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认识大州 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欧洲三面临海,环境宜人。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符合欧洲地理位置描述的是(B)
A.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属于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和寒带
B.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C.欧洲横跨南、北半球
D.北临北冰洋,南面与非洲相连
欧洲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A错误;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B正确;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C错误;欧洲北临北冰洋,南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D错误。
2.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A)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气温差异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欧洲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特征显著,其表现是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30°N与80°E穿过的地区大致可代表亚洲的地形特征。图1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
B.地势总体特征是中部低,四周高
C.河流受地形影响较小,多短小河流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A错误;亚洲河流受地势影响较大,多大江大河,C错误;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错误,D正确。
4.由图中信息判断,亚洲南部的河流大多注入(B)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南部河流如印度河、恒河等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地区,大致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5.亚洲的地形有利于(C)
A.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B.节省交通运输建设费用
C.发展多种农业种植
D.冬季冷气团快速南下
亚洲的地势起伏大,加上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A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会增加交通运输建设费用,B错误;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业,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种植,C正确;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东西走向的高海拔山脉可以有效阻挡冬季冷气团南下,减弱冬季冷气团南下的速度,D错误。
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C)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图可知,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其他气候区几乎没有分布。
7.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D)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因此无台风、寒潮、高寒缺氧、沙漠,遇到的困难可能有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8.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A)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
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援建水井项目可以缓解当地人畜饮水困难,不能增加非洲的水资源总量,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能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位于非洲西部的加纳,农矿产品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来源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可可为常绿乔木,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读加纳可可带分布及可可带降雨量图,完成9~10题。
9.推测加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D)
①采矿业 ②木材加工业 ③汽车制造业 ④农产品加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加纳农矿产品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来源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据此推测加纳经济的支柱产业是采矿业、木材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10.分析图文信息,推测加纳可可带位于哪两种气候类型的过渡区域(A)
A.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读图可知,加纳主要位于5°N~11°N,应该位于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过渡区域。
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当地棉农进行棉花种植,于当年9月进行棉花采摘。读土库曼斯坦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土库曼斯坦气候干旱,“水贵于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很少,这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
12.土库曼斯坦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A)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棉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图1)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
A.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B.都是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都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北美洲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A、C错误;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B错误;南、北美洲西部都是高大的山脉,D正确。
14.图2中的①处是(B)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①处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小明是个足球迷,很崇拜南美洲的某位球星,所以他对偶像所在的大洲做了很多功课。下列他的学习笔记中内容有误的是(C)
A.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B.南美洲人种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影响”,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9分)
探究一: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1)根据示例仿写亚洲的位置。
【示例】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邻亚洲。
仿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1分)
探究二:大洲地形特征的归纳方法
(2)结合图1可知,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判断依据: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2分)
探究三:大洲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3)读图2,同纬度地区的A地气温比B处低,主要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1分)
(4)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因此季风气候特别典型。(1分)
归纳总结:
(5)用数字代码填写要素关系图。(4分)
①地形 ②河流 ③气候 ④地理位置
17.读北美洲地形图(图1)、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图2),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10分)
【主题一:地形与气候】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气温随地势升高的变化规律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_℃)。(1分)
(2)图2中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纬40°~60°之间的气候类型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在该地区的分布特点为南北狭长分布,造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北美洲西部多高大的山脉,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语义相近即可)。(3分)
【主题二:地形与河流】“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
(3)读图1可知,密西西比河支流从东、西两侧向中间汇聚,由此判断北美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低,东西高;密西西比河干流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反映出大平原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2分)
(4)一般而言,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2分)
【主题三:气候与河流】“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
(5)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流量大(填“大”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一般有(填“有”或“无”)结冰期。(2分)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8.【走进大洲谋发展】2023年非洲旅游交易展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中国旅客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分)
