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2 08: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检测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漫画采用夸张、怪诞、象征、比喻等手法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属性。下图漫画——《威廉二世正在啃食地球仪》揭示了( )
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正在啃食地球仪
A.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B.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
C.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D.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2.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战争爆发后却加入了协约国集团;一战爆发后,美国保持中立,却同交战双方做生意。1917年美国撕下中立面具,加入协约国一方。这说明( )
A.美国与意大利两国不守承诺 B.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美国加入协约国是正义行为 D.意大利受到协约国集团的威胁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 )
A.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B.协约国反侵略的正义之战
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斗争 D.协约国反动的侵略战争
4.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5.下图是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图片。下列对该战舰描述正确的是( )
A.开启了最早的远洋航行
B.是驶向北美的第一艘船
C.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D.发出了十月革命的炮声
6.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彻底肢解德国感到不满,继续采取削弱德国的政策;英国则在政治、经济上支持德国,以此来削弱法国;美国有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这反映出( )
A.欧洲彻底丧失其优势地位 B.巴黎和会没有成效
C.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 D.战后世界秩序确立
7.国际维和行动助力地区稳定,回顾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它的积极影响是( )
A.中国完全收回山东的主权 B.一段时间内维持了世界和平
C.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8.一战后,在筹建国联的过程中,战败的德国、革命的苏俄一直被排斥,广大中、小国家对于国联的事务只有极少发言权。国联盟约虽然作出了对侵略国家实行制裁的一般规定,却并没有对“侵略”“侵略者”作出明确的阐释。这说明一战后( )
A.国际联盟名存实亡 B.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改变
C.英法奉行绥靖政策 D.以强权政治原则确立新秩序
9.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10.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④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印度领导人甘地说:“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这两句话揭示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 )
A.背景不同 B.影响不同 C.性质不同 D.方式不同
12.下图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形势图》,从图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
A.斗争形式多样 B.资产阶级改革 C.斗争结果相同 D.无产阶级领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13、14题各13分,第15题10分,共3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长期矛盾的总爆发。19世纪下半叶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在经济上恶性竞争,在政治上逐步结成对立的军事同盟体系,而对殖民地的争夺大大加剧,深化了列强之间的固有矛盾,引起了一系列的军事冲突和政治危机。
——摘自李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欧洲联合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在这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人死亡共1300万人……双方战费开支共达1800多亿美元,加上生产和财产等损失,全部经济损失合计2700亿美元……各种枪炮朝自动化方向发展……1916年,英国研制的坦克开始使用……海战武器中的主力舰吨位及潜艇数大增,水雷被广泛使用……空战武器出现,飞机制造业发展加快。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三 作为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倡导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美、日、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确定了西方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四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依据材料二,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九国公约》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请写出该政策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简述维尔斯对社会主义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15.实现现代化是各国的共同追求,各国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共性”。正如英国评论家卡洛斯·马丁内斯指出的, “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摘编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材料二 苏联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自米艳《试论苏联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积累工业化资金的“非常手段”。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C 7.B 8.D 9.C 10.B 11.D 12.A
13.(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长期矛盾;经济上恶性竞争,政治上建立军事同盟体系;对殖民地的争夺大大加剧。
(2)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影响: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经济损失惨重;科学技术得到发展,战争装备不断更新。
(3)条约:《凡尔赛条约》。影响: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1)事件:十月革命。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变化:从怀疑到赞赏。原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或计划经济手段使苏联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5.(1)途径:殖民掠夺、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不平等贸易。
(2)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经济计划,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非常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
(3)因素: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制定。
试卷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