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西亚第1课时 五海三洲之地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一、五海三洲之地
1.地理位置
(1)西亚位于A亚洲、B欧洲、C非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和⑤里海(内陆湖)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西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从中国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现在,西亚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联结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非洲之外,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冲。
2.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海峡或运河 沟通的海域 备注
a霍尔木兹海峡 ⑥波斯湾—阿拉伯海 被称为“世界油阀”
b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②红海 间接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要地)
c土耳其海峡 ③地中海—黑海 沟通这两个海的唯一通道(战略要地)
中东地区和西亚地区
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即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而西亚地区泛指亚洲的西部地区。从国家上来说,阿富汗属于西亚,不属于中东;而埃及却属于中东,不属于西亚。所以两者在范围上是不尽相同的。
二、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1.气候: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畜牧业
(1)地位: 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2)畜产品
主要畜产品 国家
安卡拉羊毛 A土耳其
紫羊羔皮 B阿富汗
羊毛地毯 阿富汗、C伊朗等
3.灌溉农业
(1)分布: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2)主要灌溉农业区: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或两河平原)。
(3)节水农业:以色列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但由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因而在农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重难点1 西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点训练】
图1为沙特阿拉伯示意图,图2为麦地那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其境内沙漠广布,河湖稀少(填“稀少”或“众多”),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为水源,因此推广滴灌、喷灌,发展节水农业。
(2)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是绿荫之地,成为西亚主要的农业区。分析该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3)你是否赞同沙特阿拉伯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请表明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赞同。理由:在本国发展种植业可以提高粮食的自给率,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等。或不赞同。理由:本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
知识点1? 五海三洲之地
1.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这是对西亚位置的高度概括。这种位置特点说明西亚地区(C)
A.气候炎热干燥 B.有多元的文化
C.对外交通便利 D.石油资源丰富
西亚地区地处亚洲、欧洲、非洲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间,地理位置重要,对外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从西亚的地理位置中不能看出气候炎热干燥、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山东青岛李沧区期中)2024年1月1日西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各国挖掘自身潜力,合作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读西亚地区图,完成2~3题。
2.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B)
A.西亚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B.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
C.被称为东、西方“十字路口”
D.是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地方
西亚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被称为“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是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地方。
3.西亚地形(D)
A.以平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B.以平原为主,四周高,中间低
C.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D.以高原为主,四周高、中间低
西亚以高原为主,四周高、中间低,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4.平均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被人们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A)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可知,甲为霍尔木兹海峡,乙为直布罗陀海峡,丙为马六甲海峡,丁为白令海峡。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
西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读海上交通要冲土耳其海峡(图1)和苏伊士运河示意图(图2),完成5~6题。
5.苏伊士运河沟通了(D)
A.黑海和地中海 B.地中海和太平洋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红海和地中海
6.黑海唯一的出海门户是(C)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知识点?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图1)和麦地那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7~8题。
图1
7.麦地那的气候特征是(A)
A.终年炎热干燥
B.冬季低温少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
根据麦地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终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8.上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D)
A.光照不足
B.地形平坦
C.日温差大
D.水源匮乏
图示区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9.(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期末)地球上较早出现农业的地区之一在西亚,具体是在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下面对于西亚地区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世界闻名
B.在灌溉农业区广泛种植棉花、水稻等作物
C.淡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部门
由于西亚降水稀少,但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所以西亚地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不宜广泛种植水稻等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10.(广西贺州二模)西亚地区气候干旱,物产丰富。读图,关于该地区物产和国家组合正确的是(A)
A.紫羊羔皮——⑤国
B.安卡拉羊毛——②国
C.羊毛地毯——④国
D.椰枣——③国
