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1课时
【基础达标】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该景观最可能位于 (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横断山脉 D.内蒙古高原
3.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 ( )
A.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B.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D.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4.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西南山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B.西部地区草场广布,可以发展畜牧业
C.华北耕地多,应大面积种植水稻
D.秦岭—淮河线以北应大量种植柑橘
【能力巩固】
下图为我国和世界人均农业用地面积比较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直接反映出我国 ( )
A.耕地资源总量少
B.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C.林地资源丰富
D.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④牧区扩大载畜量,增加牧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素养拓展】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 。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 (山脉)— (河流)线以南,耕地类型以 为主。
(2)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其夏季 的气候特征满足了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地海上收养。
(3)“海洋牧场”属于农业生产部门中的 业,我国开发“海洋牧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第1课时
1.C 2.D 3.D 4.B 5.D 6.B
7.(1)小麦 秦岭 淮河 水田
(2)高温多雨
(3)渔 海岸线漫长,有广阔的海域(合理即可)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2课时
【基础达标】
1.《不堪重负》漫画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人口增长快
B.乱占耕地
C.耕地污染
D.人均耕地减少
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
A.在农耕区过度放牧
B.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
C.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
D.多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3.2024年4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A.资金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4.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措施有 ( )
①走科技兴农道路 ②推广低碳、绿色、生态农业 ③扩大土地开垦和农业种植规模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巩固】
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5~6题。
5.当地养殖的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主要得益于 ( )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
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
6.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 ( )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素养拓展】
7.“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甘肃、四川、海南设有我国三大育种基地。读中国三大育种基地示意图和甘肃制种基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中具有明显冬季育种优势的是 育种基地;最易受寒潮影响的是 育种基地。
(2)甘肃育种基地地处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该基地培育玉米种子的有利条件是 。该制种基地的农业生产水源主要来自甲 山脉的冰雪融水。
(3)我国要保障粮食安全,做强种业“芯片”,关键在于 。
(4)“粮安天下”,简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第2课时
1.C 2.B 3.C 4.B 5.C 6.A
7.(1)海南 甘肃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祁连
(3)科技创新,人才创新
(4)建设高标准农田,切实保护耕地;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种粮;科技兴农,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