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上册Page ? 2
1.(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先平行照射静止地球仪上的A点,看C点是黑夜还是白天?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A点和C点两地的昼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1)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A点,探讨:A、B、C三点各是什么时间?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B、C两点,哪一点先见到日出和日落?
(3)推算时差。地球自转一周(360°)需要一天(24小时),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多少?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多少?金星的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从金星上看,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追问1:新疆学校作息时间表和我们有何不同(见附表)?为什么?追问2:追问3 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时差现象吗? 探索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演示
地球自转吗? 梳理建构课外作业:1.观察一天中某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记录下来,分析原因。
2.观察每天中午某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试分析原因。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昼夜轮回,我的黑夜是你的白天;时间差异,我这里太阳当空照,你那里月牙正弯弯。原来,地球的自转如此妙不可言!细细观察,用心感悟,珍惜和度过每一个美好的白昼与夜晚!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知道地球的自转造成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能举出实例说明时差的存在。
3、知道地球公转造成的季节变化,两分两至日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预测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预测难点:
1、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学习资源:
1、教材; 2、手边参考资料; 3、身边同学和老师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为什么中国人要熬夜看世界杯直播?
2、毛泽东有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怎么理解?
3、澳大利亚过圣诞节是在炎炎夏日中度过,为什么?
二、感受新知
(一)自转
1、阅读教材P9第一、二段。
2、用身边的物体或自己的身体演示地球的自转。
3、用箭头在下面地球示意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完成表格。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
自转
4、解释教材P10活动3的问题,并举出其它不同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的例子。
(二)公转
1、阅读教材P11第一、二段以及图1.19。
2、实验:第一、五小组做实验,第二到四组观察第一组,第六到九组观察第五组做实验。实验如下:
将写有地球公转轨道的硬纸板放在实现调好高度的书本上,春分日的箭头指向黑板,按照书P11图1.19,将地球仪放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对应的位置上(注意地轴的空间指向适中保持不变),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3、根据实验,以及书本P11图1.19,完成下题。
①在右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北半球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
②完成以下两个表格: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公转
三、导学练习
1、通常,人们以一天为起居和作息的时间单位,是因为( )
A.一年是365天 B.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天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2、公转和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下列关于两种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转动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运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运动周期相同
3、天安门都是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升国旗,下面哪个节日升国旗的最早( )
A.“三八”妇女节
B.“五一”劳动节
C.“六一”儿童节
D.“十一”国庆节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手电筒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建议第一课时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第二课时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
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展示]课件:地球的公转<一>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
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太阳。自西向东)(学生回答,教师略作归纳,并讲述公转的周期)
[教师]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
[展示]课件:地球的公转<二>
????????????????????????? ? ?
(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然后完成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教师]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提问](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
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
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然后指导学生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
北半球的季节
月份
北半球得到光热的多少
春
夏
秋
冬
[提问]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
[讨论](分小组)(①是生活中的地理,②是拓展知识)
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
②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没有)
[教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三、地球上的五带
(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
①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②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湖南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
③完成下表: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小结][练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