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评价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评价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2 15:03:13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评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读太阳系八颗行星(箭头为八颗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地月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 1~2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太阳系的正中
B.我们每天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试分析原因( )
①各行星都自西向东运动,有较安全的运行轨道 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③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自转周期适宜,有稳定的光照 ④有液态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4年,我国的航天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嫦娥六号首次把月球背面的土壤带回地球,嫦娥六号的研发和发射有利于我国( )
①维护月球权益 ②促进科技发展 ③扩大领土面积 ④促进太空探测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张老师在地球仪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制地球仪模型并观察学习。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读图,完成4~6题。
4.自制的地球仪可( )
①用圆圈表示经线 ②用铁丝表示地轴 ③纬线要相互平行 ④在赤道上标注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大小不一,但都能反映出( )
A.赤道是0°经线 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 D.地球是一个球体
6.小冰同学用地球仪给同学做地球自转运动演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水平运动
B.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C.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拨动球体
D.从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拨动球体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准备飞往广州。如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箭头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和地球形状和大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沿箭头方向从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
A.4万千米 B.2万千米
C.6 371千米 D.6 378千米
8.C点此刻为( )
A.日出 B.日落 C.中午 D.午夜
9.下图为心形投影世界地图,整幅地图就像一颗心,下列对图中大洲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洲②③之间的大洋是太平洋
B.大洲②是南美洲
C.大洲①跨经度最广,大洲④跨纬度最广
D.大洲③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下图示意美洲地区。读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地势东高西低
B.北美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C.美洲西部山地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D.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
11.南北美洲洲界①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冰岛位于大洋中脊上,是著名的“冰雪王国”。2023年11月
11日,受地下岩浆喷发威胁,冰岛相关部门全面疏散了西南部城镇数千名居民。图1为小明同学绘制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2为冰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大洋中脊是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位于板块的边缘,是洋底扩张地带。图1中所示为大洋中脊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冰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发生张裂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通过设计地理实验,模拟探究某地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读图,完成15~16题。
15.用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几分钟后可观察到( )
①沙子温度高于水温度 ②沙子温度低于水温度 ③沙子升温快于水升温 ④沙子升温慢于水升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这一实验能体现出哪一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无法确定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湿耐干,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和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17~19题。
17.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是( )
A.甲地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甲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乙地 全年高温少雨
D.乙地 全年高温多雨
18.如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该图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19.图中甲、乙两地,乙地比甲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
B.乙位于迎风坡,甲位于背风坡
C.甲位于岛屿东岸所以降水少
D.甲比乙纬度高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长篇游记中记述了他行经地中海、亚欧大陆时的见闻。读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及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0~22题。
20.马可·波罗一路上见闻丰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白雪皑皑,风景宜人 B.②地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③地的草原上牧民策马奔腾 D.④地夏季的降水多于冬季
21.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自然景观 D.纬度位置
22.④地所在大洲的人口主要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23~
25题。
23.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 )
A.高纬度地区 B.高原地区 C.低海拔地区 D.内陆地区
24.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区域的海拔为( )
A.0~1km B.1~2km C.2~3km D.3~4km
25.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开发程度 D.交通条件
26.“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荒田栽满了绿苗啰,草地变成了牧场啰……”歌词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渔业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房屋密集 D.城镇,这里以旅游业为主
27.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法语、汉语、阿拉伯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
D.欧洲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促进亚太区域内各地之间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2023年11月11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读APEC部分成员分布图,完成28~30题。
