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术联盟 . 高考模拟信息卷 & 冲刺卷
地 理 参 考 答 案
(五 )
1.【答案】D
【解析】图示区域为微观小尺度区域 ,光照、热量、降水差异较小 。该流域气候干旱 ,沿河区域地
下 水 埋 深 随 地 形 变 化 显 著 ,地 下 水 是 影 响 植 被 类 型 的 主 要 因 素 :河 谷 地 带 水 分 充 足 ,主 要
生 长 喜 湿 的芦苇和苔草 ;浅滩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 ,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 ,碱草、岌岌草等
耐盐碱的植被较 多 ;滩地-沙地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深 ,土壤水分条件变差 ,旱生植被逐渐增
多。
2.【答案】A
【解析】上游来水减少 ,导致下游河道两侧地下水埋深变深 ,水分条件变差 , 因此沙地、滩地植
被长 势变差 。受水分减少的影响 ,浅滩的水生植被逐渐让位于旱生植被 ,且因为地下水位
下降会导致 该地带土壤盐碱化程度减轻 ,反而会使植被整体长势变好 。 ( 注:干旱、半干旱
地区土壤盐碱化 , 主要是低洼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 ,导致盐分随地下水向土壤表
层运移 ,水分蒸发而盐分 在土壤表层累积形成的。)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图中①②两地建设悬空型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降低
洪涝 威 胁 。 图 中 ①②两 地 均 处 于 亚 热 带 或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区 ,夏 季 炎 热 多 雨 ,空 气 潮 湿 ,而
建设悬空型 建筑可促进空气流通 ,降低空气潮湿程度。
4.【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泰山站处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内 ,其风向为东南风 ,吹向西北
方。 5.【答案】A
【解析】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 ,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 ,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
用的 侵蚀而形成的 。 由于黄土梁地区地势落差较大 ,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在该地
建 设 悬 空 型 建 筑 容 易 因 地 基 不 稳 而 被 毁 坏 ,A项 正 确 ; 当 地 的 自 然 植 被 类 型 属 于 落 叶 阔
叶林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 ,廉价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 ,B、C项错误 ;黄土梁表层为黄土覆盖层
,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将长江沉积物带至该海域的洋流为自北向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 。该
沿岸 洋流在北半球向南流 ,为寒流 ,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 ,C
项错误、B 项正确 ;根据材料“冬季盛行较强的东北向浪 ,夏季盛行较弱的西南向浪”可以判
断出浙闽沿岸流 冬 季 势 力 强 、 夏 季 势 力 弱 ,A项 错 误 ;物 体 在 水 平 运 动 的 过 程 中 均 会 受 到
地 转 偏 向 力 影 响 , D项 错误。
7.【答案】D
【解析】夏季涨潮时 ,西南风对海峡南部的潮流有所增强 ,抑制了海峡北部的潮流 ; 台湾浅滩、
台中 浅 滩 等 区 域 水 深 较 浅 ,夏 季 涨 潮 时 ,表 层 海 水 在 较 浅 海 域 流 速 较 大 ;潮 流 越 过 台 中 浅
滩到达北侧 后流速减小。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高屏溪、浊水溪均发源于台湾山脉 ,河流短小 ,含沙量大 ,地势落差大 ,故
其
河流上游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狭窄 ,两岸较陡 ,河床横剖面呈 V
型。
1
9.【答案】B
【解析】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恐龙的灭绝成为
中 生代结束的标志 。志留纪和寒武纪均属于古生代 ,侏罗纪属于中生代 ,古近纪属于新生代。