②是伊朗,③是叙利亚,④是伊拉克,⑤是阿富汗。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畜牧业是该区域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其中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伊朗的羊毛地毯等畜产品都很著名;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山东菏泽鄄城县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对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河流多
B.阿富汗的安卡拉羊毛是重要出口商品
C.①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D.②伊拉克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河流少;安卡拉羊毛出产于土耳其;霍尔木兹海峡是出入①波斯湾的唯一通道;②沙特阿拉伯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12.该地区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在屋顶上,这是因为当地(A)
A.气候炎热干燥
B.易发生城市内涝
C.国民收入较低
D.经常有野兽出没
该地区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在屋顶上,这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13.西亚气候干旱,对农业影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B.种植业在农业中占突出地位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D.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成就显著
畜牧业是西亚地区传统的经济部门,在农业中占突出地位。
(广东深圳罗湖区期末)近年来,卡塔尔为降低农产品进口依赖度,出台了“粮食蔬菜安全战略”,并从我国引进高新种植技术,提升了蔬菜自给率。卡塔尔在首都多哈中心城区以北的港口附近建设了阿尔法丹农场。该农场是由远洋货轮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智能LED植物工厂,种植蔬菜时采用智能LED光源、营养液栽培、立体种植、控温调湿等技术和种植方式。读图,完成14~16题。
14.卡塔尔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A)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光照
卡塔尔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制约了该国的农业生产。
15.卡塔尔能够实现蔬菜工厂化生产,主要得益于(B)
A.廉价的土地 B.先进的技术
C.发达的交通 D.广阔的市场
由材料可知,卡塔尔从我国引进高新种植技术,将废弃集装箱改造成智能LED植物工厂,并采用多种技术和种植方式种植蔬菜,所以卡塔尔能够实现蔬菜工厂化生产,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技术。
16.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智能LED植物工厂的优势是(D)
①太阳光利用更充分 ②市场适应性更强
③作物品种较单一 ④更节约土地资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由材料可知,智能LED植物工厂采用智能LED光源,故不能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①错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智能LED植物工厂不受季节因素影响,所产蔬菜种类多,市场适应性更强,②正确,③错误;智能LED植物工厂由远洋货轮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并采用立体种植方式,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节约了土地资源,④正确。
17.(地理实践力)(山西阳泉中考)【寻“枣”记】小丽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种叫椰枣的果品,发现与产自我国的红枣不同。为了寻找并了解椰枣的“家”,某地理社团开启寻“枣”之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慧眼识枣
椰枣是枣椰树的果实,口感香甜、软糯,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誉为“沙漠面包”。
(1)说出椰枣的营养价值。
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
探究二:探访寻枣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耐干旱,耐高温,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的哈萨绿洲拥有该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该国最大的椰枣产地。
(2)简要分析哈萨绿洲成为该国最大椰枣产地的原因。
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等。
探究三:头脑风暴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椰枣既可当粮食,又可制糖和酿酒。于是大家围绕“是否可以在沙特阿拉伯大规模推广种植椰枣”展开讨论。
(3)针对上述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一:可以。理由: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 观点二:不可以。理由: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 观点三:合理扩大。理由: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椰枣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
(4)踏着寻“枣”的脚步继续探访,请将你对该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更多了解归纳并整理在信息卡上。
①位于波斯湾沿岸;
②北回归线穿越中部;
③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__地形以高原为主__石油资源丰富__海水淡化王国__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__传统建筑呈现厚墙、小窗的特点等(任答3条即可)。8.3 西亚第1课时 五海三洲之地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一、五海三洲之地
1.地理位置
(1)西亚位于A 、B 、C 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① 、② 、③ 、④ 和⑤ (内陆湖)之间,被称为“ ”。
(2)西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 ”,就是从中国 出发,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 。现在,西亚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联结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非洲之外,还控制着 交通要冲。
2.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海峡或运河 沟通的海域 备注
a 海峡 ⑥ —阿拉伯海 被称为“世界油阀”
b 运河 地中海—② 间接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要地)
c 海峡 ③ —黑海 沟通这两个海的唯一通道(战略要地)
中东地区和西亚地区
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即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而西亚地区泛指亚洲的西部地区。从国家上来说,阿富汗属于西亚,不属于中东;而埃及却属于中东,不属于西亚。所以两者在范围上是不尽相同的。
二、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1.气候: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终年 。
2.畜牧业
(1)地位: 及 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2)畜产品
主要畜产品 国家
安卡拉羊毛 A
紫羊羔皮 B
羊毛地毯 阿富汗、C 等
3.灌溉农业
(1)分布: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于 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2)主要灌溉农业区:D (或两河平原)。
(3)节水农业: 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但由于大力发展 农业,因而在农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重难点1 西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点训练】
