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被 同步练(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植被 同步练(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1 16: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植被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下图为澳大利亚红树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在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2.自红树林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水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这是红树林为适应环境而发育的( )
A.支柱根 B.板状根 C.呼吸根 D.胚轴组织
3.受人类活动影响,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红树林破坏较多,这将会( )
A.吸引鸟类栖息 B.降低调蓄洪水的能力
C.加剧海岸侵蚀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021年11月8日,暴雪后的哈尔滨又迎来了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虽然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景观,但大量被冰压折的树枝和倒伏的树木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倒伏的树木几乎都为杨树和柳树。(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杨树、柳树应属于( )
A.一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B.多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C.一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D.多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5.推测杨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可能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下图为布纹球(图1)和王莲(图2)的两种植物图。布纹球原产南非开普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小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公斤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 )
A.叶片更肥厚,有蜡质 B.叶片面积大,多肉质
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7.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 )
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 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D.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下图)。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 )
A.保持植物温度 B.增强抗风能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弱光合作用
9.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 )
①多大风②气温低③湿度大④光照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暗紫贝母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东部3200~4500m的高山环境中,分布区相对狭小。下图为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暗紫贝母( )
A.无法适应恶劣气候 B.多位于高寒草甸 C.茎叶储水能力强 D.属于四季常绿植被
11.影响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径10一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3.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林窗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研究表明林窗会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促进林窗内草本及灌木生长。下图示意我国某林地12月林窗边缘及林内树表温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林窗群落演替的直接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16.林窗东、西边缘树表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此季节日出东南,林窗东边缘比西边缘的日照时间长
B.林窗东边缘的林木比西边缘茂密,导致东边缘湿度大
C.林窗东边缘的林木比西边缘高大,导致东边缘通风性好
D.上午多雾影响林窗西边缘光照,林窗东边缘获得日照较多
1.D 2.A 3.C
【解析】1.东岸的红树林分布更靠南一些,不是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A选项错误;光照条件影响树木生长,但对红树林分布更靠南影响不大,B选项错误;红树林分布在海岸线附近,C选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得澳大利亚东西岸红树林的分布产生差异,D选项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2.通过材料可以知道,“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是支柱根,A选项正确;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物发育出的支柱根,B选项错误;呼吸根是垂直向上生长的根,C选项错误;胚轴组织与材料描述不符,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3.红树林破坏会减少鸟类的栖息环境,A选项错误;红树林位于海岸,一般不调蓄洪水,B选项错误;红树林能够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红树林破坏会加剧海岸侵蚀,C选项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人类排放污水导致的,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4.B 5.D
【解析】4.杨树、柳树属于多年生高大乔木,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属于多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树木树根深,不易发生倒伏现象,树根浅,则易倒伏。在暴雪、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过后,杨树倒伏,说明杨树树冠广展,承受了大量冰挂;加上树根浅,便容易倒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A 7.C
【解析】6.材料中指出布纹球原产自南非开普干旱地区,是耐旱植物,为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其叶片通常具有面积小、多肉质且具有蜡质,从而提高体内含水量且减少体内水分蒸腾,A对,B错。为获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发达,但孔隙少,减少体内水分损失。C、D错。故选A。
7.王莲原产地势南美高温高湿环境,即热带雨林气候区,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错,C对。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年变化小,B错。革质叶片表面光滑,角质层较厚,在高温期能反射太阳光,避免灼伤,在低温期又能保护细胞免受低温损伤,是亚热带的植物叶片特征,而王莲原产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错。故选C。
8.C 9.A
【解析】8.由所学知识可知,植物表面覆盖蜡质层主要是为了增加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植物叶片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A错误,C正确。与抗风能力、光合作用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9.由材料信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海拔高,气温低,生长缓慢,②正确;由“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可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强,减少水分蒸发,③④错误。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是为了适应高山地区多大风的条件,增强抗风能力,①正确;所以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B 11.B
【解析】10.暗紫贝母位于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高寒,说明其可以适应恶劣候,A错误;该地区海拔高,多为高寒草甸,B正确;该地区水汽相对充足,并不需要茎叶大量储水,C错误;草甸植被属于一年生草本,不是四季常绿植被,D错误。所以选B。
11.根据图中信息,海拔越高,气孔密度越大,最可能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相同的植被在高海拔地区需要更多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对暗紫贝母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
12.B 13.A
【解析】12.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14.C
【解析】14.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
15.C 16.D
【解析】15.根据材料“研究表明林窗会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促进林窗内草本及灌木生长”,结合所学,草本和灌木需水量一般少于高大乔木,降水增加不是林窗群落演替的直接因素,B错误。根据材料,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原先的树木阻挡光照,林窗形成后的林间空隙有利于该区域光照的增加,进而气温升高,可以促进草本和灌本的增加,气温升高并非直接原因,A错误,C正确。林窗出现前后,土壤条件变化不大,与林窗群落演替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6.12月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林窗东西两侧在理论上的日照时间一样长,A错误。林窗东边缘的林木比西边缘茂密,树影遮挡东边缘,气温升高慢,蒸发弱,湿度小,B错误。林窗东边缘的林木比西边缘高大,东边缘防风效果强,通风差,C错误。上午,太阳位于东边天空,主要照射林窗西侧边缘,但上午气温低、多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下午,太阳位于西边天空,主要照射林窗东侧边缘,午后雾气消散,太阳辐射较强,因此东边缘获得日照多,温度较高,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