28.下列对图中APEC部分成员主要分布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太平洋的各大洲都有分布
B.大洋洲与北美洲的所有国家都属于该组织
C.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与南北美洲
D.非洲也有成员在该组织
29.下列APEC成员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泰国 B.秘鲁 C.中国 D.美国
30.本次APEC会议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
A.各个国家间发展自成一体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单一化 D.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福建漳州某中学开展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实践活动材料】 1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物影日变化】
活动1:如图示意同学们记录的一天中9时、12时、15时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1)正午12时,竹竿影子的朝向是 。
(2)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此现象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物影年变化】
活动2:2023年9月8日至9月20日,每隔6天测一次,竹竿影长测量时间为正午。如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
日期 影长(厘米) 朝向 白昼时长
9.8 73 朝北 12小时28分
9.14 77 朝北 12小时17分
9.20 81 朝北 12小时11分
(3)根据记录可知,9月8日至20日,竹竿影子长度变 ,白昼时间变 ,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位置,此过程太阳的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4)一年中,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此现象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物影与生活】
(5)图中A、B两图为某同学所绘夏至日、冬至日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B图测绘的时间可能是 (节气)前后,假如想在北京市买房,为了保证房屋采光,推荐看房的最佳季节是 。
32.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导下,昆明市创建了学农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以初中生为重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2024年5月,昆明市某校地理小组到学农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6分)
探究一 行前准备
为了方便制定参观计划、规划实践活动路线,地理小组成员联系实践基地负责人,获取了实践基地园区电子地图(图1)。
(1)对比传统纸质地图,说出电子地图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探究二 参观实践
行程规划 时间:2024年5月×日 参观项目:雪松地,良种奶牛养殖、繁育基地,酒坊,小动物养殖园。 活动安排:①上午8:00大门集合;②8:00~12:00进行项目参观;③12:00~13:00餐厅享用午饭;④13:00~14:00自由活动时间;⑤14:30大门集合返校。
(2)请你设计一条路线,要求完成项目参观活动,中午在餐厅集合,同时减少路线重复。
(3)吃完饭后,贝贝计划去参观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请说出他行进的方向。
(4)贝贝想要了解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的具体信息,放大实践基地园区电子地图(图1)至图2,请你判断此时地图比例尺大小变化情况及地图内容详略变化情况。
探究三 行程结束
(5)贝贝14:10从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以8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前往大门集合,如果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请你判断贝贝能否准时到达大门集合,并说明理由。(2分)
33.某中学周末开展研学活动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下图为研学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图1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2 玻璃栈道景观图  图3
(1)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地理兴趣小组观察到山下桃花盛开,登上A地后看到桃花含苞待放。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所示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B处,该处的地表形态为 。
(3)图3是该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场照片,在当地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 (填“E”或“F”)地,判断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填“E”或“F”)地。
34.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表层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图中板块A是 板块,它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B 山脉及青藏高原。
(2)图示能够反映出,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 (填“交界”或“内部”)地带。
(3)图中①所在的海洋是地中海,②所在的海洋是红海,分析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得出: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红海的面积将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
(4)①③所处地带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带,该地震带是 。
35.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冬季奥运会比赛核心气象指标有两条:一是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二是2月份降雪量大于30厘米。读历年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据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地最多的大洲是 ,该大洲濒临大西洋和 洋。
(2)第25届冬奥会将于2026年在意大利举行,据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推测,意大利的居民以 人种为主。
(3)美国是举办冬奥会最多的国家,主要位于甲大洲,据其地理位置推测,美国居民交流以 语为主,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4)据图可知,乙大洲从未举办过冬奥会,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其自然原因。(答一点即可)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传统航道从大连到鹿特丹全程约20 000千米,航行时间约48天,北极航道全程约15 000千米,航行时间约33天,但通航时间只有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材料二 中欧班列连云港到鹿特丹全程10 000多千米,运行时间约20天,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7万列,与“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相比,中欧班列距离短、耗时少、运行安全。
材料三 下图为亚欧海上和陆上贸易路线示意图。
(1)北极航道开通后,A 海峡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唯一通道。
(2)传统航道通过B 运河连通印度洋与大西洋。
(3)北极航道比传统航道距离 ,但通航时间 。
(4)中欧班列的终点鹿特丹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此地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 期末综合评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读太阳系八颗行星(箭头为八颗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地月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 1~2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地球位于太阳系的正中
