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第四节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能够运用地图,综合分析世界和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归纳描述区域资源分布特点的一般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现实中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理解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石油资源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3.能够分析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密切关系,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提出和归纳保障国家石油资源安全的具体对策。(地理实践力)
01 黑色黄金——石油的价值
02 地下宝藏——石油的分布
03 工业血液——石油的利用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目录
01 黑色黄金——石油的价值
一、石油的历史
石油是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液态可燃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汉书》中记载了“高奴有洧水可燃”。唐朝《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
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次把这种天然矿物称为“石油”
二、石油的用途
重油
汽油
润滑油
沥青
化工原料
塑料
洗涤剂
化肥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蜡烛
农业薄膜
石蜡
航空燃料
农药
涂料
三、石油与战略性矿产资源
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我国讲24种矿产资源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能源矿产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煤层气、铀
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
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
三、石油与战略性矿产资源
对外依存度/%
铁矿
镍矿
铜矿
铬
钴
金
锂
石油
0
20
40
60
80
100
02 地下宝藏——石油的分布
一、世界石油分布
02 地下宝藏——石油的分布
一、世界石油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截至 2017 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 2 393 亿吨,折合约 1.7 万亿桶。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差异甚大,前 10 位的国家,合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 85% 以上,而中东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02 地下宝藏——石油的分布
二、中国石油分布
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北方多,南方少;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1.描述中国石油分布的特征。
03 工业血液——石油的利用
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石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般认为,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49%是一个重要的风险“警戒线”。
1.简述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的高低。
石油消费量持续增长,石油产量基本稳定,需求缺口逐渐增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70%,远高于 49%的警戒线, “石油安全”的风险较高。
03 工业血液——石油的利用
1.说出当前中国能源消费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图为2005-2050年中国能源结构变化示意图。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下降;
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收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1.在日益严峻的石油供需背景下,中国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下图为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①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与供应渠道;
②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③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⑤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等。
一、保障中国石油安全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一)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中东航线
非洲航线
南美航线
东南亚航线
1.石油进口海上通道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一)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中俄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
中缅石油管道
中巴油气管道
2.石油进口陆上通道
泰舍特
海参崴
大庆
阿劳特
独山子
马德岛
瑞丽
重庆
瓜达尔港
喀什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一)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材料一: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输油量约占全球30%,80%以上的石油输往亚洲。
海运成本低;海运灵活;亚洲市场需求量大。
(1)与管道运输相比,简述波斯湾地区海运输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3分)
3.运输方式选择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4.石油运输意义
(1)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中国:增加能源供应量,实现能源供应地多元化;
哈萨克斯坦: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
(一)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二)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中国与委内瑞拉自1974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稳步发展,目前中国是委内瑞拉第二大贸易伙伴。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年开采量居世界第五,但主要都是重质油,密度大,很难精炼。近年来,多家中资油气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并换回石油,委内瑞拉成为了中国重要油气来源地。
(1)说明委内瑞拉吸引中国油气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委内瑞拉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可供开采的年限长,且石油开采历史悠久,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贸易关系融洽;发展中国家,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等。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三)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独山子
天津
大连
黄岛、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舟山
镇海
兰州
除了开拓新的石油进口通道,扩大石油战略储备也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2004 年我国开始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现已建成 8 个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石油3000多万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
目前,我国已建成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石油储备基地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三)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到2008年底,在舟山、宁波、青岛、大连分别建设了以地面大型储油罐设施为主的四大储油基地。2016年,天津、兰州、独山子、舟山、黄岛等地二期储备基地建成,包括了西部地区和地下储备库,储备布局更加完善,储备方式趋于合理。
(1)指出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分布特征及其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3)结合材料,分析黄岛二期采用水封岩洞库方案的原因。
沿海分布。便利的海运和管道运输条件;炼油企业众多,市场广阔。
(2)说明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
位于内陆地区,安全性高;靠近石油产地,且有输油管道经过。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三)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选择了水封岩洞库方案(右图),不同于地面大型储油罐,水封岩洞库位于地下数十米处,以天然岩体花岗岩为主要结构体,用人工水封系统将石油封存在地下。地下库与地上库单位运营成本费用对比见表。
(3)与地上储存相比,分析黄岛二期采用水封岩洞库方案的原因。
项目 地下库 地上库
动力费用 0.15 1
折旧 16.5 27.57
贷款利息 4.52 9.76
储存损失 0.01 0.1
工资 0.23 1.15
修理 0.44 4.3
原油 94.81 94.81
总计 156.83 179.39
花岗岩广布,结构致密,透水透气性差,密封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占地面积少;运营管理费用低。
04 国家命脉——石油的安全
(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A.核能 水能 B.风能 火电
C.水能 地热 D.风能 太阳能
2.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
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
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