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参考答考
选择题
1-5:BCDDA 6-10:BADBC 11-15:CACDC 16-20:ADDCD《3分/题》
二、材料分析题
21、(1)唐太宗;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2)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的景象; 唐玄宗
(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统治期间都采取开明的政策,轻徭薄役,发展生产,注重史治,任用贤才等。
22、(1)唐朝; 玄奘
(2)传播佛学
(3)泉州、广州
(4)实行改革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即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3、1、(1)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2)藏族 文成公主入藏(或金成公主入藏)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辽 契丹 阿保机
西夏 党项 元昊
金 女真 阿骨打
元 蒙古族 忽必烈
24、(1)
(2)辽、西夏; 金
(3)C
第 3 页 共 3 页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2016.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2页,满分为60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40分。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作图题也可用铅笔作答。
4.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60分)
1.秦朝统一六国,但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与秦朝相似的朝代是以下哪个(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应邀做客《人民日报》总编室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文化讲坛”时说,大运河的申报世界遗产将在2014年完成。隋朝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便于军事的调控 B、解决南北水调问题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方便帝王游玩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的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学制度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的(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5.以下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6.被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唐太宗曾说:“……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今他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啦!”唐太宗所说的“他”指的是曾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 )
A、魏征 B、房玄龄 C、张玄素 D、杜如晦
8.下图是大明宫含元殿,请问这是哪朝的宫殿?( )
A、西汉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唐朝,人们称他为“诗圣”,请问他是谁?(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韩愈
10.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十分发达,因凌空飞舞的飞天和载哥载舞的仙女壁画而著称的是(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11.如右图,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赵构
12.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3.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他当时抗击的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元
1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5.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的友谊
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求取佛教教义
16.有的同学爱吃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已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A.越南 B.泰国 C.新加坡 D.缅甸
17.“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隋都长安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8.宋朝被西方和日本的史学界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史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最繁荣的朝代。以下哪一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A.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B.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C.棉织业已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D.我国的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19.《宫锁心玉》、《步步惊心》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C.“画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 D.李白登山赋诗
2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14分)
26.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4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4分)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鉴真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如右图,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中国历史》
(1)材料一、二中反映两位高僧是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的他指是谁?(4分)
(2)材料一诗中的“传道艺”主要指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三,写出宋朝两个闻名于世的大商港。(3分)
(4)结合材料,了解唐宋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何启示?(3分)
28.综合题。(14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好坏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1、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注意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1)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
(2)吐蕃人是现在哪族的祖先?请列举一列加强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3分)
2、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
(1)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5分)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辽
西夏 党项
金 阿骨打
元 蒙古族
(2)以上图表中与北宋并立的是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南宋对峙的又是哪一个?(3分)(写出政权名称)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元朝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2分)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