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说一说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生关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统计”等知识综合应用的情况。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学数学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买东西,看看谁能在超市里发现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体图。
1. 我们先来到“饮料区”观察: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桃汁最多。
他是怎样知道的?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按照饮料的单价,哪种饮料多等摆放。分类摆放,便于统计。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桃汁比橙汁多几箱?等。
2. “水果区”
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水果单价、叔叔买几千克水果等。
问:买多少水果需要干什么?称一称。
问:你知道2千克苹果多少钱吗?14元。
3. “文具区”
观察:削笔器在剪刀的哪一边?放大镜的下边摆的是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削笔器在剪刀的左边。放大镜的下边摆的是订书器。
自己提的问题自己指名让别人回答。(学生互动)
4. “收款台”
模拟收款情景,学习有关知识。
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知识?
如问:我买了一个削笔器应收多少钱?等。
顺便提醒大家排队时应知道自己的位置。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