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岛区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3章第2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黄岛区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3章第2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08 08:01:2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的水解①取少量CH3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l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实验探究中性 碱性酸性PH<7PH>7PH=7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盐的类型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CH3COONa = CH3COO- + Na+探讨与交流 (以CH3COONa溶液例):C(H+) < C(OH-)二、盐类的水解:H2O H + + OH - CH3COONa = Na+ + CH3COO-NH4Cl = Cl- + NH4+ 结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机理,分析归纳…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
或弱碱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
水解。 从盐的组成以及其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归纳,下列问题:1、结合盐类水解的定义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规律?2、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如
何?小结
1:水解的过程 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 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
2:水解的实质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3:水解的规律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无弱不水解;都强显中性。
中性碱性酸性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 按照盐的组成分类 ,为什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呢? 分组讨论、交流… … 提示: 可以从下列角度和顺序思考: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间可能相互结合?为什么可以结合?离子结合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探究问题:CH3COONa = CH3COO- + Na+探讨与交流 : (以CH3COONa溶液例)C(H+) < C(OH-)小结 在强碱弱酸盐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过程:
弱酸的阴离子 + 水 = 弱电解质 + 氢氧根离子
结果:
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 氢离子的浓度
溶液呈碱性NH4Cl = NH4+ + Cl-探讨与交流 (以NH4Cl溶液为例)C(OH-) < C(H+) 小结 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过程:
弱碱阳离子 + 水 = 弱电解质 + 氢离子
结果:
氢离子的浓度 > 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溶液呈酸性练一练:1 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能水解的写出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1)FeCl3 (2) NaF (3)CuSO4
(4)K2CO3 (5) KI (6)Al2(SO4)3
C、NaNO3 向水中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怎样移动?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 移 动向左移动向右移动A、H2SO4习 题 1 :B、FeCl3E、KOHD、K2CO31. 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A、 KBr B、 CuSO4 C、NaF D、Ba(NO3)2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A 、 K2CO3 B、 NaHSO4 C、 Na2S D、 FeCl3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A 、 NH4+ B、 SO42_ C 、 Al3+ D 、 F_4.? 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NH4+ 、H + 、OH-、Cl_ B Cl _ 、 NH4+ 、H + 、OH _
C H +、 Cl_ 、 NH4+ 、OH _ D Cl、 NH4+ 、 OH- 、H +习 题 2 :下列盐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比正确的是: D、NaF c(Na+) : c(F-) < 1 : 1B、K2SO4 c(K+) : c(SO42-) = 2 : 1C、(NH4)2SO4 c(NH4+) : c(SO42-) < 2 : 1A、NaClO c(Na+) : c(ClO-) = 1 : 1习 题 3 :B C 能力提高 : 1、若某盐溶液呈中性,能否判断该盐未发生水解反应?该盐可能是什么盐?为什么?(结合CH3COO NH4为例思考)2、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吗?(结合NaHSO4 、 NaH2PO4、 NaHPO4 、NaHCO3 、 NaHS 等为例思考)思考……越弱越水解 ! 弱酸弱碱盐能否水解?若能水解,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确定?说明理由。 课后探究 : 都弱都水解 !强酸弱酸强碱弱碱1、强酸强碱盐2、强酸弱碱盐4、弱酸弱碱盐3、弱酸强碱盐生成
的盐CH3COOH + NH3·H2O = CH3COONH4 + H2OHCl + NaOH = NaCl + H2O四.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另外还受外在因素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一般水解程度越大。加水稀释盐的溶液,可以促进水解。
3、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故在盐溶液中加入酸或碱都能影响盐的水解。 正反应增加降增大颜色变深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正反应增加增加减少减少降升升升减小增大减小增大颜色变浅颜色变浅颜色变浅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思考教学主题
《盐类的水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立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初步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生,要求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的本质。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盐溶液为什么显酸性或碱性,因此需要借助实验,让学生对于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定义、本质。
二、学生分析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涉及到溶液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理论性很强,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学习情况不好,不能很好的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此,本节内容知识理论性过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同时,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是显中性,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很难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因此本教学设计打算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实验事实来重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本节知识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使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想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组与组间的相互评价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是学生实验,第一部分实验是将镁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AlCl3溶液中观察现象,通过对比实验,得出AlCl3溶液酸性的结论。第二部分实验是学生利用PH试纸测定AlCl3、CH3COONa?Na2CO3、(NH4)2SO4、Al2(SO4)3、NaCl、Na2SO4等溶液的酸碱性,同时能总结出不同种类盐溶液显酸碱的规律。?
二?是动画展示,盐类的水解过程涉及到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可以借助动画帮助学生来理解。
三在课堂情景展示环节,用PPT展示精美图片、简单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问题。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问题情境]为什么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O4溶液清洗?[探究实验]在室温下,将镁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AlCl3溶液中。
[提问]为什么镁条放入AlCl3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气泡?
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结为溶液显酸性
[过渡]盐溶液不一定就是中性,其酸碱性具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
产生疑问,引发思考
[分组讨论]出现气泡的原因
[学生实验]用pH试纸验证AlCl3、(NH4)2SO4溶液的酸碱性
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
强调科学探究中有了设想后应进行实验验证
环节2:提出问题
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ppt]盐溶液酸碱性研究
[探究实验]投影展示桌面上的溶液,要求学生测定其酸碱性,并完成表格。(解释盐的类型)
[提出问题]?哪些盐的溶液显酸性?哪些盐的溶液显中性?哪些盐的溶液显碱性?
[板书]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用pH试纸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辨析盐的种类。
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环节3:解决问题
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探讨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溶液显不同的酸碱性呢?
[投影展示]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从“离、碰、合、平、果”等角度分析
[动画展示]利用动画展示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板书]以CH3COONa溶液为例进行分析
[扩展]要求学生对NH4Cl、NaF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上来完成盐类水解的过程
[投影展示]学生分析结果
[总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
倾听?笔记?思考
?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换结果。
?
?
?
?
?
?
?
?
小组内的两位学生各自完成其中一种溶液的水解过程,互相检查。
?笔记、理解盐类的水解是因为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引起的。
?
通过对问题的表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能合理的进行分析、解释。
?
?
?
?
小组内学生合作,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结合。
环节4:获得知识
?
[ppt]盐类的水解
1.定义
2.实质(本课重点突破点)
3.表示方法
笔记,学生感受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问题解决中进行的
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理论知识
环节:5
巩固练习
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释
[ppt]展示两道思考题
[作业]完成其它几种盐的水解方程式
[课后作业]找出生活、生产中几个与盐类水解相关的现象。
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和活力,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激烈的碰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是一个快乐,享受的过程。
2、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通过探究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微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品质。
3、从学生实验出发来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实验来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