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 夏天里的成长
课文导入
第一部分
课文导入
背诵关于夏天的古诗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些诗词里都有描写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里的成长
xià
zhǎnɡ
chénɡ
de
lǐ
tiān
引入课题
夏天,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在作家梁容若的笔下,夏天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夏天里的成长》。
有位文人曾说过:“四季如歌,歌如四季”。回眸往昔,谈笑间,十几载春秋从你们脚下悄然溜去。但是,夏花之绚烂,春风之柔和,秋叶之静美,冬雪之纯净,却成为抹不去的回忆底色。进入新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四季变幻的视频。
新课导入
课文解读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例举了哪些生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
你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过哪些事物夏天里的生长?
谚语积累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秀穗吐金的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研读课文
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本段里又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
四季之美
词语理解
迅速:
生物:
菜畦:
丰满:
谚语:
尽量:
速度快。
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
指菜地,有土埂围着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指女人体态胖瘦适中、匀称好看、有韵味。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谈话导入
中心思想
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夏天,你们不知不觉地就长大了,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你们学过很多文章,也写过很多文章,你们觉得一篇好文章什么最重要呢?
荷花的成长
帐篷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花苞 菜畦
藤蔓
词语复习
蔓màn
(蔓延)
(藤蔓)
蔓wàn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概念了解
中心句是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文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也是概括段意的一种方法,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课文解读
事例1:动物、植物,飞快、跳跃、活生生地长。(生物)
事例2:山、地、河、铁轨、柏油路在生长。(非生物)
事例3: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
大学生,人也在成长。(人)
思考判断
事例1:在奶奶的精心喂养下,我家的母猪长得又肥又很壮。
事例2:一场秋雨,枝头上的枣子迅速长大。
朗读比赛
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动情地朗读课文,争做“小小朗读家”比赛活动。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事例1:动物、植物,飞快、跳跃、活生生地长。
事例2:山、地、河、铁轨、柏油路在生长。
事例3: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人也在成长。
课文解读
初读感悟
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天万物成长的速度非常快。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本段中心句)
小结:第3自然段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
山
地
水
铁轨
柏油路
第4自然段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小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人也在长)
交流思考
默读课文,交流思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在文中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是指利于学习知识、成长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指知识的积累,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译: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译: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是8月22、23日左右,立秋过后15天就处暑
常用的二十四气节
立春、谷雨、处暑、芒种、夏至、清明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不好。作者引用这句话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
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山水
铁轨
柏油路
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回顾课文
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回顾课文
全文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总分
“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全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