图1为沙特阿拉伯示意图,图2为麦地那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其境内沙漠广布,河湖 (填“稀少”或“众多”),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为 ,因此推广滴灌、喷灌,发展节水农业。
(2)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是绿荫之地,成为西亚主要的农业区。分析该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
(3)你是否赞同沙特阿拉伯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请表明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知识点1? 五海三洲之地
1.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这是对西亚位置的高度概括。这种位置特点说明西亚地区( )
A.气候炎热干燥 B.有多元的文化
C.对外交通便利 D.石油资源丰富
(山东青岛李沧区期中)2024年1月1日西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各国挖掘自身潜力,合作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读西亚地区图,完成2~3题。
2.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 )
A.西亚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B.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
C.被称为东、西方“十字路口”
D.是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地方
3.西亚地形( )
A.以平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B.以平原为主,四周高,中间低
C.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D.以高原为主,四周高、中间低
4.平均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被人们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西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读海上交通要冲土耳其海峡(图1)和苏伊士运河示意图(图2),完成5~6题。
5.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
A.黑海和地中海 B.地中海和太平洋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红海和地中海
6.黑海唯一的出海门户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知识点?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图1)和麦地那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7~8题。
图1
7.麦地那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冬季低温少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
8.上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光照不足
B.地形平坦
C.日温差大
D.水源匮乏
9.(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期末)地球上较早出现农业的地区之一在西亚,具体是在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下面对于西亚地区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世界闻名
B.在灌溉农业区广泛种植棉花、水稻等作物
C.淡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部门
10.(广西贺州二模)西亚地区气候干旱,物产丰富。读图,关于该地区物产和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
A.紫羊羔皮——⑤国
B.安卡拉羊毛——②国
C.羊毛地毯——④国
D.椰枣——③国
(山东菏泽鄄城县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对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河流多
B.阿富汗的安卡拉羊毛是重要出口商品
C.①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D.②伊拉克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12.该地区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在屋顶上,这是因为当地( )
A.气候炎热干燥
B.易发生城市内涝
C.国民收入较低
D.经常有野兽出没
13.西亚气候干旱,对农业影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B.种植业在农业中占突出地位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D.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成就显著
(广东深圳罗湖区期末)近年来,卡塔尔为降低农产品进口依赖度,出台了“粮食蔬菜安全战略”,并从我国引进高新种植技术,提升了蔬菜自给率。卡塔尔在首都多哈中心城区以北的港口附近建设了阿尔法丹农场。该农场是由远洋货轮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智能LED植物工厂,种植蔬菜时采用智能LED光源、营养液栽培、立体种植、控温调湿等技术和种植方式。读图,完成14~16题。
14.卡塔尔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光照
15.卡塔尔能够实现蔬菜工厂化生产,主要得益于( )
A.廉价的土地 B.先进的技术
C.发达的交通 D.广阔的市场
16.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智能LED植物工厂的优势是( )
①太阳光利用更充分 ②市场适应性更强
③作物品种较单一 ④更节约土地资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地理实践力)(山西阳泉中考)【寻“枣”记】小丽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种叫椰枣的果品,发现与产自我国的红枣不同。为了寻找并了解椰枣的“家”,某地理社团开启寻“枣”之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慧眼识枣
椰枣是枣椰树的果实,口感香甜、软糯,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誉为“沙漠面包”。
(1)说出椰枣的营养价值。
探究二:探访寻枣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耐干旱,耐高温,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的哈萨绿洲拥有该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该国最大的椰枣产地。
(2)简要分析哈萨绿洲成为该国最大椰枣产地的原因。
探究三:头脑风暴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椰枣既可当粮食,又可制糖和酿酒。于是大家围绕“是否可以在沙特阿拉伯大规模推广种植椰枣”展开讨论。
(3)针对上述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踏着寻“枣”的脚步继续探访,请将你对该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更多了解归纳并整理在信息卡上。
① ;
② ;
③ __ __ __ __ __ 。8.3 西亚第2课时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输出 经济与社会
一、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资源及主要产区分布图
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最多的地区。
2.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二、西亚石油输出
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示意
1.输出量:西亚开采的石油90%供出口,是世界上石油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3/5。
2.输往地区: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及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3.石油交通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海上出口,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被称为“世界油阀”。
三、经济与社会
1.经济
(1)特点:西亚的一些产油国努力摆脱对石油经济的依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朝经济多元化方向转型。
