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025中考数学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31张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025中考数学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31张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2 08:12:56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数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点精讲精练
第四章 三角形
知识点1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点2 解直角三角形
c2
90°
知识点3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60°
45°
B
C
2.7
D
A
13.8
51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45.
B
水平地面
i=3:4
1
1
1
B
F
E
B
60°
450
D


45
A
30.
60
B
30
目60A

B
C
B/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 ∠A的正弦:sin A=
余弦 ∠A的余弦:cos A=
正切 ∠A的正切:tan A=
【夺分宝典】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
sin2A+cos2A=1  cosA=sin(90°-∠A)  sin A=cos(90°-∠A)  tan A=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三角函数    30° 45° 60°
sin α
cos α
tan α 1
解直角三角形
三边关系 a2+b2=c2
两锐角关系 ∠A+∠B=90°
边角关系 sin A=cos B=;cos A=sin B=;tan A=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仰角、 俯角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坡度 (坡比) 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度(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叫坡角.i=tan α=
方向角 一般指以观察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如图,点A位于点O的北偏东30°方向,点B位于点O的南偏东60°方向,点C位于点O的北偏西45°方向(或西北方向)
【夺分宝典】
1.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必须将这个锐角置于直角三角形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求值.若不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相等的角转化或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2.在网格图形中,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往往需要找到以这个角为内角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算出需要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3.巧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1)正弦、余弦值可表示为的形式,正弦的m值顺口溜为:1,2,3;余弦的m值顺口溜为:3,2,1.
(2)正切值可表示为的形式,m值的顺口溜为:3,9,27.
4.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中,需要添加辅助线将其进行转化,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类型有:①三角形作高法;②梯形作高法.
(2023·鄂州)鄂州市莲花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元明塔造型独特,是莲花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深受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今年端午节,景区将举行大型包粽子等节日庆祝活动.如图2,景区工作人员小明准备从元明塔的点G处挂一条大型竖直条幅到点E处,挂好后,小明进行实地测量,从元明塔底部点F处沿水平方向步行30 m到达自动扶梯底端点A处,在点A处用仪器测得条幅下端点E的仰角为30°;接着他沿自动扶梯AD到达扶梯顶端点D,测得点A和点D的水平距离为15 m,且tan ∠DAB=;然后他从点D又沿水平方向行走了45 m到达点C,在点C测得条幅上端点G的仰角为45°.(图上各点均在同一个平面内,且点G,C,B共线,点F,A,B共线,点G,E,F共线,CD∥AB,GF⊥FB)
(1)求自动扶梯AD的长度;
(2)求大型条幅GE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图1
【自主解答】解:(1)过点D作DH⊥AB于点H.
在Rt△ADH中,AH=15 m,tan ∠DAB==,
∴DH=AH·tan ∠DAB=15×=20(m),
 图2
∴AD===25(m).
答:自动扶梯AD的长度为25 m.
(2)过点C作CM⊥AB于点M,
∴HM=DC=45 m,CM=DH=20 m.
∵DC∥AB,
∴∠B=∠DCG=45°.
在Rt△CMB中,BM==20(m).
∵AF=30 m,AH=15 m,
∴BF=AF+AH+HM+BM=30+15+45+20=110(m).
在Rt△AFE中,∠EAF=30°,
∴EF=AF·tan 30°=30×=10(m).
在Rt△GFB中,GF=BF·tan 45°=110(m),
∴GE=GF-EF=(110-10)m.
答:大型条幅GE的长度为(110-10)m.