10.【答案】C
【解析】藻类植物生活在海洋中 ,朐忍渝州龙为陆地生物 ;蕨类植物在古生代繁盛 ; 中生代裸
子植 物 极 度 兴 盛 ,新 生 代 被 子 植 物 高 度 繁 盛 ,故 生 活 在 中 生 代 的 朐 忍 渝 州 龙 的 食 物
最 可 能 是 裸 子 植物。
11.【答案】D
【解析】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影响近地面风向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 据 图 可 知 , 由 于 平 均 风 速 较 小 ,无 法 启 动 跃 移 起 沙 ,而 太 阳 辐 射 加 热 地 表 ,浮 力 对 大
气对流湍流 的发展起主要作用 ,形成对流混合层 ,旺盛的对流湍流不断将动量输送到地表
,产生间歇性的强 空气动力抬升 ,克服沙尘粒子的重力和粘性力 ,直接抬升表面松散细小的
沙尘颗粒进入大气。
12.【答案】B
【解析】土壤颗粒的粒径及分布是影响对流起沙的决定性因素 ,反映土壤释放沙尘的能力 。
对流 起 沙 释 放 的 沙 尘 主 要 是 土 壤 表 层 细 小 松 散 的 土 壤 颗 粒 ,A项 错 误 ;植 被 覆 盖 度 的 增
加 一 方 面 会 减少潜在起沙区域 , 同时也会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加之植物的蒸腾作
用导致潜热通量增 加、感热通量减小 ,不利于对流起沙发展 ,B项正确 ;土壤湿度增加使得
土壤颗粒间粘性力增大 , 细小沙尘颗粒聚集成大团聚体 ,从而会减少沙尘排放 ,C项错误 ;
地表硬化程度较高不利于地表 细小松散的沙尘颗粒产生 ,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北海道纬度较高 ,夏季气温较低 ,适合大田种植柠檬西瓜的时间较短 ,且该品种瓜是
花了
五年时间将西瓜和柠檬“二合一”,故北海道发展大田种植柠檬西瓜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
14.【答案】B
【解析】日本北海道最热月应在 7 ~8 月。根据材料中的“生长期约为 3 个半月”“ 当地最热月来
临 前 应 季 自 然 成 熟 ”等 信 息 可 以 判 断 出 北 海 道 农 民 将 柠 檬 西 瓜 幼 苗 移 栽 到 温 室 的 时 间
大致在 4 月。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算力服务产业链的上游- 算 力 服 务 依 托 的 基 础 资 源 供 应 方 ,指 业
务 模 式主要通过物理资源售卖完成资源供给的产业链角色 ,如数据中心的建设方、设备
厂商等 。算 力服务产业链上游企业主要实现对通用算力、智算算力、超算算力、存储和网络
等算力服务支撑 资源的供给 ,为算力服务生产方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与资源积累 ,虽不直
接生产算力服务 ,但完 成了从芯片生产、板卡集成、操作系统适配到服务器组装、应用软件
开发等关键环节的生产要素 流转 ,故 D项正确;A项位于该产业链的中游 ,B、C项均位于该产
业链的下游。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地区通过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算力资源供给 ,为本地及其他省
份 的算力应用提供算力及算力服务支撑 ,长期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属于供给驱动型 ,其以广东、江
苏、
浙江等地为代表。以北京、山东等为代表的是均衡发展型 ;以上海为代表的是需求拉动型。
2
17.【答案】(1)欧美国家排污环境标准提升 ;欧美国家劳动力价格上升 ;拆船业产业附加值低 ;
亚洲 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钢铁需求旺盛等 o (每点2 分 ,4 点 8 分)
(2)船只依靠动力(大潮等)冲上海滩 ,可降低人工投入 ;船舶搁浅在海滩上 ,其底部暴露在
外 ,轮 船稳定性增加 ,利于安全拆解及物品(陆地)运输 ;在海滩上拆解船只 ,可防止有害物
质直接泄漏 入海洋 ,减少海洋污染 o (每点2 分 ,3 点6 分)
(3)上缴大量税费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增加居民收入 ,促进消费 ;提
供大量 就业岗位 ,利于社会稳定 ;利于资源回收 ,促进本国钢铁、机械工业发展 ;通过资
源回收加工外 销 ,扩大国际影响力 ;推动本国关联产业发展等 o (每点2 分 ,任答其中三点
即可 ,共6 分)
(4)中方为孟加拉国拆船业提供拆船机械设备和环保设施 ; 中方为孟加拉国拆船业工人
进行职 业技能培训 ; 中方与孟加拉国拆船业共同协作 ,探究降低绿色拆解成本方式 ,共同
向绿色拆解转 型发展 ; 中方对孟加拉国拆船业所造成的污染进行协作治理 ; 中方鼓励国
内拆船业下游的有色 金属等资源回收企业可考虑在孟投资 ; 中方鼓励有实力的国内拆船
