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当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自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许多行业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从严防范疫情输入,对所有进入公共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及出示健康码等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及日常生活可以推测,口罩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2.日常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生成可能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GPS B.GPS、GIS C.RS,GIS D.GIS、AI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4.数字地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不属于数字地球范畴的是( )
A.远程医疗 B.网络购物 C.电视会议 D.扑克游戏
2021年7月21日,郑州24小时降雨量达到624.1毫米。其中,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持续强降雨造成郑州城市内涝,交通、通信、供水等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此次郑州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不可能是( )
A.③较多 B.④较少 C.⑤较多 D.⑥较多
6.若此次强降雨发生在山区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风暴潮 D.寒潮
7.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州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
A.提供灾情实时影像 B.统计受灾人口数量
C.分析雨区移动轨迹 D.确定救灾人员位置
8.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洪水来临时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发触电事故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利用专家知识和决策支持系统开由的“处方”进行施肥的精确农业技术,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为该技术应用的四个步骤。该精确农业技术过程( )
A.步骤①,利用GIS获知水稻生长状况 B.步骤②,利用RS分析水稻长势
C.步骤③,通过RS输出施肥作业处方 D.步骤④,借助“北斗”系统进行农田施肥
安康码,安徽省疫情防控期推出的电子通行证。是一种以个人健康为基础、居民自主申报、大数据比对核验的个人健康信息电子凭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绿、黄、红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健康码能够辨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 )
①共享用户信息②记录移动轨迹③获取逐日体温④防止疫情扩散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1.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C.遥感、人工智能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区陆续开通“行程卡”。“行程卡”主要依托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日常手机操作采集流动人员的出行,记录流动人员的出行轨迹,经过与大数据比对最终赋予行程卡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四种颜色其中之一。读某用户的“行程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确定该用户过去14天内到达或途经的地区所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RS D.数字地球
13.经过与大数据比对最终赋予行程卡相应颜色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运用到( )
A.测量秦岭高度 B.监测云层运动
C.分析水灾损失 D.获取火场位置
14.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5.在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可以( )
A.利用GPS模拟冰川移动 B.利用RS监测冰川面积变化
C.运用GIS测定冰面温度 D.运用VR获取冰川厚度信息
16.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④⑦ B.⑤⑧ C.②③ D.⑥⑨
1.C2.B
【解析】1.根据材料及日常生活可知,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所有人进入公共场所都必须戴口罩。我国人口众多,疫情爆发后,我国对口罩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口罩一时间成为紧缺物资,所以,全国各地许多行业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以满足口罩巨大的市场需求,故口罩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故C选项正确;技术、原料、劳动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口罩生产,但它们不是口罩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故ABD选项错误。故选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遥感(RS)主要是人类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地理信息系统(GIS)除了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健康码以实际真实数据为基础,通过用户的手机定位信息,采集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数据,再对用户行程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生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二维码。手机定位要运用到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数据存储、分析及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要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即GIS;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不会直接运用遥感技术(RS);AI(人工智能)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故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
3.A4.D
【解析】3.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即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网上管”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信息,合理管理利用土地资源。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没有大规模开展应用,对土地资源监管作用不大, BCD错误,该题选A。
4.“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远程医疗、网络购物、电视会议都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属于数字地球的范畴,ABC错;扑克游戏是一种程序游戏,不属于数字地球的范畴,D正确,故选D。
5.C6.A7.D8.C
【解析】5.通过材料可知,造成此次郑州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短时间强降雨,所以⑥降水较多,由于降水增加导致③地表径流增多,由于地面硬化导致④下渗减少、⑤地下径流减少,题干中问题是不可能的原因,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此次强降雨发生在山区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A正确;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强降雨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风暴潮发生在海洋沿岸,C错误;寒潮发生在冬半年,D错误。故选A。
7.北斗导航系统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确定救灾人员位置,D正确;遥感可以提供灾情实时影像,A错误;统计受灾人口数量和 分析雨区移动轨迹需要用地理信息系统,B、C错误。故选D。
8.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可以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①正确;洪水来临时及时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②错误,ABD排除;当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发触电事故,③正确;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以免诱发疾病,④正确,所以C正确。故选C。
9.D
【解析】9.遥感 RS 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因此对水稻“察颜观色”和监测水稻长势利用遥感 RS,AB错;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主要的功能是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因此对水稻“长势分析”和制定施肥“作业处方”利用 GIS ,C错;精准施肥需要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因此步骤④,可借助“北斗”系统进行农田施肥,D正确。故选D。
10.C 11.D
【解析】10.从材料中可知,健康码系统是通过获取手机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通过其移动轨迹,参照疫情分布地区,对居民疫情健康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①②正确。手机无法测量使用者的体温情况,故不能获取逐日的体温信息,③错误。健康码只是核验个人健康信息的电子凭证,通过手机不能防止疫情扩散,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C。
11.健康码的生成需要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故需要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准确定位提供信息, A、C选项错误。同时还需借助疫情分布图等大数据来进行对照分析,主要用于地理信息分析的还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 D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故选D。
12.B 13.C
【解析】12.读图该用户过去14天内到达或途经了许多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所以B对;GIS 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简称,中文名为: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与题意不符,所以A错;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与题意不符,所以C错;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与题意不符,D错;故选B。
13.经过与大数据比对最终赋予行程卡相应颜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属于GIS,根据它的功能可知,C说法正确;而测量秦岭高度、获取火场位置属于GPS的功能,所以A、D错;监测云层运动属于RS的功能,B错;故选C。
14.D
【解析】14.结合题干和图文分析可知,甲需要靠云层和地面物体反射或者折射采集信息,没有主动发射辐射源,应为被动式遥感,但是由于只能发生在电磁辐射红外、紫外和微波波段,所以不能全天候监测地表,但可做重复监测;而乙主动发射出人工辐射源,采集信息,计录数据,因此为主动式遥感,可以全天候反复监测,故②错,③④正确;航空遥感多用在飞机等使用的传感器运载工具,因此甲乙都不是,故①错,最终答案应选D。
15.B
【解析】15.模拟冰川移动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GPS不具备这个功能,A错误; RS可通过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和识别,因此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冰川监测可分析出冰川面积变化 ,B正确;冰面温度受大气成分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可通过红外线测定,GIS不能实现对冰面温度的测定,C错误;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不能获取冰川厚度信息,D错误。故选B。
16.A
【解析】16.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则在某地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地形图层中,④⑦发生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植被图层中④⑦⑥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综合三个指标看,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故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