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2 06: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了解数字地图在生活及各领域的应用。教材先介绍地图分类,引导学生从 “用图需要” 角度选择地图,再阐述不同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差异。接着引入数字地图,介绍其特点、生活应用及在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地图的分类方式,清晰阐述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地图的原因,有条理地分享使用数字地图的经历及感受。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分析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地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探讨数字地图的优势及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使用地图过程中,感受地图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呈现复杂地理信息的形式美,体会地图对规划生活、探索世界的实用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地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记录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应用,感受人类智慧的传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类型的地图,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在内容和表示范围上的差异。
了解数字地图的特点,能举例说明数字地图在生活、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字地图如何实现地理模拟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原理。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地图分类、不同比例尺地图对比、数字地图应用实例等图片及视频资料;平板电脑并安装好相关地图软件;教材第 40 页 “活动” 资料。
学生准备:复习地图的基本要素等相关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假设我们学校计划组织一次到苏州的研学旅行,大家都很期待去欣赏美丽的太湖风光。那出发之前,我们需要提前了解一些信息。太湖在哪里?它周边的地形和水系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地图来解决。现在请大家思考,我们要从哪些类型的地图中获取这些信息呢?
学生活动: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需要中国政区图找太湖位置,中国地形图看地形等。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师活动:
展示学习资料:①中国政区图;②中国地形图;③中国河流与湖泊分布图;④苏州市地形图;⑤江苏省河流与湖泊分布图。请同学们打开平板电脑,从 “图库” 中选择最合适的地图,完成合作学习任务:(1)选择_______图,知道太湖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省。(2)选择_______图,知道太湖主要位于_______地形区。(3)选择图_______知道太湖周围分布着_______等河流水系。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想要给外地的朋友介绍家乡的位置、行政区划、学校,分别要选择什么地图?
展示中国地图、家乡行政区划图、校园平面图(图幅相同),提问:比较这三幅地图,它们在表示范围和内容上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在平板电脑上选择地图,完成填空任务,然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思考并回答介绍家乡不同信息应选择的地图。
观察三幅地图,讨论其差异,阅读教材第 37 页第二自然段,总结出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数字地图的应用
教师活动:
打开网页,搜索 “地图”,现场演示滚动鼠标改变比例尺,快速查找学校的过程。提问:数字地图与传统地图相比,有怎样的优势?
布置双休日实践活动:数字地图助力美好生活。提问:你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过数字地图?是怎么使用的?有怎样的感受?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双休日使用数字地图的经历。
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经历。教师也分享自己在地铁站运用数字地图找出口的经历。
讲述北京是 “双奥之城”,小明同学计划寒假坐高铁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参观奥运场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40 页 “活动”,帮助小明选择地图。
提问:返程的时候,如果小明想利用电子地图设计从酒店到北京南站的路线和方式,他应该怎么办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平板电脑上的电子地图软件,设计从酒店到北京南站的不同方式和路线,并分小组汇报分享。
提问:当我们使用电子地图导航时,发现有一些路段标注了红色或者黄色,这些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电子地图是怎么知道哪里拥堵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0 页 “思与学” 寻找答案。
展示教材第 39 页图 2.21、图 2.22 和图 2.23,讲解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示 “水陆空天” 全方位监测太湖水环境文字材料、太湖水华及湖泛监测预警平台截图和太湖湖泛预警微信小程序截屏,提问:如何借助数字地图,还 “太湖一盆清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专家们是利用什么方式对太湖水环境进行监测的?(2)读 “太湖水华及湖泛监测预警平台截图”,它能监测什么数据?(3)运用数字地图进行水环境监测的方式,具有怎样的优势?
学生活动:
观察教师演示,自主回答数字地图的优势。
小组内积极交流双休日使用数字地图的经历,分享感受。
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经历。
阅读教材 “活动”,为小明选择合适地图,小组分享汇报。
小组合作,利用电子地图软件设计路线,汇报分享不同方案。
阅读教材 “思与学”,回答路段颜色含义及电子地图监测拥堵的原理。
观看图片,听教师讲解,理解数字地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围绕展示材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数字地图规划一次从家到本地某景点的出行路线,包括选择的交通方式、预计花费时间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查阅资料,了解传统地图制作的大致过程,与数字地图制作进行简单对比,以表格形式呈现二者差异。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如研学旅行、出行规划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在讲解数字地图的地理模拟和空间分析功能时,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后续应多结合生活实例或简化原理讲解。在学生分享环节,个别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今后需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此外,可进一步拓展数字地图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