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时2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课时2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02 18:4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能简述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阐明精子与卵子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1
能概述减数分裂中相关物质数量变化规律。
2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变形
精原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回顾:精子形成过程中,各类细胞的名称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人的卵巢(横切面)示意图
(一)产生部位:
卵巢
卵细胞
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卵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说出间期、减数分裂Ⅰ和Ⅱ的主要特征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特点: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除名称及分裂方式外均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边学边做
模拟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相似,但也有不同。尝试绘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展示给大家。
讨论:
1. 在模拟精子和卵细胞过程的活动中,怎样正确地表达染色体的变化?
2. 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异同点?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卵细胞
二、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 卵细胞
相同点 不同点 场所 细胞质分裂方式 分裂结果 是否变形 不变形
变形
1个卵原细胞→1较大的
卵细胞+3较小的极体(退化)
1个精原细胞→4个
精细胞→4个精子
细胞质均等分裂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卵巢
睾丸(曲细精管)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细胞名称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或极体
精细胞
或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卵细胞
辨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图像
技巧点拨: 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识别
一条染色体
一个DNA
一条染色体
二个DNA
(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复制
着丝粒分裂
二条染色体
二个DNA
(无姐妹染色单体)
三、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数量的变化
  间期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数量的变化
4
0-8
4-8
4
8
8
4
8
8
4
8
8
2
4
4
2
4
4
2
4
4
4
0
4
2
0
2
2N
0-4N
2N-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4N
N
2N
2N
N
2N
2N
N
2N
2N
2N
0
2N
N
0
N
2N
4N
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N
减Ⅱ前、中期

减Ⅰ前、中、后
减Ⅰ间期
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2N
4N
精原细胞
DNA数目变化曲线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Ⅱ前、中、后
N
减Ⅰ间期
减Ⅰ前、中、后
末期
2N
4N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N
减Ⅰ间期
减Ⅱ前中期

减Ⅰ前中后期
末期
4N
(4a)
2N
N
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 Ⅱ 末期Ⅱ
细胞核中染色体及DNA的数目变化
(2a)
(a)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同点 染色体复制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产生____个子细胞 染色体复制____次,细胞连续分裂___次,产生___个精子或___个卵细胞和___个极体
前期________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形成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后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 第一次分裂后期是_______ _ 分离,第二次分裂后期是_________ _____分离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______细胞相同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______
分裂后一般形成__________细胞 分裂后一般形成__________生殖细胞
相同点 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一个母细胞都生成两个子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
1
1
2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姐妹染色单体
1
2
4
1
3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

一半

有性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 上, 有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是否出现四分体
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是→
四分体排在赤道板→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否→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体
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卵细胞形成的大致过程:
卵原细胞(1个)
初级卵母细胞(1个)
次级卵母细胞(2个)
卵细胞(1个)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成熟的生殖细胞
极体 (1个)
极体 (1个)
极体 (2个)
减数分裂Ⅱ
1.如图所示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可发生于睾丸或卵巢中
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C.该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交换部分片段
D.该生物体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的细胞中含2或4条染色体
D
2.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D
3、某同学总结了四条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相同
B.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着丝粒数相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