(2)沙特阿拉伯:利用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以及化工、冶金和制造业。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把经济多元化的重点放在航空、金融、贸易、会展、旅游、建筑业等部门。
2.社会
(1)宗教: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2)圣城: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
(3)民族:西亚居民主要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等;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之一。
知识点1? 世界石油宝库
1.(山东菏泽曹县期中)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里海沿岸
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
知识点? 西亚石油输出
(山东菏泽曹县期中)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及周边图,完成第2题。
2.下列关于海上输出线路甲、乙、丙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C)
A.丙线路主要输往西欧和美国
B.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
C.乙和丙线路,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甲线路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海口,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线路甲向东通过马六甲海峡输往中国、日本等地;线路乙和丙目标市场相同,都是输往西欧和美国,运量不同,丙的运量较大。
知识点2? 经济与社会
3.近年来,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原油收入的依赖,积极进行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合理的有(C)
①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②发展水稻种植业,提高农业产值 ③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 ④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为减少沙特阿拉伯对原油收入的依赖,沙特阿拉伯政府进行广泛的经济改革,通过重组公共投资基金来促使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主要合理的措施有: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
4. 西亚地区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下列关于西亚地区民族、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西亚地区的国家大多是阿拉伯国家
B.西亚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C.西亚的主要人种为黄色人种
D.西亚地区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西亚地区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大多数国家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同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5.玲玲在西亚旅游时发现一个地方,有三种宗教建筑,这个地方应是(B)
A.新德里 B.耶路撒冷
C.麦加 D.开罗
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位于西亚地区的耶路撒冷,故三种宗教建筑在耶路撒冷都能看到。
(河南郑州金水区期末)海合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在传统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合作已成为双方能源合作的亮点。下面图1为海合会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图2为利雅得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
图1
图2
6.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海合会成员国的主要优势是(C)
A.强大的工业体系 B.优越的自然环境
C.丰富的石油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因此海合会成员国的主要优势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7.海合会成员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是(D)
A.纬度高,白昼较长 B.气温高,热量充足
C.距海近,降水充沛 D.降水少,光照充足
海合会成员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该岛屿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湖南岳阳中考)在中国积极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两国外长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读图,完成8~9题。
8.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D)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热带沙漠气候
沙特阿拉伯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A错误;地跨热带和北温带,B错误;沙特阿拉伯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毫米,C错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
9.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A)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沙特阿拉伯的大多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与气候无关。
(湖南郴州期末)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目前探明的油田超过500个,包括了世界储量第一、第二在内的20多个特大型油田。2009年,西亚多个产油国的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人均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目前,西亚部分产油国在稳定生产石油的同时,努力使经济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材料可知,西亚石油的特点有(D)
①生产成本高 ②原油产量高 ③油田数量多 ④石油储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亚的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石油生产成本低。
11.西亚部分产油国努力使经济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是(A)
A.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B.生产石油的利润过低
C.国内石油资源太少
D.石油已被新能源取代
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少一点,故西亚部分产油国努力使经济多元化。
(广西中考)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有多条连接全球各地的航线。为增加上座率、避免长距离飞行,一些航空公司常采用中转联程的运输方式,即旅客可先到达西亚地区的机场,再换乘另一架飞机前往目的地。下图为西亚地区主要国际枢纽机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D)
①全年气候湿润,风景优美如画 ②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机场 ③石油资源丰富,燃料成本低廉 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①错误。
13.为吸引旅客,西亚地区的一些航空公司为旅客免费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当地因此直接获利最大的产业是(C)
A.畜牧业 B.仓储业
C.旅游业 D.冶金业
酒店住宿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业紧密相关。为吸引旅客,西亚地区的一些航空公司为旅客免费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当地因此直接获利最大的产业是旅游业。