B.我们每天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试分析原因(C)
①各行星都自西向东运动,有较安全的运行轨道 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③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自转周期适宜,有稳定的光照 ④有液态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4年,我国的航天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嫦娥六号首次把月球背面的土壤带回地球,嫦娥六号的研发和发射有利于我国(C)
①维护月球权益 ②促进科技发展 ③扩大领土面积 ④促进太空探测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张老师在地球仪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制地球仪模型并观察学习。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读图,完成4~6题。
4.自制的地球仪可(D)
①用圆圈表示经线 ②用铁丝表示地轴 ③纬线要相互平行 ④在赤道上标注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大小不一,但都能反映出(D)
A.赤道是0°经线 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 D.地球是一个球体
6.小冰同学用地球仪给同学做地球自转运动演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水平运动
B.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C.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拨动球体
D.从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拨动球体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准备飞往广州。如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箭头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和地球形状和大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沿箭头方向从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最接近(B)
A.4万千米 B.2万千米
C.6 371千米 D.6 378千米
8.C点此刻为(A)
A.日出 B.日落 C.中午 D.午夜
9.下图为心形投影世界地图,整幅地图就像一颗心,下列对图中大洲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D)
A.大洲②③之间的大洋是太平洋
B.大洲②是南美洲
C.大洲①跨经度最广,大洲④跨纬度最广
D.大洲③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下图示意美洲地区。读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南美洲地势东高西低
B.北美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C.美洲西部山地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D.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
11.南北美洲洲界①是(A)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在(C)
A.甲 B.乙 C.丙 D.丁
  冰岛位于大洋中脊上,是著名的“冰雪王国”。2023年11月
11日,受地下岩浆喷发威胁,冰岛相关部门全面疏散了西南部城镇数千名居民。图1为小明同学绘制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2为冰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大洋中脊是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位于板块的边缘,是洋底扩张地带。图1中所示为大洋中脊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14.冰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D)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发生张裂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通过设计地理实验,模拟探究某地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读图,完成15~16题。
15.用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几分钟后可观察到(A)
①沙子温度高于水温度 ②沙子温度低于水温度 ③沙子升温快于水升温 ④沙子升温慢于水升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这一实验能体现出哪一因素对气温的影响(B)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无法确定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湿耐干,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和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17~19题。
17.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是(A)
A.甲地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甲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乙地 全年高温少雨
D.乙地 全年高温多雨
18.如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该图可能拍摄于(A)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19.图中甲、乙两地,乙地比甲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B)
A.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
B.乙位于迎风坡,甲位于背风坡
C.甲位于岛屿东岸所以降水少
D.甲比乙纬度高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长篇游记中记述了他行经地中海、亚欧大陆时的见闻。读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及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0~22题。
20.马可·波罗一路上见闻丰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①地白雪皑皑,风景宜人 B.②地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③地的草原上牧民策马奔腾 D.④地夏季的降水多于冬季
21.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
A.海陆位置 B.地形 C.自然景观 D.纬度位置
22.④地所在大洲的人口主要信仰(C)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23~
25题。
23.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C)
A.高纬度地区 B.高原地区 C.低海拔地区 D.内陆地区
24.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区域的海拔为(C)
A.0~1km B.1~2km C.2~3km D.3~4km
25.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开发程度 D.交通条件
26.“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荒田栽满了绿苗啰,草地变成了牧场啰……”歌词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B)
A.乡村,这里有渔业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房屋密集 D.城镇,这里以旅游业为主
27.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法语、汉语、阿拉伯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
D.欧洲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促进亚太区域内各地之间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2023年11月11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读APEC部分成员分布图,完成28~30题。
28.下列对图中APEC部分成员主要分布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环太平洋的各大洲都有分布
B.大洋洲与北美洲的所有国家都属于该组织
C.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与南北美洲
D.非洲也有成员在该组织