命题点1 锐角三角形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1.(2021·宜昌)如图,△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cos ∠ABC的值为( B )
A. B.
C. D.
   
2.(2022·荆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负半轴和y轴正半轴上,点C在OB上,OC∶BC=1∶2,连接AC,过点O作OP∥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P.若P(1,1),则tan ∠OAP的值是( C )
A. B.
C. D.3
3.(2023·武汉)如图,将45°的∠AOB按下面的方式放置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OA与尺下沿重合,OB与尺上沿的交点B在尺上的读数为2 cm.若按相同的方式将37°的∠AOC放置在该刻度尺上,则OC与尺上沿的交点C在尺上的读数约为2.7cm.(结果精确到0.1 cm,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命题点2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4.(2021·十堰)如图,小明利用一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已知他与旗杆之间的水平距离BC为15 m,AB为1.5 m(即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那么旗杆的高度为( D )
A.(15+)m B.5 m
C.15 m D.(5+)m
5.(2022·十堰)如图,坡角为α的斜坡上有一棵垂直于水平地面的大树AB,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45°角沿斜坡照下时,在斜坡上的树影BC长为m,则大树AB的高为( A )
A.m(cos α-sin α)
B.m(sin α-cos α)
C.m(cos α-tan α)
D.-
6.(2023·荆州)如图,无人机在空中A处测得某校旗杆顶部B的仰角为30°,底部C的俯角为60°,无人机与旗杆的水平距离AD为6 m,则该校的旗杆高约为13.8m.(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1.73)
 
7.(2024·武汉)黄鹤楼是武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数学小组用无人机测量黄鹤楼AB的高度.具体过程如下:如图,将无人机垂直上升至距水平地面102 m的C处,测得黄鹤楼顶端A的俯角为45°,底端B的俯角为63°,则黄鹤楼的高度约是51m.(参考数据:tan 63°≈2)
8.(2023·仙桃、潜江、天门联考)为了防洪需要,某地决定新建一座拦水坝,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斜面坡度i=3∶4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AF与水平宽度BF的比.已知斜坡CD的长度为20 m,∠C=18°,求斜坡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18°≈0.31,cos 18°≈0.95,tan 18°≈0.32)
解:过点D作DE⊥BC,垂足为E.
由题意,得AF⊥BC,DE=AF.
∵斜面AB的坡度i=3∶4,∴=,
∴设AF=3x m,则BF=4x m.
在Rt△ABF中,AB==5x m.
在Rt△DEC中,∠C=18°,CD=20 m,
∴DE=CD·sin C≈20×0.31=6.2(m),
∴AF=DE=6.2 m,
∴3x=6.2,解得x=,∴AB=5x≈10.3 m.
答:斜坡AB的长约为10.3 m.
9.(2022·恩施州)如图,湖中一古亭,湖边一古柳,一沉静,一飘逸,碧波荡漾,相映成趣.某活动小组赏湖之余,为了测量古亭与古柳间的距离,在古柳A处测得古亭B位于北偏东60°,他们向南走50 m到达点D,测得古亭B位于北偏东45°.求古亭与古柳之间的距离AB的长.(结果精确到1 m,参考数据:≈1.41,≈1.73)
解:过点B作BC⊥AD,交DA的延长线于点C.
设AC=x m.∵AD=50 m,
∴CD=AC+AD=(x+50)m.
在Rt△ABC中,∠CAB=60°,
∴BC=AC·tan ∠CAB=x m.
在Rt△BCD中,∠D=45°,
∴tan D==1,∴BC=CD,
即x=x+50,解得x=25+25,
∴AC=(25+25)m,
∴AB==≈137(m).
答:古亭与古柳之间的距离AB的长约为137 m.
10.(2023·随州)某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AB,在建筑物附近有一斜坡,坡长CD=10 m,坡角α=30°,小华在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60°,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30°.(已知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点B,C在同一水平线上)
(1)求点D到地面BC的距离;
(2)求该建筑物的高度AB.
解:(1)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DEC=90°.
∵α=30°,
∴DE=CD=5 m.
答:点D到地面BC的距离为5 m.
(2)过点D作DF⊥AB于点F,
∴四边形DEBF是矩形,
∴BF=DE=5 m,DF=BE.
在Rt△CDE中,CE==5 m.
设BC=x m,则DF=BE=(5+x)m.
在Rt△ABC中,∠ACB=60°,
∴tan ∠ACB===,
解得AB=x,
∴AF=AB-BF=(x-5)m.