(广东深圳中考)我国企业全程参与设计和建造了卡塔尔第一座光伏电站——阿尔卡萨电站,并在建造过程中对当地员工进行了技能培训。工程建成后,这些员工成为相关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下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示意图和阿尔卡萨电站实景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卡塔尔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D)
A.气候炎热 B.石油丰富
C.河流众多 D.光照充足
15.与化石燃料电站相比,阿尔卡萨电站发电的突出优势是(C)
A.技术要求低 B.耗水量更大
C.碳排放量小 D.稳定性更高
16.建设阿尔卡萨电站对卡塔尔的积极意义有(B)
①提高石油产量 ②培养技术人员 ③促进资源回收 ④发展多元经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四川泸州泸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亚地区简图(图1)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某光伏电站图(图2)。
图1
材料二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波斯湾沿岸重要的产油国,能源充足,国家富裕。近年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建设迅速,为告别最后一滴石油做好准备。
(1)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顺序可以颠倒)的交通要道。
(2)我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西亚,通过海运选择的石油运输路线是③。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光伏发电比石油发电的优势有:节约石油资源;发电成本低、节省开支;减少碳排放量,经济、环保等。
(4)下面是兴趣小组对西亚地区的描述,请你从中找出一处错误,抄写在横线上。
西亚畜牧业发达,应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加大资源的区域输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当地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光热条件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错误:错误1: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__错误2:光热条件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任选一项即可)。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图2为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中国代表团的一位记者访问阿拉伯国家之前,看到一段相关新闻,其中关于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描述有误的两处,请修改为正确描述填写在横线上。
沙特阿拉伯所在的西亚地区战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三海二洲之地”,其中马六甲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气候炎热干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别具特色,枣椰树是当地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讲阿拉伯语。
①“三海二洲之地”改为“五海三洲之地”;
②“马六甲海峡”改为“霍尔木兹海峡”。
(2)沙特阿拉伯所在的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大,请据图说出西亚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材料二 中国某企业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助力该国打造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该项目将安装测试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智能追光,被称为“智能太阳花”(如图所示)。
(3)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气候条件。
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等。
(4)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会逐渐枯竭,中阿双方为当地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交换意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保护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
(5)沙特阿拉伯是高收入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有三十多年海水淡化历史,其产能占世界的20%,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请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技术保障等方面分析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的原因。(任选一方面作答)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沙特阿拉伯临近波斯湾,海水资源丰富。从经济基础方面看,沙特阿拉伯依靠发展石油经济,财力雄厚。从技术保障方面看,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缺乏,有丰富的海水淡化经验。8.3 西亚第2课时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输出 经济与社会
一、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资源及主要产区分布图
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 最丰富、石油 最多的地区。
2.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 、 、 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二、西亚石油输出
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示意
1.输出量:西亚开采的石油 %供出口,是世界上石油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 。
2.输往地区: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 及美国、 、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3.石油交通要道: 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海上出口,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被称为“ ”。
三、经济与社会
1.经济
(1)特点:西亚的一些产油国努力摆脱对 经济的依赖,通过发展现代 、制造业和 业,朝经济 方向转型。
(2)沙特阿拉伯:利用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大力发展 ,以及化工、冶金和 业。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把经济多元化的重点放在 、金融、贸易、会展、 、建筑业等部门。
2.社会
(1)宗教:西亚是 教、基督教和 教的发源地,大部分居民信仰 教。
(2)圣城: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的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
(3)民族:西亚居民主要有 人、波斯人、 人和犹太人等;西亚是世界上 人的主要聚集区之一。
知识点1? 世界石油宝库
1.(山东菏泽曹县期中)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里海沿岸
知识点? 西亚石油输出
(山东菏泽曹县期中)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及周边图,完成第2题。
2.下列关于海上输出线路甲、乙、丙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丙线路主要输往西欧和美国
B.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
C.乙和丙线路,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甲线路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
知识点2? 经济与社会