29.下列APEC成员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D)
A.泰国 B.秘鲁 C.中国 D.美国
30.本次APEC会议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D)
A.各个国家间发展自成一体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单一化 D.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福建漳州某中学开展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实践活动材料】 1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物影日变化】
活动1:如图示意同学们记录的一天中9时、12时、15时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1)正午12时,竹竿影子的朝向是 北(或正北) 。
(2)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先变短再变长 ,此现象与地球的 自转 运动有关。
【物影年变化】
活动2:2023年9月8日至9月20日,每隔6天测一次,竹竿影长测量时间为正午。如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
日期 影长(厘米) 朝向 白昼时长
9.8 73 朝北 12小时28分
9.14 77 朝北 12小时17分
9.20 81 朝北 12小时11分
(3)根据记录可知,9月8日至20日,竹竿影子长度变 长 ,白昼时间变 短 ,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 ③ (填序号)位置,此过程太阳的直射点向 南 (方向)移动。
(4)一年中,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此现象与地球的 公转 运动有关。
【物影与生活】
(5)图中A、B两图为某同学所绘夏至日、冬至日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B图测绘的时间可能是 夏至 (节气)前后,假如想在北京市买房,为了保证房屋采光,推荐看房的最佳季节是 冬季 。
32.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导下,昆明市创建了学农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以初中生为重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2024年5月,昆明市某校地理小组到学农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6分)
探究一 行前准备
为了方便制定参观计划、规划实践活动路线,地理小组成员联系实践基地负责人,获取了实践基地园区电子地图(图1)。
(1)对比传统纸质地图,说出电子地图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信息储量大,比例尺可放大缩小,信息更新速度快等。
探究二 参观实践
行程规划 时间:2024年5月×日 参观项目:雪松地,良种奶牛养殖、繁育基地,酒坊,小动物养殖园。 活动安排:①上午8:00大门集合;②8:00~12:00进行项目参观;③12:00~13:00餐厅享用午饭;④13:00~14:00自由活动时间;⑤14:30大门集合返校。
(2)请你设计一条路线,要求完成项目参观活动,中午在餐厅集合,同时减少路线重复。
参考答案:雪松地—小动物养殖园—良种奶牛养殖、繁育基地—酒坊—餐厅。
(3)吃完饭后,贝贝计划去参观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请说出他行进的方向。
参考答案:先向北,再向东。
(4)贝贝想要了解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的具体信息,放大实践基地园区电子地图(图1)至图2,请你判断此时地图比例尺大小变化情况及地图内容详略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比例尺变大,内容变详细。
探究三 行程结束
(5)贝贝14:10从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以8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前往大门集合,如果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请你判断贝贝能否准时到达大门集合,并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能;两地实地距离是1 500米,从14:10到14:30的20分钟,按照贝贝的步行速度能走 1 600米,可以提前到达大门集合。
33.某中学周末开展研学活动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下图为研学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图1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2 玻璃栈道景观图  图3
(1)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自西北流向东南 。图中A点的海拔是 550 米,地理兴趣小组观察到山下桃花盛开,登上A地后看到桃花含苞待放。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A地海拔较高,气温低,桃花开花晚。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所示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B处,该处的地表形态为 陡崖 。
(3)图3是该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场照片,在当地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 F (填“E”或“F”)地,判断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E (填“E”或“F”)地。
34.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表层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图中板块A是 印度洋 板块,它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B 喜马拉雅 山脉及青藏高原。
(2)图示能够反映出,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 交界 (填“交界”或“内部”)地带。
(3)图中①所在的海洋是地中海,②所在的海洋是红海,分析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得出: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 缩小 (填“扩大”或“缩小”),红海的面积将不断 扩大 (填“扩大”或“缩小”)。
(4)①③所处地带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带,该地震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35.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冬季奥运会比赛核心气象指标有两条:一是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二是2月份降雪量大于30厘米。读历年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据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地最多的大洲是 欧洲 ,该大洲濒临大西洋和 北冰 洋。
(2)第25届冬奥会将于2026年在意大利举行,据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推测,意大利的居民以 白色 人种为主。
(3)美国是举办冬奥会最多的国家,主要位于甲大洲,据其地理位置推测,美国居民交流以 英 语为主,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基
督教 。
(4)据图可知,乙大洲从未举办过冬奥会,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其自然原因。(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乙大洲主要位于热带,全年气温较高。(言之有理即可)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传统航道从大连到鹿特丹全程约20 000千米,航行时间约48天,北极航道全程约15 000千米,航行时间约33天,但通航时间只有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材料二 中欧班列连云港到鹿特丹全程10 000多千米,运行时间约20天,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7万列,与“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相比,中欧班列距离短、耗时少、运行安全。
材料三 下图为亚欧海上和陆上贸易路线示意图。
(1)北极航道开通后,A 白令 海峡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唯一通道。
(2)传统航道通过B 苏伊士 运河连通印度洋与大西洋。
(3)北极航道比传统航道距离 短(或近) ,但通航时间 短 。
(4)中欧班列的终点鹿特丹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此地居民主要属于 白色 人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