在Rt△ADF中,∠ADF=30°,
∴tan ∠ADF===,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AB=x=×5=15(m).
答:该建筑物的高度AB为15 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章 三角形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 ∠A的正弦:sin A=
余弦 ∠A的余弦:cos A=
正切 ∠A的正切:tan A=
【夺分宝典】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
sin2A+cos2A=1  cosA=sin(90°-∠A)  sin A=cos(90°-∠A)  tan A=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三角函数    30° 45° 60°
sin α
cos α
tan α 1
解直角三角形
三边关系 a2+b2=c2
两锐角关系 ∠A+∠B=90°
边角关系 sin A=cos B=;cos A=sin B=;tan A=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仰角、 俯角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坡度 (坡比) 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度(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叫坡角.i=tan α=
方向角 一般指以观察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如图,点A位于点O的北偏东30°方向,点B位于点O的南偏东60°方向,点C位于点O的北偏西45°方向(或西北方向)
【夺分宝典】
1.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必须将这个锐角置于直角三角形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求值.若不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相等的角转化或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2.在网格图形中,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往往需要找到以这个角为内角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算出需要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3.巧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1)正弦、余弦值可表示为的形式,正弦的m值顺口溜为:1,2,3;余弦的m值顺口溜为:3,2,1.
(2)正切值可表示为的形式,m值的顺口溜为:3,9,27.
4.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中,需要添加辅助线将其进行转化,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类型有:①三角形作高法;②梯形作高法.
(2023·鄂州)鄂州市莲花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元明塔造型独特,是莲花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深受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今年端午节,景区将举行大型包粽子等节日庆祝活动.如图2,景区工作人员小明准备从元明塔的点G处挂一条大型竖直条幅到点E处,挂好后,小明进行实地测量,从元明塔底部点F处沿水平方向步行30 m到达自动扶梯底端点A处,在点A处用仪器测得条幅下端点E的仰角为30°;接着他沿自动扶梯AD到达扶梯顶端点D,测得点A和点D的水平距离为15 m,且tan ∠DAB=;然后他从点D又沿水平方向行走了45 m到达点C,在点C测得条幅上端点G的仰角为45°.(图上各点均在同一个平面内,且点G,C,B共线,点F,A,B共线,点G,E,F共线,CD∥AB,GF⊥FB)
(1)求自动扶梯AD的长度;
(2)求大型条幅GE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图1
【自主解答】解:(1)过点D作DH⊥AB于点H.
在Rt△ADH中,AH=15 m,tan ∠DAB==,
∴DH=AH·tan ∠DAB=15×=20(m),
 图2
∴AD===25(m).
答:自动扶梯AD的长度为25 m.
(2)过点C作CM⊥AB于点M,
∴HM=DC=45 m,CM=DH=20 m.
∵DC∥AB,
∴∠B=∠DCG=45°.
在Rt△CMB中,BM==20(m).
∵AF=30 m,AH=15 m,
∴BF=AF+AH+HM+BM=30+15+45+20=110(m).
在Rt△AFE中,∠EAF=30°,
∴EF=AF·tan 30°=30×=10(m).
在Rt△GFB中,GF=BF·tan 45°=110(m),
∴GE=GF-EF=(110-10)m.
答:大型条幅GE的长度为(110-10)m.
命题点1 锐角三角形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1.(2021·宜昌)如图,△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cos ∠ABC的值为( B )
A. B.
C. D.
   
2.(2022·荆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负半轴和y轴正半轴上,点C在OB上,OC∶BC=1∶2,连接AC,过点O作OP∥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P.若P(1,1),则tan ∠OAP的值是( C )
