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1~4题。
1.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A.欧洲北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北部
D.欧洲西部
2.亚洲和欧洲人口稠密区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形平坦 ②河流稀少 ③远离海洋 ④中纬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大洲或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欧洲西部
B.北美地区
C.大洋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欧洲一些国家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A.城市化水平较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经济水平差异大
D.人口分布不均衡
如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 )
A.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年均温20℃以上的沿海地区
D.等温线密集的地区
6.图中甲地区无特大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水源
C.海陆位置 D.地形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话记载于《汉书》,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便有聚落概念,而在现代社会中“聚落”成为人们对聚居地的统称,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最高社会体现。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聚落形态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团块状—沙漠中的绿洲
B.点状—沿湖泊
C.条带状—沿河流
D.环状—沿山谷
8.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聚落的两种类型是农村和城镇
B.城镇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镇
D.城镇高楼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千脚落地房”是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房屋需要在坡面立大量的木柱为基。读千脚落地房景观图,完成9~10题。
9.“千脚落地房”底层中空反映了当地( )
A.地形崎岖 B.木材缺乏
C.炎热潮湿 D.旱灾频发
10.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经济发展条件好
B.乡村,这里建筑物低矮
C.城镇,这里建筑物密集
D.城镇,这里人口稠密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 11~12 题。
11.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12.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1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作为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文化。下列对于各国语言和宗教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主要信奉印度教
B.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C.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主要信奉佛教
D.俄罗斯人主要使用汉语,主要信奉基督教
读一辆汽车的价格构成图,完成14~15题。
14.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韩国占据国际市场有利地位
B.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
C.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
D.国家与国家间经济依然封闭
15.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该做的是( )
A.阻止外国资本的流入
B.禁止进口国外原材料
C.仅发展外国市场
D.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读澳大利亚和日本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从图中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是( )
A.煤炭和铁矿 B.石油
C.天然气 D.锰矿
17.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最合适的是( )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目前,金砖国家“朋友圈”不断扩大,已有南美洲的巴西,地跨亚欧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地跨亚非的埃及共十个国家,各国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断深化拓展合作模式。据此完成18~19题。
18.关于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模式,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
A.巴西可为中国在夏半年提供充足的热带水果
B.埃塞俄比亚可以帮助俄罗斯进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C.俄罗斯通过陆上联系可为南非提供充足的天然气
D.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为印度、中国提供丰富的石油资源
19.金砖国家合作收获累累硕果,不仅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成为国际共识,也充分印证了( )
A.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B.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下列属于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集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2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9分)
图1 世界各大洲发展差异示意图
图2 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1)图1中,图例A表示 (发展水平)国家,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 (填序号及名称)三个大洲。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其在 等领域已经接近或超越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前列。
(3)读图2,通过计算得出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对比其他大洲,非洲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从图中信息可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是 (序号及大洲名称)。
(4)对比各大洲发展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请简单总结两者间的相互关系。(2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主题: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填地形类型)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较多,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极地地区、极端干旱的 地区和气候过于 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当地气候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它的特点为 。
土楼 冰屋 蒙古包 木楼
(3)水源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聚落多分布于 。
(4)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平坦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聚落的形成 (填“是”或“不是”)只受自然因素影响,请补充其他利于聚落发展的条件。
23.地理兴趣小组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世界人口分布图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
(2)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填“中高”或“中低”)纬度地区。
(3)B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4)A地区的人种主要为 色人种,主要的语言为 语,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教。
24.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由 19个国家和欧盟组成。2023年9月,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峰会部分成员分布图
(1)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只有 洲没有G20成员分布,从南、北半球来看,G20成员集中分布在 。
(2)图中法国所在的大洲平均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说明该大洲以 (地形)为主。
(3)G20成员中美国和巴西所在大洲之间的分界线a是 。
(4)G20成员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列举一例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
。
(5)G20成员中,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于2023年开通运营。它的建设是“ ”(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的成功案例。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中国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思想,加快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互通互联。如图示意“义新欧”中欧货运班列铁路运输路线。从中国到欧洲的铁路运输时间是海运所需时间的一半,运输成本是空运的1/4。
(1)中欧班列从亚洲东部出发到欧洲西部,东西两侧所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和 。沿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优势有哪些 (答两点,2分)
(3)中欧两地人文风俗差异大。中国居民属于黄色人种,多信奉佛教、道教等。欧洲西部居民以 人种为主,多信奉 教。
(4)请简要说明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2分)第五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1~4题。
1.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D)
A.欧洲北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北部
D.欧洲西部
2.亚洲和欧洲人口稠密区的共同特点是(D)
①地形平坦 ②河流稀少 ③远离海洋 ④中纬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大洲或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D)
