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走进国家
一、日本相关图示
1.读图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②太平洋西北部,西濒①日本海,与⑤俄罗斯、⑥中国、⑦朝鲜、③韩国(国家)隔海相望。日本领土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最大城市④东京地处关东平原南端,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3.由图2可知,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丘陵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4以上。甲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它是一座活火山。
4.日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5.读图3可知,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主要工业区大多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二、埃及图示
图4
1.读图4,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④地中海,东临⑤红海,亚洲的③西奈半岛也属于埃及领土。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
2.图4中②为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3.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
4.埃及人口90%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埃及首都①开罗位于⑥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5.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农业生产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当地生产的长绒棉(农作物)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
三、俄罗斯相关图示
1.写出图5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水域:A太平洋,B北冰洋。
国家:C中国。
河流:①叶尼塞河,②勒拿河,④伏尔加河。
海洋、湖泊:⑤里海,⑥贝加尔湖。
地形区:甲东欧平原,乙西西伯利亚平原,丙中西伯利亚高原,丁东西伯利亚山地。
2.图5中③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地形区分界线,③为乌拉尔山脉。
3.写出图6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D圣彼得堡工业区,E莫斯科工业区,F乌拉尔工业区,G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4.写出图6中数字代表的城市、铁路线的名称。
城市:⑦莫斯科,⑧圣彼得堡,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铁路线:⑩西伯利亚大铁路。
5.读图6,该国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原因:南部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纬度较低,相较于北部修建铁路难度低且安全性高等。
四、法国相关图示
1.法国陆地轮廓略成六边形,西临A比斯开湾,南临C地中海,北隔B拉芒什(英吉利)海峡与D英国(国家)相望,西南与E西班牙(国家)陆地相邻。
2.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图7中①处为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该盆地是法国重要的小麦(粮食作物)产区。
3.法国大部分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法国南部是主要的葡萄(水果)产区。
4.图8中②为巴黎(城市),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五、美国相关图示
1.美国的领土包括本土和北美洲西北部的M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N夏威夷群岛。
2.美国本土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A大西洋、B太平洋和D墨西哥湾,北与C加拿大接壤,西南与E墨西哥毗邻。
3.美国本土西部是高大的a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b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c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的河流d密西西比河,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注入D墨西哥湾。
5.五大湖位于美国本土的东北部,其中e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
6.读图11,写出美国农业带的名称:①乳畜区、②玉米带、③小麦区。
7.读图11,写出美国主要城市名称:a华盛顿、b纽约、c休斯敦、d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e洛杉矶。
六、澳大利亚相关图示
1.澳大利亚领土包含澳大利亚大陆和⑥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从图12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位于南(填“南”或“北”)半球,南回归线(特殊纬线)穿过其中部。该国四面环海,东临①太平洋,西临②印度洋,是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地形自西向东分为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其中③处为大分水岭(山脉),④处为澳大利亚大盆地(地形区),该地有丰富的自流井水,又被称为“大自流盆地”。
3.图12中⑤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它为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该河自东向西注入印度洋。
4.从图12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结合图13分析其原因: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沿海交通便利。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有图12中的⑦悉尼,⑧墨尔本,⑨堪培拉。
5.从图14中可知,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煤分布在该国的东部,铁矿分布在该国的西部,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考点1? 日本、俄罗斯
(甘肃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1~2题。
1.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C)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日本无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热带分布,平原面积狭小。
2.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原因有(A)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岛国,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海鲜无需进口,②错误。
(山东菏泽中考)图1为俄罗斯简图,图2为日本局部简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D)
A.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B.以白种人为主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是一个岛国,以黄种人为主;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森林资源丰富。
4.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A)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资金力量雄厚
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优势在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山东滨州中考)2023年俄罗斯通过升级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中国投资者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读俄罗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资源分布图,完成5~6题。
5.以下属于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
A.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B.河流众多,航运发达
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西伯利亚地区交通不便,城市较少;该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冬季严寒而漫长。
