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共39张PPT)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共39张PPT)复习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8 10: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1864年
1894年
1911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15年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南大附中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兴起
1856年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60年
【考点聚焦】
汉阳
武昌
安庆
上海
江宁
(南京)
福州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
金陵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考点聚焦】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汉阳
武昌
安庆
上海
江宁
(南京)
福州
汉阳铁厂
1890年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1888年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1873年李鸿章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
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
【考点聚焦】 说明洋务运动作用
作用
结果
性质
结果
性质
(2)
(1)
积极
消极
【考点聚焦】 说明洋务运动作用
(3)
结果
性质
(2)
(1)
积极
消极
(4)
——八上人教版《中国历史》p29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考点聚焦】 说明洋务运动作用
(3)
结果
性质
(2)
(1)
积极
消极
(4)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1894年
1895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运动破产
康有为
孙中山
张謇
这种深入心脾的忧郁激愤心情和耻辱无奈感觉,大约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从不曾有过的。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运动破产
【考点聚焦】 知道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
谭嗣同 林旭 康广仁 杨锐 刘光第 杨深秀
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 梁启超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考点聚焦】 了解百日维新
时间:
阶级:
内容:
结果:
性质:


文化
军事
政治
严复
结果
戊戌政变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P117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洋务运动
【考点聚焦】
辛亥革命背景
政治
经济
组织
思想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知道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成立
地点:
总理:
刊物:
革命纲领:
日本东京
孙中山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权”
“民生”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民族”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洋务运动
【考点聚焦】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成立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武昌起义爆发,
辛亥革命开始
1911年
洋务运动
提出三民主义
了解武昌起义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攻占武汉三镇
(武昌、汉口、汉阳)
结果
【考点聚焦】
影响: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提出三民主义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成立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临时总统:孙中山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
【考点聚焦】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
【考点纵横】 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政治、思想
【考点纵横】 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上《中国历史》P107
革除封建陋习,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考点纵横】 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得到蓬勃发展。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经济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P101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成立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洋务运动
武昌起义爆发,
辛亥革命开始
提出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背景
——人教版八上《中国历史》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成立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洋务运动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提出三民主义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考点聚焦】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连连看
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每周评论》
《狂人日记》
创办《新青年》
提出“民主”“科学”
独裁专制
迷信盲从
新道德 旧道德
旧文学
民 主
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前期) 提倡 反对
科 学
民 主
新文学
科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材料一: 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80年新旧之争一变而为民主和科学的巨响,随着大潮的泛起,涌来了各色各样的“主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进步性:
【考点纵横】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性质
积极作用
【考点纵横】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局限性:
材料二: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1912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洋务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
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提出三民主义
西方近代发展历程
思想
制度
技术
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法国大革命爆发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4-16世纪
1640年
18世纪
1775年
1789年
1840年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近代化探索(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同盟会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1912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洋务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
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提出三民主义
特点: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近代化:
近代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道,向西方学习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过程,包括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思想上科学化等方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
运动
变法
破产
成立
提出
西方列强的侵略
虎门销烟
运动兴起
运动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1912年
1915年
1839年
中国人的反抗与探索
运动
成立
实业救国
起义爆发,
革命开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
新文化运动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张謇实业救国
洋务运动破产
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同盟会成立
提出三民主义
中国人的反抗与探索
西方列强的侵略
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1905年
1911年
1912年
1915年
1839年
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考点训练】
1.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轮船招商局 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2.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得这辆列车。”由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里程碑
D.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
A
4.右侧宣言指导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训练】
C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考点训练】
5.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