A.欧洲西部
B.北美地区
C.大洋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欧洲一些国家突出的人口问题是(B)
A.城市化水平较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经济水平差异大
D.人口分布不均衡
如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B)
A.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年均温20℃以上的沿海地区
D.等温线密集的地区
6.图中甲地区无特大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D)
A.纬度位置 B.水源
C.海陆位置 D.地形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话记载于《汉书》,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便有聚落概念,而在现代社会中“聚落”成为人们对聚居地的统称,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最高社会体现。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聚落形态的搭配,正确的是(C)
A.团块状—沙漠中的绿洲
B.点状—沿湖泊
C.条带状—沿河流
D.环状—沿山谷
8.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A.聚落的两种类型是农村和城镇
B.城镇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镇
D.城镇高楼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千脚落地房”是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房屋需要在坡面立大量的木柱为基。读千脚落地房景观图,完成9~10题。
9.“千脚落地房”底层中空反映了当地(C)
A.地形崎岖 B.木材缺乏
C.炎热潮湿 D.旱灾频发
10.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B)
A.乡村,这里经济发展条件好
B.乡村,这里建筑物低矮
C.城镇,这里建筑物密集
D.城镇,这里人口稠密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 11~12 题。
11.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
A.资源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12.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1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作为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文化。下列对于各国语言和宗教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主要信奉印度教
B.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C.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主要信奉佛教
D.俄罗斯人主要使用汉语,主要信奉基督教
读一辆汽车的价格构成图,完成14~15题。
14.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C)
A.韩国占据国际市场有利地位
B.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
C.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
D.国家与国家间经济依然封闭
15.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该做的是(D)
A.阻止外国资本的流入
B.禁止进口国外原材料
C.仅发展外国市场
D.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读澳大利亚和日本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从图中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是(A)
A.煤炭和铁矿 B.石油
C.天然气 D.锰矿
17.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最合适的是(D)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目前,金砖国家“朋友圈”不断扩大,已有南美洲的巴西,地跨亚欧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地跨亚非的埃及共十个国家,各国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断深化拓展合作模式。据此完成18~19题。
18.关于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模式,下列最有可能的是(D)
A.巴西可为中国在夏半年提供充足的热带水果
B.埃塞俄比亚可以帮助俄罗斯进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C.俄罗斯通过陆上联系可为南非提供充足的天然气
D.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为印度、中国提供丰富的石油资源
19.金砖国家合作收获累累硕果,不仅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成为国际共识,也充分印证了(A)
A.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B.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下列属于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是(A)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集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2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9分)
图1 世界各大洲发展差异示意图
图2 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1)图1中,图例A表示 发达 (发展水平)国家,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 ①欧洲、④大洋洲、⑥北美洲 (填序号及名称)三个大洲。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中国 ,其在 航天业、核工业 等领域已经接近或超越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前列。
(3)读图2,通过计算得出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4‰ ,对比其他大洲,非洲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饥饿贫困、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 。从图中信息可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是 ①欧洲 (序号及大洲名称)。
(4)对比各大洲发展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请简单总结两者间的相互关系。(2分)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言之有理即可)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主题: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平原 (填地形类型)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较多,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极地地区、极端干旱的 沙漠 地区和气候过于 湿热 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当地气候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木楼 ,它的特点为 底层架空、屋顶坡度大 。
土楼 冰屋 蒙古包 木楼
(3)水源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聚落多分布于 河流沿岸 。
(4)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平坦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聚落的形成 不是 (填“是”或“不是”)只受自然因素影响,请补充其他利于聚落发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
23.地理兴趣小组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世界人口分布图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亚 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
(2)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中低 (填“中高”或“中低”)纬度地区。
(3)B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气候过于干旱 。
(4)A地区的人种主要为 白 色人种,主要的语言为 阿拉伯 语,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伊斯兰 教。
24.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由 19个国家和欧盟组成。2023年9月,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峰会部分成员分布图
(1)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只有 南极 洲没有G20成员分布,从南、北半球来看,G20成员集中分布在 北半球 。
(2)图中法国所在的大洲平均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说明该大洲以 平原 (地形)为主。
(3)G20成员中美国和巴西所在大洲之间的分界线a是 巴拿马
运河 。
(4)G20成员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汉语 ,列举一例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
法国 。
(5)G20成员中,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于2023年开通运营。它的建设是“ 南南合作 ”(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的成功案例。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中国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思想,加快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互通互联。如图示意“义新欧”中欧货运班列铁路运输路线。从中国到欧洲的铁路运输时间是海运所需时间的一半,运输成本是空运的1/4。
(1)中欧班列从亚洲东部出发到欧洲西部,东西两侧所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 和 大西洋 。沿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先减少再增加 ,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
(2)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优势有哪些 (答两点,2分)
参考答案:比海运速度较快,比空运运价较低且运量较大。
(3)中欧两地人文风俗差异大。中国居民属于黄色人种,多信奉佛教、道教等。欧洲西部居民以 白色 人种为主,多信奉 基督 教。
(4)请简要说明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2分)
参考答案: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