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1 17:20:25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題的答题区城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获评“202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某遗址,发掘出三重大型环壕、大型院落式基址、祭坛、牙雕家蚕
等遗迹、遗物,还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石器、骨器以及碳化的农作物种子。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
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仰韶村遗址
2.下表为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禾”字部汉字字义的分类情况。这可用来研究,当时
字义分类
数量(个)
百分比(%)
名称
15
17.24
镀食作物的名称与种类
43
45.98
种类
28
32.18
田间耕种管理
措施
16
18.39
成熟
8.05
收获
5.75
收获与贮藏措施
18
20.69
饥荒
1.15
胎藏
5
5.75
计量单位
8
9.20
农业经济生活
10
11.49
田赋租税
2
2.30
A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内涵
B.农业经济生活丰富多元
C.政府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D.粮食作物种类较为单一
3.在唐朝,有资格从事“丝绸外贸”者,不是官方运输队(为边州“互市”转运绢帛),就是诸蕃“朝贡贸易”使
团。而唐朝“最大的丝绸集散地”为长安国库,其经济职能(国库财政支用)之一就是“丝绸外贸”。由此
可知,唐朝“丝绸外贸”
A.源于经济格局的变动
B.禁绝了民间丝绸交易
C.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D,确保了国家外交安全
【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K
4.王阳明否定朱子的“新民”(偏重于教民,而咯于养民)说,奉行“亲民”(教民与养民并重)说;对《大学》中
关于人生追求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则先推崇“诚意”,
后主张“致知”,反对朱子以“格物”为第一义工夫的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
A.旨在宣扬天理遏制臣民的欲求
B.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利于促进儒学发展的世俗化
5.清朝上承明制,以题奏本章作为朝廷日常政务文书。康熙帝将官员题奏本章“先呈御览,下阁票拟”的
流程改为“径交内阁,票拟进呈”,又设立批本处以减少君主批答章奏的工作量。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B.内阁议行合一制度形成
C,专制皇权受到侵夺
D.中央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6.下表为1868年中国进口本色布在部分通商口岸与内地主要市场的价格对比。这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在通商口岸的价格
内地市扬
口岸名
内地市场的价格
(包括进口税8分)》
名称
与口岸距离
汉口
2.20-2.34两
湘潭府
293英里
2.352.55两
九江
2.30两
南昌府
78英里
2.50两
镇江
2.192.24两
淮安府
145英里
2.302.35两
上海
2.172.20两
苏州府
75英里
2.23~2.30两
A,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B.祥务民用企业的局限性
C.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19世纪中期以来,史学研究注重考察外国历史,了解世界大势:中国民族史、边疆史、中外关系史的研
究开始突破传统以王朝为中心的族类记忆与国家记忆;史学不再停留于记忆与对人物、事件的褒贬评
价,而是更加重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反思。史学研究的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向西方学习成为国人的共同选择
B.维新思潮与变法运动的直接推动
C.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社会剧烈变革
D.传统史学开始向现代新史学转型
8.1912年2月9日,《神州日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如下图),画中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
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欧美帝国主义势力。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成为普遍共识
D.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9.1938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附和国民党“只要一个军队”的主张。毛泽东对此指出:“革命
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就不能解决”。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A,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展需要
B.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D.有助于国共联合抗日局面的形成
【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2页(共6页)】
K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考查中华文明起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遗址有复杂的环壕防御设施,大型院落式基址,精美的牙雕
家蚕等,还有发达的彩陶制作工艺、碳化农作物种子等,这些特征显示它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社会已经
有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组织,成熟的农业和手工业。仰韶村遗址与该遗址同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且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是彩绘陶器,故D项正确,排除A项。河姆渡居民生产的不是彩陶,而主要是黑陶,与材料中遗址出土大量彩陶的特征
不符,故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主要是以宫殿建筑群为中心,通过道路、城墙等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都城的
规制和防御功能,与该遗址的环嚎防御设施不同,且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黑陶、棕陶次
之,少见红陶,与该遗址出土大量彩陶存在明显差异,故排除C项。
2.B考查汉朝农业的发展。表中字义分类包括粮食作物的名称与种类、田间耕种管理、收获与贮:藏措施以及农业经济生
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东汉时期农业经济生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这也表明当时的农业经济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元的农业经济体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的相关
信息,故排除A项:表格只是列举了和“禾”有关的汉字字义分类,其中田赋租税部分仅仅是对相关概念的字词收录,无
法从中知晓政府对农民赋税负担的调整情况,故排除C项:粮食作物“名称”与“种类”的占比达45,98%,表明当时种植
的粮食作物并非单一类型,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故排除D项。
3.C考查唐朝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丝绸外贸”主体及集散地凸显官方主导,“丝绸外贸”所带来的
经济收益对国家财政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唐朝通过“丝绸外贸”,展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魅力,加强了与周边国
家的政治联系,是唐朝推行对外友好政策、构建以唐朝为中心的宗落关系的重要手段。边州“互市”也有助于稳定边境
局势,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是唐朝军事战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项正确。唐代“丝绸外贸”模式的核心是政治
和国家管理需求,而不是经济格局变动(如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差异导致的资源互补需求等)催生的商业贸易扩张,故排
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唐朝“丝绸外贸”,并未涉及国内的丝绸交易,况且唐朝长期允许绢帛作为货币使用,故排除B项:
唐朝的“丝绸外贸”有利于国家外交安全,但“确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4,D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奉行“亲民”说,强调教民与养民并重,对《大学》“八条目”的
解读也侧重于从日常“诚意”“致知”出发,相较于朱子的主张,他更贴近大众的生活实际,将儒学理念融入百姓日常,这
种思想转变有利于促进儒学发展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王阳明奉行的“亲民”观念是教民与养民并重,这体现出他对
民众实际生活需求的关注。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目的不是遏制臣民欲求,而是促使人们的欲求在良知的规范下,达
到一种合理、合道德的状态,故排除A项;儒学复兴运动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兴起,故排除B项;王阳明的思想依然是在儒
学道德修养框架内的调整,没有改变儒学本身道德性的本质属性,其学说传播主要还是在学术和个人道德修养领域,没
有向宗教化方向发展,故排除C项。
5.A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加强。康熙帝对题奏本章流程的改革看似怠政,实侧是发挥臣下处理日常事务的主动性,构筑内
廷以强化皇权的有益尝试。这一过程中,皇帝对政务的把控和监督较为直接,内阁职责的履行是在皇帝的绝对掌控之
下,皇帝是整个政务处理的最终决策者,故A项正确,排除C项。议行合一是指立法和行政权力统一由一个机构行使。
在清朝,内阁仅是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没有立法权,它的主要职责是对题奏本章进行“票拟”,故排除B
项;康熙年间虽增加了批本处,但不能据此说明清朝“中央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因为“膨胀”不仅指数量庞大,而且还带
有不解决实质问题的内涵,这与康照设置批本处的意图不符,故排除D项。
6.A考查中国近代经济。从表格可以看出,进口本色布在我国通商口岸的价格普遍低于内地主要市场。这是因为西方
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操控进出口商品的关税,使得进口商品能以较低价格流人口岸,而运往内地时,由于内地关卡林
立、运输成本以及各种封建盘剥等因素,导致价格上升。这一现象反映出列强把控中国海关,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商品倾
销地,呈现出典型的半殖民地化特征,故A项正确。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是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与材
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进口本色布在部分口岸及市场的价格,没有涉及中国所有商品完整的进出口数
【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K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