6.中国投资者可依托当地优势投资的项目有(C)
A.服装制造 B.电脑软件
C.石油化工 D.畜牧养殖
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中国投资者可依托当地优势投资的项目有石油化工;西伯利亚地区轻工业落后,软件产业不发达,气温低不适宜畜牧业发展。
考点2? 埃及、法国
7.(上海中考)结合课本、地理图册,对以下文字材料进行解读,完成下列问题。
在炎热少雨的埃及,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国家。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规律,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Akhet)、播种季(Peret)和收获季(Shomu),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逐渐形成了一条沙漠中的“绿色走廊”。1970年,埃及在尼罗河下游建成阿斯旺大坝。近年来,中国与埃及合作建设光伏电站,将沙漠变成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片地区。
(1)在地理图册“埃及地图”中,与当地“炎热少雨”气候特征相关联的图上信息有沙漠广布和河流少;城市少;大部分国土位于低纬度,被北回归线穿过(任选两条)。
(2)为探究“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自然原因,需要查找气候要素中降水的相关资料。据此信息,可以推测古埃及每年的“播种季”大致在湿季后(填“湿季前”或“湿季后”)。
(3)“绿色走廊”指的是在尼罗河两岸分布着的绿油油的棉田和麦田。
(4)“建成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积极影响是(B)
A.增加土壤肥力 B.扩大灌溉面积
C.保护文物古迹 D.减轻地质灾害
(5)在埃及“建设光伏电站……清洁能源基地”是为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
8.(湖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法风电合作 互惠共赢发展
【借助西风 开发风能】
风力发电条件与风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法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常年盛行较为稳定的偏西风,风能蕴含量较为丰富,但风力发电条件地域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法国及周边区域。
(1)与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法国山区东部风力较小,是因为其多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优势互补 合作发展】
据测算,法国2027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扩展到350万千瓦,而我国目前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4.5亿千瓦。我国在风力发电产业各领域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中法两国在风力发电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2)请推测中国在中法风力发电合作中的优势条件。
中国具备庞大的风电市场和开发潜力、先进的风电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以及紧密的合作关系和互利共赢的理念等优势条件。
【结构调整 能源转型】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能够改变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法国对能源矿产的使用。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法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3)请简述法国发展风力发电可能给大气带来的影响。
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
考点3? 美国、澳大利亚
(四川遂宁中考)寒潮是指使气温在一天内降低10 ℃以上,且当天最低气温在5 ℃以下的灾害性天气。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3日,寒潮入侵美国本土(如箭头所示),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本次寒潮(D)
A.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B.经过了西部高原大部分地区
C.主要来自太平洋
D.受山脉阻挡,匹兹堡气温低于纽约
本次寒潮来自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主要途经美国中央平原,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小;受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纽约受寒潮影响小,因此匹兹堡气温低于纽约。
10.此次寒潮影响较广,导致(B)
A.中部地区的农作物增产
B.甲处需做牛畜保暖措施
C.当地风沙天气频繁发生
D.当地居民出行次数增加
寒潮会带来低温冻害,导致中部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寒潮不会导致当地风沙天气频繁发生;寒潮导致气温下降,可能带来降雪,影响交通,当地居民出行次数可能减少;甲处需做牛畜保暖措施。
(河北中考)小明学习了区域地理后,认识到地理位置对区域特征形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小明查找到一幅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图)进行学习。据此完成11~12题。
11.小明发现,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大洲是(B)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读图可知,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大洲是亚洲。
1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海洋当中,使其(B)
A.沙漠面积广大 B.古老物种众多
C.平均海拔较低 D.矿产资源丰富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长期孤立于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古老物种众多,如袋鼠、鸸鹋、考拉等,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3.(甘肃兰州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生活着一种蓄水蛙。平时,它藏在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泥土里,等到下雨时,蓄水蛙就会钻出泥土,用皮肤吸取水分,储存在身体里。
材料二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如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1)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当该城市春暖花开时,兰州正值秋季。
(2)蓄水蛙的生活习性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是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或开发较早)。(至少写两点)第9章 走进国家
一、日本相关图示
1.读图1,日本位于 东部、② 洋西北部,西濒① 海,与⑤ 、⑥ 、⑦ 、③ (国家)隔海相望。日本领土由A 、B 、C 、D 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最大城市④ 地处 平原南端,是全国的政治、 、 和交通中心。
3.由图2可知,日本是一个多 的岛国, 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4以上。甲 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它是一座 。
4.日本属于 和 季风气候,夏季太平洋沿岸多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 。
5.读图3可知,日本工业高度 ,主要工业区大多集中在 沿岸。
二、埃及图示
图4
1.读图4,埃及位于非洲 ,北临④ 海,东临⑤ 海,亚洲的③ 半岛也属于埃及领土。埃及是一个地跨 两大洲的国家。
2.图4中②为 运河,它沟通了 海和 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3.埃及大部分属于 气候, 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
4.埃及人口90%以上是 人,多信奉 教,以 语为官方语言。埃及首都① 位于⑥ 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5. 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农业生产集中在 谷地和 地区,当地生产的 (农作物)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
三、俄罗斯相关图示
1.写出图5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水域:A 洋,B 洋。
国家:C 。
河流:① ,② ,④ 。
海洋、湖泊:⑤ ,⑥ 。
地形区:甲 平原,乙 平原,丙 高原,丁 山地。
2.图5中③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地形区分界线,③为 。
