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数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18讲 全等三角形
考点精讲精练
第四章 三角形
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对应角______;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______,面积______;
(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知识点2 判定方法
分别对应相等
夹角
夹边
对边
解题 思路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1)找公共角、垂直、对顶角、等腰等条件得对应角相等;(2)找公共边、中点、等底角、相等边、线段的和差等条件得对应边相等
B
∠A=∠D(答案不唯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18讲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
判定方法
SSS (边边边) 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角角边)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L(斜边、 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温馨提示】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也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HL”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SSA”“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对应位置上.
【夺分宝典】
全等模型分析
平移型
旋转型 共顶点
不共顶点
轴对称型 有公共边
有公共顶点
解题 思路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1)找公共角、垂直、对顶角、等腰等条件得对应角相等;(2)找公共边、中点、等底角、相等边、线段的和差等条件得对应边相等
如图,已知△ABC和△DEF,且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AC与DE交于点M.已知AB=DE,请添加两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证明.
【自主解答】解:方法一:添加条件:AC=DF,BC=EF;
方法二:添加条件:AC=DF,∠A=∠D;
方法三:添加条件:BC=EF,∠B=∠DEF;
方法四:添加条件:∠A=∠D,∠B=∠DEF;
方法五:添加条件:∠A=∠D,∠ACB=∠F.
证明:(答案不唯一)方法一: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如图,在△ABC的边BC上取一点D,使得AB=BD,延长BA至点E,使BE=BC,连接ED,交AC于点O.
(1)求证:∠C=∠E;
(2)连接OB,求证:△ABO≌△DBO.
【自主解答】证明:(1)∵AB=DB,∠ABC=∠DBE,BC=BE,
∴△ABC≌△DBE(SAS),
∴∠C=∠E.
(2)∵AB=BD,BE=BC,
∴AE=DC.
∵∠AOE=∠DOC,∠E=∠C,
∴△AOE≌△DOC(AAS),
∴AO=DO.
又∵AB=DB,OB=OB,
∴△ABO≌△DBO(SSS).
如图,过点A作AD⊥BC,若AD=CD,在AD上取一点E,使得 DB=ED,连接CE,试说明CE与AB的关系.
【自主解答】解:延长CE,交AB于点F.
∵AD⊥BC,
∴∠EDC=∠BDA=90°.
∵CD=AD,DE=DB,
∴△CED≌△ABD(SAS),
∴CE=AB,∠ECD=∠BAD.
∵∠AEF=∠CED,
∴∠AFE=∠CDE=90°,
∴CE⊥AB.
命题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2020·鄂州)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36°.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有下列结论:①∠AMB=36°;②AC=BD;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2022·黄冈、孝感、咸宁联考)如图,已知AB∥DE,AB=D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A=∠D(答案不唯一),使△ABC≌△DEF.
3.(2021·黄石)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F∥AB,DF交AC于点E,DE=EF.
(1)求证:△ADE≌△CFE;
(2)若AB=5,CF=4,求BD的长.
(1)证明:∵CF∥AB,
∴∠ADF=∠F,∠A=∠ECF.
在△ADE和△CFE中,
∴△ADE≌△CFE(AAS).
(2)解:由(1)知△ADE≌△CFE,
∴AD=CF=4,
∴BD=AB-AD=5-4=1.
4.(2022·黄石)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且点D在线段BC上,连接CE.
(1)求证:△ABD≌△ACE;
(2)若∠EAC=60°,求∠CED的度数.
(1)证明:∵∠BAC=∠DAE=90°,
∴∠BAC-∠CAD=∠DAE-∠CAD,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2)解:由(1)知△ABD≌△ACE,
∴∠ACE=∠ABD.
∵△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E=∠ABD=∠AED=45°.
∵∠EAC=60°,
∴∠AEC=180°-∠ACE-∠EAC=75°,
∴∠CED=∠AEC-∠AED=75°-45°=30°.
5.(2020·荆门)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AF⊥AB,交BE于点F.
(1)若∠BAC=40°,求∠AFE的度数;
(2)若AD=DC=2,求AF的长.
解:(1)∵AB=AC,
∴∠ABC=(180°-∠BAC)=×140°=70°.
∵BD平分∠ABC,
∴∠ABD=∠DBC=∠ABC=×70°=35°.
∵AF⊥AB,∴∠BAF=90°,
∴∠AFE=∠ABD+∠BAF=35°+90°=125°.
(2)∵AE∥BC,∴∠E=∠DBC.
在△ADE和△CDB中,
∴△ADE≌△CDB(AAS),∴AE=CB.
由(1)知∠ABD=∠DBC,
∴∠E=∠ABD,∴AB=AE,∴AB=BC.
