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9讲 相似三角形【2025中考数学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35张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19讲 相似三角形【2025中考数学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35张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2 07:35:2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19讲 相似三角形
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1.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概念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性质1 = ad=bc(abcd≠0)
性质2 = =(bd≠0)
性质3 ==…=(bd·…·n≠0,b+d+…+n≠0) =(等比性质)
2.黄金分割
定义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且=,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即=≈0.618,≈0.382
图示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基本 事实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1,l3∥l4∥l5,且被直线l1,l2所截,那么=,=,=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2,在△ADE和△ABC中,若DE∥BC,则=;如图3,在△ADE和△ABC中,若DE∥BC,则=
图示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概念 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任意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判定 方法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两组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夺分宝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思路:
(1)有平行截线——用平行线的性质,找等角
(2)有一组等角,找
(3)有两组边对应成比例,找
相似多边形
概念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图形的位似
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位似
性质 (1)位似图形上的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位似比; (2)位似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或延长线相交于同一个点; (3)位似图形对应边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4)位似图形对应角相等;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点的坐标比等于k或-k
【夺分宝典】
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证明与计算:
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比例关系或数量关系:
(1)先看要求比值的线段或所求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确定可能的相似三角形;
(2)找出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并证明,结合相似三角形性质求解,如果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则可找中间比代换或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连接DE.
            
(1)如图1,若DE∥BC,AB=6,AD=3,AC=4,则AE=2,=,=,△ADE与△ABC的周长之比为;
(2)如图2,若∠ADE=∠C,=,AE=4,则AB=6,=;
(3)如图3,当点E与点C重合时,若∠ACD=∠B,AD=6,BD=4,则∠ADC=∠ACB(填与之相等的角),AC=2;
(4)如图4,当点 D,E分别在BA,CA的延长线上时,已知∠B=50°,∠BAC=70°,若△ABC与△ADE相似,则∠E=50°或60°;
2.利用相似三角形求线段的长:
通过证明包含所求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通过列比例式进行求解,或通过证明其他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而通过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求解.
易错提醒
如果题中只说两个三角形相似而不是“相似于(∽)”,需分类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分类讨论实质上是相似三角形顶点对应位置的讨论.(5)如图5,已知在△ABC中,CD,BE分别是边AB,AC上的高,CD与BE交于点F.若BF∶CF=3∶2,则△BDF与△CEF的周长之比为3∶2;
    
(6)如图6,已知AB=BC,BE平分∠ABC,DE⊥AB.求证:BE2=BD·BC.
【自主解答】证明:∵AB=BC,BE平分∠ABC,
∴BE⊥AC,∠DBE=∠EBC,
∴∠BEC=90°.
∵DE⊥AB,∴∠BDE=90°=∠BEC,
∴△BDE∽△BEC,
∴=,∴BE2=BD·BC.
命题点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2023·恩施州)如图,在△ABC中,DE∥BC,分别交AC,AB于点D,E,EF∥AC,交BC于点F,=,BF=8,则DE的长为( A )
A. B. C.2 D.3
    
2.(2022·襄阳)如图,在△ABC中,D是AC的中点,∠BAC的平分线AE交BD于点F.若BF∶FD=3∶1,AB+BE=3,则△ABC的周长为5.
命题点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2018·随州)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 C )
A.1 B.
C.-1 D.+1
  
4.(2018·荆门)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为边CD的两个三等分点,连接AF,BE交于点G,则S△EFG∶S△ABG=( C )
A.1∶3 B.3∶1 C.1∶9 D.9∶1
5.(2018·恩施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为边CD的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点E,对角线BD交AG于点F.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为( D )
A.6 B.8 C.10 D.12
  
