥(8)会宁会师 (9)吴起镇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