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1 17: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下第8课《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课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70回,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全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放风筝的起因:众人因拾到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接着写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最后写大家都把风筝放飞了。展现出大观园里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文中人物众多,宝玉是主要人物,他性格单纯,喜欢玩闹,一点公子哥的架势也没有。比如说他的金鱼风筝被丫头晴雯放走了,自己还没放一回,却也不气恼,自己的风筝放了半天都飞不起来,急得头上直出汗,众人一起笑他,他就把风筝摔在地上,从这些词句中能感受到宝玉的率性纯真。
文中有一些词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窗屈子指的是窗户上的木框子。剪子股儿,籆子等指的都是放风筝用的工具。可以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
阅读链接选自林庚的散文《风筝》,生动的写出了旧时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作者对风筝的喜爱,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放风筝这一民间习俗。其中也谈到了放风筝在传说中被认为是放晦气的,体现出文化的传承。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对比阅读课后“阅读链接”(林庚《风筝》),从不同作家笔下感受放风筝的“有趣”,了解关于风筝的民俗文化,体现出文化的传承。
语言运用:认识“屉、嫣、讳”等十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辅助手段,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古典名著的文本有大致的理解,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脉络。
审美创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关注贾宝玉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等,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成初步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宝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脉络;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宝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探春,还有丫头们一起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画面。你对《红楼梦》有哪些了解?
师介绍《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主要围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展开,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红楼梦》分为120回,前80回由曹雪芹创作,后40回由无名氏续写,整理者为程伟元和高鹗。
2.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第70回,题目是编者后来加上去的。
文章讲了哪些趣事呢?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读懂内容
1.要想把文章的内容读懂,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些生字。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老师来检测一下。
屈、嫣、讳、晦、墩、雯、袭、垫、豁、喇
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强调多音字“喇”
开火车读
2.读懂句子
在学习《猴王出世》和《景阳冈》时,文中出现过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句子和词语。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借助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和看过的影视、看插图等方式理解。
来看看这几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1)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儿,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籆子来。
交流: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丫头们要忙着放风筝,“搬高墩儿,捆剪子股儿,拨起籆子”,可能都是在为放风筝做准备。
(2)一语未了,只听窗子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交流:窗屉子指的是窗户上的木框。
3.趣在哪里
课文讲题目是《红楼春趣》,讲了哪些趣事呢?
学生自读并在书上批注。同桌交流。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预设: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了竹梢上,大家在谈论这个风筝。
丫头们七手八脚的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宝玉也打发小丫头去给他取大鱼风筝,可是大鱼风筝被晴雯姑娘放走了。宝玉又让丫头拿大螃蟹来放,丫头们去了,却扛了一个美人。原来有人把螃蟹风筝给三爷了,只有放这个林大娘送的美人风筝。
众人陆续把风筝放起来了。但是只有宝玉自己放了半天,都没有放起来,急得头上都出汗了,他把那个美人风筝狠狠的摔在地上,说要不是一个美人,我一脚跺个稀巴烂,黛玉却说是风筝的顶线不好。
大家终于都把风筝放起来了。黛玉的风筝随风飘走了,大家都说是林姑娘的病根放去了。于是都拿剪子绞断了线,风筝都飞着飘走了。
学生只要说的有理有据就行,不必要追求全面一致。
三.宝玉印象
课文批注描写宝玉言行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批注在书的旁边。
小组内交流,用句式“我从……句子/词句中,感受到宝玉的……”组长主持,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
宝玉笑道:“我也认得这个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吧。”
从这句话里边可以看出宝玉心肠好。
他的大鱼风筝自己还没放一回就被丫头晴雯放走了,螃蟹风筝又给了三爷,但他也不气恼。可见他并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势。
看到美人风筝做的精致,就马上高兴起来,可放了半天还是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又把风筝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要不是个美人,我一脚跺个稀烂。”从这些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率直纯真。
四.了解风筝文化
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文章讲了什么?
预设交流(指名说)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感受,以及就是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
2.文章和阅读链接都写了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
预设:
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吧!
风筝在传说中被认为是放晦气的,所以落到谁家院子里,那家必定赶快把它撕掉。
3.关于放风筝的来历。
读关于风筝的诗句。
五.课堂小结
《红楼春趣》果然生动有趣,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从中你会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
板书设计
8红楼春趣
拾风筝--取风筝--放风筝--绞风筝
宝玉:率真、爽快、大方、急性子、耍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