6.(2021·随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O为AB的中点,OD平分∠AOC交AC于点G,OD=OA,BD分别与AC,OC交于点E,F,连接AD,CD,则的值为;若CE=CF,则的值为.
7.(2021·黄冈、孝感、咸宁联考)如图,在△ABC和△DEC中,∠A=∠D,∠BCE=∠ACD.
(1)求证:△ABC∽△DEC;
(2)若S△ABC∶S△DEC=4∶9,BC=6,求EC的长.
(1)证明:∵∠BCE=∠ACD,
∴∠BCE+∠ACE=∠ACD+∠ACE,
∴∠DCE=∠ACB.
又∵∠A=∠D,
∴△ABC∽△DEC.
(2)解:由(1)知△ABC∽△DEC,
∴=()2=.
又∵BC=6,∴EC=9.
8.(2022·仙桃、潜江、天门联考)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E为AB的中点,连接CE,交BD于点F,延长CE,交⊙O于点G,连接BG.
(1)求证:FB2=FE·FG;
(2)若AB=6,求FB和EG的长.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BC,∴=,
∴∠DBA=∠G.
∵∠EFB=∠BFG,
∴△EFB∽△BFG,∴=,
∴FB2=FE·FG.
(2)解:连接O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C=6,∠A=90°,AD∥BC,
∴BD==6,
∴OB=BD=3.
∵E为AB的中点,
∴OE⊥AB,AE=BE=AB=3,
∴OE∥AD,OE=AD=BC,
∴OE∥BC,∴△OEF∽△BCF,
∴==,∴=,
∴=,∴FB=2.
由勾股定理,得EC==3.
连接AG,易得AE·BE=EG·EC,∴EG=.
命题点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9.(2022·十堰)如图,某零件的外径为10 cm,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可测量零件的内孔直径AB.如果OA∶OC=OB∶OD=3,且量得CD=3 cm,那么零件的厚度x为( B )
A.0.3 cm
B.0.5 cm
C.0.7 cm
D.1 cm
10.(2019·荆门)如图,为了测量一栋楼的高度OE,小明同学先在操场上A处放一面镜子,向后退到B处,恰好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再将镜子放到C处,然后后退到D处,恰好再次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点O,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AC=2 m,BD=2.1 m.已知小明眼睛距地面高度BF,DG为1.6 m,试确定楼的高度OE.
解:令OE=a m,AO=b m,CB=x m.
由题意,易得△GDC∽△EOC,
∴=,
即=,
整理,得3.2+1.6b=2.1a-ax①.
由题意,得△FBA∽△EOA,
∴=,即=,
整理,得1.6b=2a-ax②.
将②代入①,得3.2+2a-ax=2.1a-ax,
∴a=32,即OE=32 m.
答:楼的高度OE为32 m.
命题点4 位似
11.
(2023·鄂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1B1C1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且=3.若点A(9,3),则点A1的坐标是(3,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数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19讲 相似三角形
考点精讲精练
第四章 三角形
知识点1 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1.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2.黄金分割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成比例
知识点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概念 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____________的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任意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对应边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________;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
对应成比例
相等
成比例
相似比
相似比的平方
判定 方法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两组角分别对应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______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三边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等
夹角
成比例
知识点3 相似多边形
概念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知识点4 图形的位似
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位似
性质 (1)位似图形上的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位似比;
(2)位似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或延长线相交于同一个点;
(3)位似图形对应边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4)位似图形对应角相等;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点的坐标比等于k或-k
2
6
∠ACB
50°或60°
3∶2
A
C
C
D
B
(3,1)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19讲 相似三角形
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1.比例线段及其性质
概念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性质1 = ad=bc(abcd≠0)
性质2 = =(bd≠0)
性质3 ==…=(bd·…·n≠0,b+d+…+n≠0) =(等比性质)
2.黄金分割
定义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且=,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即=≈0.618,≈0.382
图示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基本 事实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1,l3∥l4∥l5,且被直线l1,l2所截,那么=,=,=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2,在△ADE和△ABC中,若DE∥BC,则=;如图3,在△ADE和△ABC中,若DE∥BC,则=
图示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概念 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任意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判定 方法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两组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夺分宝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思路:
(1)有平行截线——用平行线的性质,找等角
(2)有一组等角,找
(3)有两组边对应成比例,找
相似多边形
概念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图形的位似
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位似
性质 (1)位似图形上的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位似比; (2)位似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或延长线相交于同一个点; (3)位似图形对应边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4)位似图形对应角相等;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点的坐标比等于k或-k
【夺分宝典】
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证明与计算:
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比例关系或数量关系:
(1)先看要求比值的线段或所求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确定可能的相似三角形;
(2)找出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并证明,结合相似三角形性质求解,如果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则可找中间比代换或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连接DE.
            