A. B.
C. D.3
3.(2023·武汉)如图,将45°的∠AOB按下面的方式放置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OA与尺下沿重合,OB与尺上沿的交点B在尺上的读数为2 cm.若按相同的方式将37°的∠AOC放置在该刻度尺上,则OC与尺上沿的交点C在尺上的读数约为2.7cm.(结果精确到0.1 cm,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命题点2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4.(2021·十堰)如图,小明利用一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已知他与旗杆之间的水平距离BC为15 m,AB为1.5 m(即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那么旗杆的高度为( D )
A.(15+)m B.5 m
C.15 m D.(5+)m
5.(2022·十堰)如图,坡角为α的斜坡上有一棵垂直于水平地面的大树AB,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45°角沿斜坡照下时,在斜坡上的树影BC长为m,则大树AB的高为( A )
A.m(cos α-sin α)
B.m(sin α-cos α)
C.m(cos α-tan α)
D.-
6.(2023·荆州)如图,无人机在空中A处测得某校旗杆顶部B的仰角为30°,底部C的俯角为60°,无人机与旗杆的水平距离AD为6 m,则该校的旗杆高约为13.8m.(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1.73)
 
7.(2024·武汉)黄鹤楼是武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数学小组用无人机测量黄鹤楼AB的高度.具体过程如下:如图,将无人机垂直上升至距水平地面102 m的C处,测得黄鹤楼顶端A的俯角为45°,底端B的俯角为63°,则黄鹤楼的高度约是51m.(参考数据:tan 63°≈2)
8.(2023·仙桃、潜江、天门联考)为了防洪需要,某地决定新建一座拦水坝,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斜面坡度i=3∶4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AF与水平宽度BF的比.已知斜坡CD的长度为20 m,∠C=18°,求斜坡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18°≈0.31,cos 18°≈0.95,tan 18°≈0.32)
解:过点D作DE⊥BC,垂足为E.
由题意,得AF⊥BC,DE=AF.
∵斜面AB的坡度i=3∶4,∴=,
∴设AF=3x m,则BF=4x m.
在Rt△ABF中,AB==5x m.
在Rt△DEC中,∠C=18°,CD=20 m,
∴DE=CD·sin C≈20×0.31=6.2(m),
∴AF=DE=6.2 m,
∴3x=6.2,解得x=,∴AB=5x≈10.3 m.
答:斜坡AB的长约为10.3 m.
9.(2022·恩施州)如图,湖中一古亭,湖边一古柳,一沉静,一飘逸,碧波荡漾,相映成趣.某活动小组赏湖之余,为了测量古亭与古柳间的距离,在古柳A处测得古亭B位于北偏东60°,他们向南走50 m到达点D,测得古亭B位于北偏东45°.求古亭与古柳之间的距离AB的长.(结果精确到1 m,参考数据:≈1.41,≈1.73)
解:过点B作BC⊥AD,交DA的延长线于点C.
设AC=x m.∵AD=50 m,
∴CD=AC+AD=(x+50)m.
在Rt△ABC中,∠CAB=60°,
∴BC=AC·tan ∠CAB=x m.
在Rt△BCD中,∠D=45°,
∴tan D==1,∴BC=CD,
即x=x+50,解得x=25+25,
∴AC=(25+25)m,
∴AB==≈137(m).
答:古亭与古柳之间的距离AB的长约为137 m.
10.(2023·随州)某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AB,在建筑物附近有一斜坡,坡长CD=10 m,坡角α=30°,小华在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60°,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30°.(已知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点B,C在同一水平线上)
(1)求点D到地面BC的距离;
(2)求该建筑物的高度AB.
解:(1)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DEC=90°.
∵α=30°,
∴DE=CD=5 m.
答:点D到地面BC的距离为5 m.
(2)过点D作DF⊥AB于点F,
∴四边形DEBF是矩形,
∴BF=DE=5 m,DF=BE.
在Rt△CDE中,CE==5 m.
设BC=x m,则DF=BE=(5+x)m.
在Rt△ABC中,∠ACB=60°,
∴tan ∠ACB===,
解得AB=x,
∴AF=AB-BF=(x-5)m.
在Rt△ADF中,∠ADF=30°,
∴tan ∠ADF===,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AB=x=×5=15(m).
答:该建筑物的高度AB为15 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