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四大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乙大洲平原面积小,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C.丙大洲纬度跨度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丁大洲平原面积广,地形单一,地面起伏小
2.下列关于图中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各国农业技术落后
B.乙大洲是世界水稻主产区
C.丙大洲人口数量少
D.丁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读非洲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C.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4.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河长度最长,丙河水量最大
B.甲河定期泛滥,与热带沙漠气候有关
C.甲、乙、丙、丁四条河流均无结冰期
D.丙河水能资源丰富
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热带农作物重要产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据此完成5~6题。
5.湄公河沿岸( )
A.黑色人种居多 B.有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
C.基督教堂众多 D.居民多用阿拉伯语交流
6.甲地粮食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崎岖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劳动力资源不足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图1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海域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 ②水稻种植面积广大 ③图中区域居民都属于阿拉伯民族 ④图中区域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下列有关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盛行风向如图所示时,德干高原降水稀少
B.德干高原地势高峻,河流多向东注入阿拉伯海
C.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居民多信仰佛教
D.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北部
某赛车爱好者自驾体验了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赛程的艰辛。下图示意自驾路线。据此完成9~11题。
9.赛车爱好者在①地面临的困难可能是( )
A.高温酷热 B.路面湿滑
C.高寒缺氧 D.干旱缺水
10.车在④地发生故障,前来帮忙的当地人多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11.赛车爱好者沿途可看到的景观是( )
A.冰川——①地 B.野象群——②地
C.沙漠——③地 D.青稞地——④地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 )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13.日本IT产业集中在九州岛,故九州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清净 ②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太平洋
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
15.下列有关两国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展较快,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B.农产品均以热带作物为主,经济价值高
C.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6.读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轮廓图及A、B、C三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亚欧大陆东临 洋,西临大西洋,北临 洋,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1分)
(2)图中甲为 (湖泊),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乙为 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丙为 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2分)
(3)图中A、B、C三地大致位于相同纬度。据三地气候资料图分析,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影响上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分)
(4)A地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条件明显热量不足,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1分)
(5)C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不同季节风向不同,夏季盛行 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与A、B两地相比,C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是 。(1分)
(6)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最广。下列关于该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全年盛行西风
B.欧洲西部多南北走向山脉,让西风在南北方向纵横
C.欧洲西部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D.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部分地区距海不远
17.2024年1月中旬,一股北极寒流袭击了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加拿大和美国多地遭遇创纪录低温,美国南部的各州也发布了风寒警报。严寒和暴风雪给美国及加拿大的交通、能源、人员等造成严重影响。图1为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图2为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地势特征。(2分)
(2)归纳北美洲的气候特点。并推测:假如北美洲西岸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则北美洲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面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2分)
(3)请分析本次寒流能影响到美国南部的原因。(2分)
(4)请为当地应对极端寒流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18.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体育赛事开幕也吸引更多游客到欧洲西部旅游。为此,某校同学们开展了“制定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图1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图2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7分)
线路 甲线路 乙线路 丙线路
经过 国家 挪威、瑞典、 芬兰、丹麦 英国、法 国、瑞士 葡萄牙、西班 牙、意大利
准备阶段: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带不同的物品。甲线路携带保暖衣物,乙线路携带雨伞,丙线路携带防晒物品。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丙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主要原因。(1分)
旅游见闻:
(2)到达欧洲,同学们想游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的太阳,应该选择 线路。(1分)
(3)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畔举行了开幕式,结合巴黎气候资料图简要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流量、结冰期等角度作答)。(2分)
(4)绿色低碳办赛已成国际趋势,巴黎奥运会运动员村为实现“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不安装空调,立马引起全球网友的热议。从气候角度说明实施此计划的可行性。(1分)
时事追踪:
2024年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期间参观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5)访问法国期间,两国签署了大量贸易订单。中法两国贸易合作与商谈,在国际社会中被称为“ ”(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1分)
(6)结合上图分析斯梅代雷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1分)
19.【区域对比】区域比较是区域地理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图分别为俄罗斯、加拿大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区域比较——俄罗斯与加拿大(4分)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地理 位置 北极圈横穿中北部,地跨五带中的北寒带和① ;都临北冰洋和太平洋
位于② 大陆北部 位于北美大陆北部
城市 分布 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及北亚的南部地区 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③ 部、纬度相对较低的狭长地带
铁路 分布 分布不均:欧洲部分较密集,以首都④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较稀疏 分布不均:集中布局在国土的南部
(2)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的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其自然原因是 。(2分)
(3)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的铁路线都集中布局在其南部地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其原因。(2分)期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读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四大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甲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乙大洲平原面积小,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C.丙大洲纬度跨度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丁大洲平原面积广,地形单一,地面起伏小
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拔可判断,甲是北美洲,乙是欧洲,丙是亚洲,丁是非洲。北美洲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欧洲平原面积广,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部;亚洲纬度跨度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下列关于图中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大洲各国农业技术落后
B.乙大洲是世界水稻主产区
C.丙大洲人口数量少
D.丁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甲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农业技术发达;丙亚洲是世界水稻主产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丁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读非洲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C.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4.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甲河长度最长,丙河水量最大
B.甲河定期泛滥,与热带沙漠气候有关
C.甲、乙、丙、丁四条河流均无结冰期
D.丙河水能资源丰富
甲河是尼罗河,乙河是尼日尔河,丙河是刚果河,丁河是赞比西河。甲河定期泛滥,与热带草原气候有关。
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热带农作物重要产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据此完成5~6题。
5.湄公河沿岸(B)