3.写出图6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D ,E ,F ,G 。
4.写出图6中数字代表的城市、铁路线的名称。
城市:⑦ ,⑧ ,⑨ 。
铁路线:⑩ 。
5.读图6,该国铁路主要分布在 地区,原因: 。
四、法国相关图示
1.法国陆地轮廓略成 形,西临A 湾,南临C 海,北隔B 海峡与D (国家)相望,西南与E (国家)陆地相邻。
2.法国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 高、 低。图7中①处为 河,流经 盆地,该盆地是法国重要的 (粮食作物)产区。
3.法国大部分属 气候,南部属 气候,法国南部是主要的 (水果)产区。
4.图8中②为 (城市),是法国的 、 、文化和交通中心。
五、美国相关图示
1.美国的领土包括本土和北美洲西北部的M 和太平洋上的N 群岛。
2.美国本土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A 洋、B 洋和D 湾,北与C 接壤,西南与E 毗邻。
3.美国本土西部是高大的a ,中部是广阔的b ,东部是低缓的c 。
4.美国的河流d 河,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注入D 。
5.五大湖位于美国本土的东北部,其中e 湖面积最大。
6.读图11,写出美国农业带的名称:① 、② 、③ 。
7.读图11,写出美国主要城市名称:a 、b 、c 、d 、e 。
六、澳大利亚相关图示
1.澳大利亚领土包含澳大利亚大陆和⑥ 岛等岛屿。从图12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 (特殊纬线)穿过其中部。该国四面环海,东临① 洋,西临② 洋,是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地形自西向东分为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其中③处为 (山脉),④处为 (地形区),该地有丰富的自流井水,又被称为“ ”。
3.图12中⑤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 ,它为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该河自东向西注入 洋。
4.从图12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城市集中分布在 地区。结合图13分析其原因: 。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有图12中的⑦ ,⑧ ,⑨ 。
5.从图14中可知,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种类 ,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 国。煤分布在该国的 部,铁矿分布在该国的 部,澳大利亚被称为“ ”的国家。
考点1? 日本、俄罗斯
(甘肃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1~2题。
1.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2.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原因有(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山东菏泽中考)图1为俄罗斯简图,图2为日本局部简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B.以白种人为主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
4.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资金力量雄厚
(山东滨州中考)2023年俄罗斯通过升级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中国投资者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读俄罗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资源分布图,完成5~6题。
5.以下属于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B.河流众多,航运发达
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6.中国投资者可依托当地优势投资的项目有( )
A.服装制造 B.电脑软件
C.石油化工 D.畜牧养殖
考点2? 埃及、法国
7.(上海中考)结合课本、地理图册,对以下文字材料进行解读,完成下列问题。
在炎热少雨的埃及,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国家。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规律,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Akhet)、播种季(Peret)和收获季(Shomu),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逐渐形成了一条沙漠中的“绿色走廊”。1970年,埃及在尼罗河下游建成阿斯旺大坝。近年来,中国与埃及合作建设光伏电站,将沙漠变成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片地区。
(1)在地理图册“埃及地图”中,与当地“炎热少雨”气候特征相关联的图上信息有 和 。
(2)为探究“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自然原因,需要查找气候要素中 的相关资料。据此信息,可以推测古埃及每年的“播种季”大致在 (填“湿季前”或“湿季后”)。
(3)“绿色走廊”指的是在尼罗河两岸分布着的绿油油的 田和麦田。
(4)“建成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增加土壤肥力 B.扩大灌溉面积
C.保护文物古迹 D.减轻地质灾害
(5)在埃及“建设光伏电站……清洁能源基地”是为了利用当地的 资源。
8.(湖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法风电合作 互惠共赢发展
【借助西风 开发风能】
风力发电条件与风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法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常年盛行较为稳定的偏西风,风能蕴含量较为丰富,但风力发电条件地域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法国及周边区域。
(1)与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法国山区东部风力较 ,是因为其多位于山地的 坡。
【优势互补 合作发展】
据测算,法国2027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扩展到350万千瓦,而我国目前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4.5亿千瓦。我国在风力发电产业各领域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中法两国在风力发电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2)请推测中国在中法风力发电合作中的优势条件。
【结构调整 能源转型】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能够改变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法国对能源矿产的使用。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法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3)请简述法国发展风力发电可能给大气带来的影响。
考点3? 美国、澳大利亚
(四川遂宁中考)寒潮是指使气温在一天内降低10 ℃以上,且当天最低气温在5 ℃以下的灾害性天气。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3日,寒潮入侵美国本土(如箭头所示),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本次寒潮( )
A.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B.经过了西部高原大部分地区
C.主要来自太平洋
D.受山脉阻挡,匹兹堡气温低于纽约
10.此次寒潮影响较广,导致( )
A.中部地区的农作物增产
B.甲处需做牛畜保暖措施
C.当地风沙天气频繁发生
D.当地居民出行次数增加
(河北中考)小明学习了区域地理后,认识到地理位置对区域特征形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小明查找到一幅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图)进行学习。据此完成11~12题。
11.小明发现,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海洋当中,使其( )
A.沙漠面积广大 B.古老物种众多
C.平均海拔较低 D.矿产资源丰富
13.(甘肃兰州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生活着一种蓄水蛙。平时,它藏在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泥土里,等到下雨时,蓄水蛙就会钻出泥土,用皮肤吸取水分,储存在身体里。
材料二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如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1)澳大利亚首都是 ,当该城市春暖花开时,兰州正值 季。
(2)蓄水蛙的生活习性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气候特征。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是 、 。(至少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