3.近年来,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原油收入的依赖,积极进行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对原油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②发展水稻种植业,提高农业产值 ③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 ④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西亚地区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下列关于西亚地区民族、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亚地区的国家大多是阿拉伯国家
B.西亚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C.西亚的主要人种为黄色人种
D.西亚地区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5.玲玲在西亚旅游时发现一个地方,有三种宗教建筑,这个地方应是( )
A.新德里 B.耶路撒冷
C.麦加 D.开罗
(河南郑州金水区期末)海合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在传统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合作已成为双方能源合作的亮点。下面图1为海合会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图2为利雅得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
图1
图2
6.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海合会成员国的主要优势是( )
A.强大的工业体系 B.优越的自然环境
C.丰富的石油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7.海合会成员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高,白昼较长 B.气温高,热量充足
C.距海近,降水充沛 D.降水少,光照充足
(湖南岳阳中考)在中国积极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两国外长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读图,完成8~9题。
8.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热带沙漠气候
9.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湖南郴州期末)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目前探明的油田超过500个,包括了世界储量第一、第二在内的20多个特大型油田。2009年,西亚多个产油国的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人均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目前,西亚部分产油国在稳定生产石油的同时,努力使经济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材料可知,西亚石油的特点有( )
①生产成本高 ②原油产量高 ③油田数量多 ④石油储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西亚部分产油国努力使经济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B.生产石油的利润过低
C.国内石油资源太少
D.石油已被新能源取代
(广西中考)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有多条连接全球各地的航线。为增加上座率、避免长距离飞行,一些航空公司常采用中转联程的运输方式,即旅客可先到达西亚地区的机场,再换乘另一架飞机前往目的地。下图为西亚地区主要国际枢纽机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 )
①全年气候湿润,风景优美如画 ②未利用土地多,易建大型机场 ③石油资源丰富,燃料成本低廉 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吸引旅客,西亚地区的一些航空公司为旅客免费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当地因此直接获利最大的产业是( )
A.畜牧业 B.仓储业
C.旅游业 D.冶金业
(广东深圳中考)我国企业全程参与设计和建造了卡塔尔第一座光伏电站——阿尔卡萨电站,并在建造过程中对当地员工进行了技能培训。工程建成后,这些员工成为相关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下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示意图和阿尔卡萨电站实景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卡塔尔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候炎热 B.石油丰富
C.河流众多 D.光照充足
15.与化石燃料电站相比,阿尔卡萨电站发电的突出优势是( )
A.技术要求低 B.耗水量更大
C.碳排放量小 D.稳定性更高
16.建设阿尔卡萨电站对卡塔尔的积极意义有( )
①提高石油产量 ②培养技术人员 ③促进资源回收 ④发展多元经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四川泸州泸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亚地区简图(图1)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某光伏电站图(图2)。
图1
材料二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波斯湾沿岸重要的产油国,能源充足,国家富裕。近年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建设迅速,为告别最后一滴石油做好准备。
(1)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苏伊士运河是沟通 和 的交通要道。
(2)我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西亚,通过海运选择的石油运输路线是 。
(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光伏发电比石油发电的优势有:节约石油资源; 等。
(4)下面是兴趣小组对西亚地区的描述,请你从中找出一处错误,抄写在横线上。
西亚畜牧业发达,应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加大资源的区域输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当地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光热条件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错误: __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图2为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中国代表团的一位记者访问阿拉伯国家之前,看到一段相关新闻,其中关于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描述有误的两处,请修改为正确描述填写在横线上。
沙特阿拉伯所在的西亚地区战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三海二洲之地”,其中马六甲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气候炎热干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别具特色,枣椰树是当地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讲阿拉伯语。
① ;
② 。
(2)沙特阿拉伯所在的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大,请据图说出西亚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特点。
材料二 中国某企业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助力该国打造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该项目将安装测试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智能追光,被称为“智能太阳花”(如图所示)。
(3)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气候条件。
(4)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会逐渐枯竭,中阿双方为当地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交换意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5)沙特阿拉伯是高收入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有三十多年海水淡化历史,其产能占世界的20%,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请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技术保障等方面分析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的原因。(任选一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