∵AB=AC,∴AB=AC=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ABF=30°.
∵AD=DC=2,∴AB=AC=4.
在Rt△ABF中,AF=AB·tan ∠ABF=4×tan 3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18讲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
判定方法
SSS (边边边) 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角角边)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L(斜边、 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温馨提示】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也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HL”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SSA”“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对应位置上.
【夺分宝典】
全等模型分析
平移型
旋转型 共顶点
不共顶点
轴对称型 有公共边
有公共顶点
解题 思路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1)找公共角、垂直、对顶角、等腰等条件得对应角相等;(2)找公共边、中点、等底角、相等边、线段的和差等条件得对应边相等
如图,已知△ABC和△DEF,且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AC与DE交于点M.已知AB=DE,请添加两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证明.
【自主解答】解:方法一:添加条件:AC=DF,BC=EF;
方法二:添加条件:AC=DF,∠A=∠D;
方法三:添加条件:BC=EF,∠B=∠DEF;
方法四:添加条件:∠A=∠D,∠B=∠DEF;
方法五:添加条件:∠A=∠D,∠ACB=∠F.
证明:(答案不唯一)方法一: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如图,在△ABC的边BC上取一点D,使得AB=BD,延长BA至点E,使BE=BC,连接ED,交AC于点O.
(1)求证:∠C=∠E;
(2)连接OB,求证:△ABO≌△DBO.
【自主解答】证明:(1)∵AB=DB,∠ABC=∠DBE,BC=BE,
∴△ABC≌△DBE(SAS),
∴∠C=∠E.
(2)∵AB=BD,BE=BC,
∴AE=DC.
∵∠AOE=∠DOC,∠E=∠C,
∴△AOE≌△DOC(AAS),
∴AO=DO.
又∵AB=DB,OB=OB,
∴△ABO≌△DBO(SSS).
如图,过点A作AD⊥BC,若AD=CD,在AD上取一点E,使得 DB=ED,连接CE,试说明CE与AB的关系.
【自主解答】解:延长CE,交AB于点F.
∵AD⊥BC,
∴∠EDC=∠BDA=90°.
∵CD=AD,DE=DB,
∴△CED≌△ABD(SAS),
∴CE=AB,∠ECD=∠BAD.
∵∠AEF=∠CED,
∴∠AFE=∠CDE=90°,
∴CE⊥AB.
命题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2020·鄂州)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36°.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有下列结论:①∠AMB=36°;②AC=BD;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2022·黄冈、孝感、咸宁联考)如图,已知AB∥DE,AB=D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A=∠D(答案不唯一),使△ABC≌△DEF.
3.(2021·黄石)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F∥AB,DF交AC于点E,DE=EF.
(1)求证:△ADE≌△CFE;
(2)若AB=5,CF=4,求BD的长.
(1)证明:∵CF∥AB,
∴∠ADF=∠F,∠A=∠ECF.
在△ADE和△CFE中,
∴△ADE≌△CFE(AAS).
(2)解:由(1)知△ADE≌△CFE,
∴AD=CF=4,
∴BD=AB-AD=5-4=1.
4.(2022·黄石)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且点D在线段BC上,连接CE.
(1)求证:△ABD≌△ACE;
(2)若∠EAC=60°,求∠CED的度数.
(1)证明:∵∠BAC=∠DAE=90°,
∴∠BAC-∠CAD=∠DAE-∠CAD,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2)解:由(1)知△ABD≌△ACE,
∴∠ACE=∠ABD.
∵△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E=∠ABD=∠AED=45°.
∵∠EAC=60°,
∴∠AEC=180°-∠ACE-∠EAC=75°,
∴∠CED=∠AEC-∠AED=75°-45°=30°.
5.(2020·荆门)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AF⊥AB,交BE于点F.
(1)若∠BAC=40°,求∠AFE的度数;
(2)若AD=DC=2,求AF的长.
解:(1)∵AB=AC,
∴∠ABC=(180°-∠BAC)=×140°=70°.
∵BD平分∠ABC,
∴∠ABD=∠DBC=∠ABC=×70°=35°.
∵AF⊥AB,∴∠BAF=90°,
∴∠AFE=∠ABD+∠BAF=35°+90°=125°.
(2)∵AE∥BC,∴∠E=∠DBC.
在△ADE和△CDB中,
∴△ADE≌△CDB(AAS),∴AE=CB.
由(1)知∠ABD=∠DBC,
∴∠E=∠ABD,∴AB=AE,∴AB=BC.
∵AB=AC,∴AB=AC=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ABF=30°.
∵AD=DC=2,∴AB=AC=4.
在Rt△ABF中,AF=AB·tan ∠ABF=4×tan 3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