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1 20: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走近作者
预习检测
整体感知
课文解读
当堂检测
目录
CATALOG
字符延长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走近作者
字符延长
字词学习
翩然( ) 孕育( ) 风雪载途( )炎热( ) 簌簌( ) 物候( )
农谚( ) 连翘( ) 悬殊( )
纬度( ) 经度( ) 销声匿迹( )
piān
yùn
zài
yán

hòu
yàn
qiáo
shū
wěi
jīnɡ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字词解释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尝试划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1.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整体感知
认真读课文,完成任务:
逻辑顺序
1
3
4
2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3)
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4—5)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6—10)
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11—12)
0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02
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03
快速浏览第三部分,请在书中找出: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课文解读
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课文解读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当堂检测
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第二课时
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分析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春归芳菲尽,但是诗人却意外发现这高山古寺中竟有刚盛开的桃花。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古代农谚选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四、判断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分类别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搜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