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齐河县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08 07:48:08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一课时)<一>氮气的性质1、结构: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
对电子,因此N2化学性质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不活泼32、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不溶略小3、化学性质:与O2反应:

与H2反应:
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2H2+O2==2H2O
2H2O==2H2+O2点燃通电<二>氮的氧化物1、氮元素有+1、+2、+3、+4、+5五种正
价,所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N2O 、 、 、 、 、 。2、NO与NO2的比较无毒不溶红棕刺激性毒易溶2NO+O2=2NO2不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NO的功与过” 功: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难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生物半衰期只有3-5s,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被称为“信使分子”。过:NO有强烈的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从而使其丧失了与O2结合的机会,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它还是“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N2NONO2HNO3硝酸盐NH3铵盐植物动物氧气闪电O2H2O土壤中的矿物质反硝化细菌与酸反应硝化细菌根瘤菌<三>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微

物当堂过关:1、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 N2 NO2 ②NO2 NO ③ NO2 HNO3 ④N2 NO ⑤N2 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2、下列各项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肥料
B、合成氨制取氮肥
C、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含氮化合物
D、仿生固氮CC当堂过关:
3、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
A、立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4、把少量NO2气体通过小苏打溶液中,在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DC当堂过关:5、将8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为 ( )
A、7:3 B、3:7 C、7:1 D、1:7
AC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氮的循环》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高中化学物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氮的循环》,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含氮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但经过了半学期的高中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领会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且探索与表现的欲望强烈,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举例说明含氮元素物质及其在自然界的存在。? ②?了解氮气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氮气及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认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相关的反应,加深学生对氮气及其氧化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运用相关氮氧化物的知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 ②?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③?引导学生将学过的非金属单质和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对同类物质的性质从整体上认识,应用分类的方法去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氮的氧化物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氮的氧化物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与危害,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
1.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光化学烟雾)
?2.空气质量日报
通过PPT展示4个问题
1.汽车轮胎中通常充氮气,你知道原因吗?
2.光化学烟雾是怎么形成的?
3.空气质量日报中有哪些物质的污染指数?
4.1992年一种生物信使分子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你知道它是谁吗?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实验探究环节中,?由于含氮化合物有毒会污染空气,不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能不能让每一个角度的学生都能看的清楚,可以让学生观看实验的视频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情景导入
【设置情景】多媒体展示图片:
1.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光化学烟雾)?
2.空气质量日报
【质疑激学】
1.汽车轮胎中通常充氮气,你知道原因吗?
2.光化学烟雾是怎么形成的?
3.空气质量日报中有哪些物质的污染指数?
4.1992年一种生物信使分子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你知道它是谁吗?
观察图片,产生联想,激发起探究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的欲望,并能增强环保意识
PPT展示图片和问题情境
课堂探究
?
〖情景创设1--6〗
1.能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2??
?
2.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的容器中,通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mol氨气?
?
?
?
?
?
3、你能阐述一下NO的功与过吗?
?
?
?
?
4、你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原因吗?
?
?
?
?
5、什么是“氮的固定”?如何分类?
?
?
?
6、你能谈谈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吗?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并派代表说出他们的大胆猜测。
??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小组相互交流,评价,共同分析实验方案可行性,最终根据“安全性、简洁性、环保性等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
?
视频播放:
NO的功与过
?
?
PPT展示情境问题
?
?
?
?
?
视频播放:
1.雷雨发庄稼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课堂小结
知识线: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属类—化合价---特性)
方法线:
推测---验证—结论
?
?
PPT展示本节小结
?布置作业
创新思维?
?
设计其他实验来验证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联系实际,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服务于现实,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2、通过学习含氮氧化物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3.继续强化物质的分类理论和氧化还原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统领作用,利用问题组引导学生思考,使这种强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