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记住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自我提高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 ,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 、 ,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 ”的谚语。
2.棉花的种植,由 、 扩展到 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问题归纳:江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蜀地丝织品“ ”。从海南兴起的 ,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宋朝的造船业局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 、 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 和 。杭州改为都城 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最后完成。
问题归纳:我国经济重心何时移到南方?此时南方经济发达的表现是什么?
三、共同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
北宋初期,商人李某从海外经商归来,准备到东京探亲。他从泉州上岸,发现港口停泊着许多大船,一片繁忙;途径黄河流域,发现棉田遍布;路过淮河流域,闻到稻花飘香;他选购了一套本朝史书,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时,不觉潸然泪下;到了东京,受到亲人的热情接待。他发现家人生活的很好:烧的是煤,吃的是大米饭,桌上摆着精美的瓷器,出门买东西用的是纸币。
请你诊断: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请逐一指出并说明理由。
① 理由 。
② 理由 。
③ 理由 。
探究二
材料一 (宋朝)朝廷在古都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其中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⑵材料二体现了宋朝采取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有效管辖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⑶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四、当堂训练
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2.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
3.北宋时,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指的是什么地方( )
A.四川 B.江西 C.江苏 D.浙江
4.有位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 )
A.唐代刑窑 B.宋代哥窑 C.唐代越窑 D.北宋景德镇
5.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
6.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 “苏湖熟,天下足”
7.南宋时,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道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宣政院 C.市舶司 D.理藩院
8.假设你回到了北宋时期,下列哪些事情是你可能遇到的( )
①夜间酒楼、商店营业 ②在四川用交子买东西
③酒店里的用具有精美瓷器 ④在饭馆中,看到了一个大汉吃了三大碗米饭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应该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课堂小结
请你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