(1)非洲大地数百万动物们会长途跋涉3 000多千米,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请结合图1分析非洲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追逐水源和食物(填“躲避天敌”或“追逐水源和食物”)。(1分)
(2)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发现图1中赤道穿过的A、B两地所见景观不同,结合图2分析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1分)
(3)读图1,非洲河流流量较大的是丙(填“甲”“乙”或“丙”)河,请从气候角度解释其水量大的原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2分)
19.2024年2月,《魅力上海》电视节目在美洲展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美洲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为躲避冬季严寒,数以亿计的王蝶每年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然而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
材料二 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示意图。
(1)美洲由南美洲和北美洲组成,两大洲的分界线A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大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3分)
(2)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相比,流量较大的是亚马孙河,航运价值较大的是密西西比河。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两河流航运价值差异的原因:密西西比河沿线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和城市少,经济落后,运输需求量小。(3分)
(3)到达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王蝶仍因寒潮大量死亡,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1分)
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山脉南北纵列分布,来自北冰洋的严寒气流能长驱南下,影响该地区。第7章 认识大州 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欧洲三面临海,环境宜人。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符合欧洲地理位置描述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属于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和寒带
B.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C.欧洲横跨南、北半球
D.北临北冰洋,南面与非洲相连
2.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气温差异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30°N与80°E穿过的地区大致可代表亚洲的地形特征。图1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
B.地势总体特征是中部低,四周高
C.河流受地形影响较小,多短小河流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4.由图中信息判断,亚洲南部的河流大多注入(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亚洲的地形有利于( )
A.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B.节省交通运输建设费用
C.发展多种农业种植
D.冬季冷气团快速南下
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8.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
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位于非洲西部的加纳,农矿产品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来源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可可为常绿乔木,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读加纳可可带分布及可可带降雨量图,完成9~10题。
9.推测加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①采矿业 ②木材加工业 ③汽车制造业 ④农产品加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分析图文信息,推测加纳可可带位于哪两种气候类型的过渡区域( )
A.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当地棉农进行棉花种植,于当年9月进行棉花采摘。读土库曼斯坦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土库曼斯坦气候干旱,“水贵于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2.土库曼斯坦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图1)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B.都是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都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14.图2中的①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5.小明是个足球迷,很崇拜南美洲的某位球星,所以他对偶像所在的大洲做了很多功课。下列他的学习笔记中内容有误的是( )
A.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B.南美洲人种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影响”,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9分)
探究一: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1)根据示例仿写亚洲的位置。
【示例】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邻亚洲。
仿写: 。(1分)
探究二:大洲地形特征的归纳方法
(2)结合图1可知,亚洲地势特点为 ,判断依据: 。(2分)
探究三:大洲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3)读图2,同纬度地区的A地气温比B处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1分)
(4)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因此 气候特别典型。(1分)
归纳总结:
(5)用数字代码填写要素关系图。(4分)
①地形 ②河流 ③气候 ④地理位置
17.读北美洲地形图(图1)、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图2),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10分)
【主题一:地形与气候】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气温随地势升高的变化规律是 _ 。(1分)
(2)图2中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纬40°~60°之间的气候类型①是 气候,该气候在该地区的分布特点为 ,造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3分)
【主题二:地形与河流】“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
(3)读图1可知,密西西比河支流从东、西两侧向中间汇聚,由此判断北美洲的地势特点是 ;密西西比河干流向 注入墨西哥湾,反映出大平原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2分)
(4)一般而言,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 ,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河流流速 ,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2分)
【主题三:气候与河流】“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
(5)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流量 (填“大”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一般 (填“有”或“无”)结冰期。(2分)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8.【走进大洲谋发展】2023年非洲旅游交易展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中国旅客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分)
(1)非洲大地数百万动物们会长途跋涉3 000多千米,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请结合图1分析非洲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填“躲避天敌”或“追逐水源和食物”)。(1分)
(2)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发现图1中赤道穿过的A、B两地所见景观不同,结合图2分析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分)
(3)读图1,非洲河流流量较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河,请从气候角度解释其水量大的原因: 。(2分)
19.2024年2月,《魅力上海》电视节目在美洲展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美洲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为躲避冬季严寒,数以亿计的王蝶每年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然而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
材料二 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示意图。
(1)美洲由南美洲和北美洲组成,两大洲的分界线A是 。南美洲大部分位于 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大洲的国家属于 。(3分)
(2)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相比,流量较大的是 ,航运价值较大的是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两河流航运价值差异的原因: 。(3分)
(3)到达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王蝶仍因寒潮大量死亡,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