A.黑色人种居多 B.有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
C.基督教堂众多 D.居民多用阿拉伯语交流
湄公河流域主要位于中南半岛,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该地区居民主要信仰佛教和其他本土宗教;语言上主要使用东南亚各国的本地语言。
6.甲地粮食种植的不利条件是(C)
A.雨热同期 B.地形崎岖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劳动力资源不足
甲地位于中南半岛,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对粮食种植有不利影响;雨热同期是有利条件;甲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图1的叙述,正确的有(B)
①a海域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 ②水稻种植面积广大 ③图中区域居民都属于阿拉伯民族 ④图中区域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读图1可知,a是波斯湾,西亚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①正确;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宜种植水稻,②错误;图中区域大部分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③错误;图中区域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④正确。
8.下列有关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当盛行风向如图所示时,德干高原降水稀少
B.德干高原地势高峻,河流多向东注入阿拉伯海
C.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居民多信仰佛教
D.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北部
读图2可知,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富,形成雨季,当盛行风向如图所示时,德干高原降水丰富,A错误;德干高原地势高峻,河流多向东注入孟加拉湾,B错误;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但印度居民多信仰印度教,C错误;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北部,D正确。
某赛车爱好者自驾体验了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赛程的艰辛。下图示意自驾路线。据此完成9~11题。
9.赛车爱好者在①地面临的困难可能是(B)
A.高温酷热 B.路面湿滑
C.高寒缺氧 D.干旱缺水
读图可知,赛车爱好者在①地时,天气状况是中雨,气温3~8 ℃,气候温和,其面临的困难不是高温、寒冷、干旱,可能是雨中路面湿滑。
10.车在④地发生故障,前来帮忙的当地人多属于(D)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车在④地发生故障,当地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11.赛车爱好者沿途可看到的景观是(C)
A.冰川——①地 B.野象群——②地
C.沙漠——③地 D.青稞地——④地
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北温带,没有冰川;②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没有野象群;③地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④地位于热带,青稞种植在我国青藏地区,属于高寒作物。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D)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夏季降水多,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A错误;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因此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小,B错误;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多雨,河流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不断流,C错误;日本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利于发电,D正确。
13.日本IT产业集中在九州岛,故九州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B)
①环境清净 ②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影响电子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和环境,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错误。
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A.都濒临太平洋
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
15.下列有关两国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发展较快,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B.农产品均以热带作物为主,经济价值高
C.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6.读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轮廓图及A、B、C三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1分)
(2)图中甲为里海(湖泊),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乙为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丙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2分)
(3)图中A、B、C三地大致位于相同纬度。据三地气候资料图分析,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多变少再增多,影响上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1分)
(4)A地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该气候条件明显热量不足,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填“种植业”或“畜牧业”)。(1分)
(5)C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不同季节风向不同,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与A、B两地相比,C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雨热同期。(1分)
(6)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最广。下列关于该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B)(1分)
A.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全年盛行西风
B.欧洲西部多南北走向山脉,让西风在南北方向纵横
C.欧洲西部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D.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部分地区距海不远
17.2024年1月中旬,一股北极寒流袭击了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加拿大和美国多地遭遇创纪录低温,美国南部的各州也发布了风寒警报。严寒和暴风雪给美国及加拿大的交通、能源、人员等造成严重影响。图1为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图2为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地势特征。(2分)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2)归纳北美洲的气候特点。并推测:假如北美洲西岸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则北美洲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面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2分)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变化:变小。
(3)请分析本次寒流能影响到美国南部的原因。(2分)
美国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受地形影响,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长驱直入,直达墨西哥湾沿岸,造成大范围降温。
(4)请为当地应对极端寒流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应提前做好准备,合理规划外出需求,尽量减少外出安排,在温暖的室内度过严寒;应做好物资准备。
18.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体育赛事开幕也吸引更多游客到欧洲西部旅游。为此,某校同学们开展了“制定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图1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图2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7分)
线路 甲线路 乙线路 丙线路
经过 国家 挪威、瑞典、 芬兰、丹麦 英国、法 国、瑞士 葡萄牙、西班 牙、意大利
准备阶段: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带不同的物品。甲线路携带保暖衣物,乙线路携带雨伞,丙线路携带防晒物品。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丙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主要原因。(1分)
丙线路游览地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旅游见闻:
(2)到达欧洲,同学们想游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的太阳,应该选择甲线路。(1分)
(3)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畔举行了开幕式,结合巴黎气候资料图简要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流量、结冰期等角度作答)。(2分)
流量丰富,无结冰期。
(4)绿色低碳办赛已成国际趋势,巴黎奥运会运动员村为实现“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不安装空调,立马引起全球网友的热议。从气候角度说明实施此计划的可行性。(1分)
当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时事追踪:
2024年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期间参观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5)访问法国期间,两国签署了大量贸易订单。中法两国贸易合作与商谈,在国际社会中被称为“南北对话”(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1分)
(6)结合上图分析斯梅代雷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1分)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19.【区域对比】区域比较是区域地理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图分别为俄罗斯、加拿大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区域比较——俄罗斯与加拿大(4分)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地理 位置 北极圈横穿中北部,地跨五带中的北寒带和①北温带;都临北冰洋和太平洋
位于②亚欧大陆北部 位于北美大陆北部
城市 分布 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及北亚的南部地区 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③南部、纬度相对较低的狭长地带
铁路 分布 分布不均:欧洲部分较密集,以首都④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较稀疏 分布不均:集中布局在国土的南部
(2)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的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其自然原因是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2分)
(3)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的铁路线都集中布局在其南部地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其原因。(2分)
这些地区城市(人口)较多,矿产资源丰富,交通需求大。(答出南部地区人口、城市多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