企业与孟拆船厂进行合资或 技术合作等 o (每点2 分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共4 分)
18.【答案】(1)山麓地带山体由页岩构成 ,说明该处原为低洼的水体环境 ; (2 分)岩层富含海洋
生物 化石 ,说明该处原为海洋环境 o (2 分)
(2)甲:造山运动导致地层抬升 ; (2 分) 频繁的构造运动导致山体破碎 ,为风化、侵蚀提供
条件 o (2 分)
或乙:山体由沉积岩构成 ,顶部平坦 ; (2 分)山体下部页岩质地较软 ,容易遭受风化和侵蚀 ,
上部 悬空的石灰岩崩塌形成陡崖 o (2 分)
(3)山体险峻 ,易守难攻 ; (2 分)海拔较高 ,便于瞭望 ; (2 分) 山上平坦广阔 ,资源丰富 ; (2
分) 地 名和村名富含军事寓意 o (2 分)
19.【答案】(1)福建省寒潮或低温雨雪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 ; (2 分) 冬季是福建省枇杷的花果
生长 期(冬季遭遇寒潮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将严重影响枇杷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o (2 分)
(2) 培 育 耐 寒 品 种 ,提 高 抗 冻 能 力 ;优 化 栽 培 管 理 ;加 强 低 温 预 报 预 警 ;在 低 温 冻 害 天 气
实 施 灌 溉、覆盖、熏烟等工程措施 ,减轻冻害威胁 o (每点2 分 ,4 点 8 分)
3
4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冲刺卷
地理(五)
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流兔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河道两侧植被差异显著。由于近年
上游用水过多,下游沿岸植被发生了变化:沙地、滩地植被长势变差;浅滩地带植被中水生植物
向旱生植物演化,植被整体长势变好。下图示意海流兔河下游河道沿岸植被分布情况。据此
完成1~2题。
高程(m)
1106
沙地
滩地
浅滩
河谷
1100
0m又
沙柳
农田、旱柳
芦苇、碱草
芦苇
沙蒿
沙蒿、柠条
芨芨草
苔草
1.图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地形
2.受上游来水减少影响,浅滩地带植被整体长势变好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盐碱化程度减轻
B.地下水埋深变浅
C.上游泥沙来量减少
D.土壤透气性变好
悬空型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连,其建设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图分别
为不同地区典型悬空型建筑。其中:①为我国西南地区吊脚楼,②为东南亚湄公河平原的高脚
屋,③为我国南极科考泰山站(东经7658',南纬7351)。据此完成3~5题。
①
②
3
地理五第1页(共6页)
3.图中①②两地建设悬空型建筑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淡水资源
B.减少动物侵害
C.增加空气潮湿程度
D.降低洪涝威胁
4.在③地常看到从泰山站下方携带积雪的风吹向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有人反对在黄土高原的黄土梁上建设悬空型建筑,其主要理由是
A.水土流失严重易被毁
B.容易造成常绿阔叶林破坏
C.廉价劳动力比较稀缺
D.不利于表层煤炭资源开发
台湾海峡海洋动力条件复杂,在径流、潮流、波浪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海峡内各区域发生不
同形态的冲淤。冬季盛行较强的东北向浪,夏季盛行较弱的西南向浪。下图为台湾海峡沉积
物“源一汇”格局解释示意图(图中P处为台湾浅滩,D3处为淤积较大且呈三角形的台中浅滩
淤积区,最北部的沉积来源为长江)。据此完成6~8题。
1
6.将长江沉积物带至该海域的洋流
A.夏季势力强,冬季势力弱
B.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
C.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流动中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7.夏季涨潮时,台湾海峡内潮流流速最快的区域位于
A.长江和闽江入海口中间附近
B.南部南海暖流所流经海域
C.台湾浅滩、台中浅滩北侧
D.台湾浅滩、台中浅滩区域
8.高屏溪、浊水溪两河流的上游
A.河床横剖面呈V型
B.河床横剖面呈槽型
C.江心洲、河漫滩广布
D.以侧蚀、堆积为主
地理五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