(1)如图1,若DE∥BC,AB=6,AD=3,AC=4,则AE=2,=,=,△ADE与△ABC的周长之比为;
(2)如图2,若∠ADE=∠C,=,AE=4,则AB=6,=;
(3)如图3,当点E与点C重合时,若∠ACD=∠B,AD=6,BD=4,则∠ADC=∠ACB(填与之相等的角),AC=2;
(4)如图4,当点 D,E分别在BA,CA的延长线上时,已知∠B=50°,∠BAC=70°,若△ABC与△ADE相似,则∠E=50°或60°;
2.利用相似三角形求线段的长:
通过证明包含所求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通过列比例式进行求解,或通过证明其他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而通过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求解.
易错提醒
如果题中只说两个三角形相似而不是“相似于(∽)”,需分类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分类讨论实质上是相似三角形顶点对应位置的讨论.(5)如图5,已知在△ABC中,CD,BE分别是边AB,AC上的高,CD与BE交于点F.若BF∶CF=3∶2,则△BDF与△CEF的周长之比为3∶2;
    
(6)如图6,已知AB=BC,BE平分∠ABC,DE⊥AB.求证:BE2=BD·BC.
【自主解答】证明:∵AB=BC,BE平分∠ABC,
∴BE⊥AC,∠DBE=∠EBC,
∴∠BEC=90°.
∵DE⊥AB,∴∠BDE=90°=∠BEC,
∴△BDE∽△BEC,
∴=,∴BE2=BD·BC.
命题点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2023·恩施州)如图,在△ABC中,DE∥BC,分别交AC,AB于点D,E,EF∥AC,交BC于点F,=,BF=8,则DE的长为( A )
A. B. C.2 D.3
    
2.(2022·襄阳)如图,在△ABC中,D是AC的中点,∠BAC的平分线AE交BD于点F.若BF∶FD=3∶1,AB+BE=3,则△ABC的周长为5.
命题点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2018·随州)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 C )
A.1 B.
C.-1 D.+1
  
4.(2018·荆门)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为边CD的两个三等分点,连接AF,BE交于点G,则S△EFG∶S△ABG=( C )
A.1∶3 B.3∶1 C.1∶9 D.9∶1
5.(2018·恩施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为边CD的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点E,对角线BD交AG于点F.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为( D )
A.6 B.8 C.10 D.12
  
6.(2021·随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O为AB的中点,OD平分∠AOC交AC于点G,OD=OA,BD分别与AC,OC交于点E,F,连接AD,CD,则的值为;若CE=CF,则的值为.
7.(2021·黄冈、孝感、咸宁联考)如图,在△ABC和△DEC中,∠A=∠D,∠BCE=∠ACD.
(1)求证:△ABC∽△DEC;
(2)若S△ABC∶S△DEC=4∶9,BC=6,求EC的长.
(1)证明:∵∠BCE=∠ACD,
∴∠BCE+∠ACE=∠ACD+∠ACE,
∴∠DCE=∠ACB.
又∵∠A=∠D,
∴△ABC∽△DEC.
(2)解:由(1)知△ABC∽△DEC,
∴=()2=.
又∵BC=6,∴EC=9.
8.(2022·仙桃、潜江、天门联考)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E为AB的中点,连接CE,交BD于点F,延长CE,交⊙O于点G,连接BG.
(1)求证:FB2=FE·FG;
(2)若AB=6,求FB和EG的长.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BC,∴=,
∴∠DBA=∠G.
∵∠EFB=∠BFG,
∴△EFB∽△BFG,∴=,
∴FB2=FE·FG.
(2)解:连接O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C=6,∠A=90°,AD∥BC,
∴BD==6,
∴OB=BD=3.
∵E为AB的中点,
∴OE⊥AB,AE=BE=AB=3,
∴OE∥AD,OE=AD=BC,
∴OE∥BC,∴△OEF∽△BCF,
∴==,∴=,
∴=,∴FB=2.
由勾股定理,得EC==3.
连接AG,易得AE·BE=EG·EC,∴EG=.
命题点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9.(2022·十堰)如图,某零件的外径为10 cm,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可测量零件的内孔直径AB.如果OA∶OC=OB∶OD=3,且量得CD=3 cm,那么零件的厚度x为( B )
A.0.3 cm
B.0.5 cm
C.0.7 cm
D.1 cm
10.(2019·荆门)如图,为了测量一栋楼的高度OE,小明同学先在操场上A处放一面镜子,向后退到B处,恰好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再将镜子放到C处,然后后退到D处,恰好再次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点O,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AC=2 m,BD=2.1 m.已知小明眼睛距地面高度BF,DG为1.6 m,试确定楼的高度OE.
解:令OE=a m,AO=b m,CB=x m.
由题意,易得△GDC∽△EOC,
∴=,
即=,
整理,得3.2+1.6b=2.1a-ax①.
由题意,得△FBA∽△EOA,
∴=,即=,
整理,得1.6b=2a-ax②.
将②代入①,得3.2+2a-ax=2.1a-ax,
∴a=32,即OE=32 m.
答:楼的高度OE为32 m.
命题点4 位似
11.
(2023·鄂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1B1C1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且=3.若点A(9,3),则点A1的坐标是(3,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