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2 21: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写作 抓住细节
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目标导航
抓住细节
如何抓取细节
抓取真实细节,凸显人物形象。如《老王》中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细节。
抓取典型细节,凸显人物性格。如《台阶》中父亲踏黄泥的细节。
抓住生动细节,反映人物心理。如《台阶》中父亲看别人家台阶的细节。
……
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
写作指导
如何写好细节
将细节写具体
综合的拆分。如《卖油翁》中将卖油翁酌油分解为“取”“履”“酌”“沥”等动作。
快的放慢。如《老王》中对老王送香油、鸡蛋时的外貌进行定格式的描写。
小的放大。
……
将细节写生动
在细节中融入情感。如《台阶》中当父亲将头颅埋在膝盖里时,对那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的头发的描写满含情感。
写出细节的画面感。如《台阶》中父亲踏黄泥的画面。
写出细节的戏剧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阿长睡觉摆“大”字的片段。
……
【一】 本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特质”。拿出当时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下面的提示(见教材P87)进行修改。
增加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
题文展示
思维导图
揣摩用词(增加一些动词、语气词),巧用修辞。
流露情感,直接写评价。
我的校服开了线,第二天学校有活动要穿。妈妈出差了,我又不会缝。正着急的时候,奶奶自告奋勇说她来帮我缝。第二天我穿着奶奶一针一线缝好的校服,心里暖洋洋的。
原稿:
例文展示
②“布满皱纹的手不住地颤抖”这一细节表现了年迈的奶奶穿针的不易。
修改稿:
我的校服开了线,第二天学校有活动要穿。妈妈出差了,我又不会缝。正着急的时候,七十多岁的奶奶自告奋勇说她来帮我缝。结果第一步穿针就成了难题。针眼太小,奶奶戴着老花镜还是看不清。只见她左手举着小小的针,右手捏着捻好的线头往针眼里送,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不住地颤抖,失败了好几次才穿好了线。灯光下奶奶的神情是那样安详,那样专注……第二天我穿着奶奶一针一线缝好的校服,心里暖洋洋的。
①动作描写,“举”“捏”“送”等词生动地再现了奶奶穿针的过程。
亮点批注


名师总评:修改稿增加了对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这些细节的加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让文章充满画面感,增强了真实性和可读性。
【二】 与人相交,往往会经历从初识到相知的过程。交往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人的印象产生了变化,甚至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以 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他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思维导图
审题
“那一次”说明是写一篇记叙文,“重新认识”表明所写事件要能体现对“他”印象的变化,且变化较大。
写法
①略写对“他”的初印象,详写感受最深刻、最能体现对“他”印象变化的事件;②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描写;③注意运用抒情、议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她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寿老师——我的新钢琴老师时的情景。】
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与寿老师的初次见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亮点批注
例文展示
【“他琴学得怎么样 ”寿老师开门见山地问妈妈,犀利的目光看向我。“还不错。这孩子乐感可以,参加过几场比赛……”“嗯,嗯!”还没等妈妈说完,寿老师就打断了她,看着我说,“那你先弹一首吧。”
亮点批注
我弹了自己最拿手的曲子,满心期待来自新老师的赞扬。“听起来还行,但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寿老师说着用力戳了戳我的后背,捏了捏我的手腕,又捏住我的指关节,“背是驼的,手腕是耸起的,指尖是软的。”我后背一阵发凉,痛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亮点批注
语言、神态描写,“开门见山”“犀利的目光”等细节,展现了寿老师直接了当的性格。“戳了戳”“捏了捏”等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寿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为后文“我”对她的不满情绪埋下伏笔。
【第一节课,我是在后背酸疼与内心恼火中度过的。这算哪门子老师,点穴比弹奏还专业!没等学到本事,我的背恐怕就要废了。】 这种糟糕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一年。每节课都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结束,寿老师始终不苟言笑。
亮点批注
心理描写,描述“我”上课时的内心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寿老师严厉的形象。
后来有一次,寿老师陪我参加一场比赛。比赛前一天下午,我在琴房里练琴。窗外夕阳下的海滩闪着柔和的光芒,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美。 可因为时间紧迫,此时的我无心赏景,只顾着反复练习。
亮点批注
景物描写,为后文寿老师让
“我”放松一下,看窗外的风景做铺垫。
【不知何时,寿老师走了进来,说了一句:“69小节要慢。”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开门见山。“从琴声里可以听出你有点慌张。”寿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笑着说,“你都‘久经沙场’了,怎么还这么紧张呢 放松一下吧,你看窗外的风景多美!”】
亮点批注
寿老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展现了寿老师温柔、关心学生的一面。拍肩膀、笑着说话等细节,与前文的严厉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的这番话令我十分惊讶。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严肃而冰冷的,这竟是她第一次流露出柔情的一面。此刻,她的嘴角微微翘起,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洒了进来,我的紧张慢慢消失……
亮点批注
第二天,坐在钢琴前的那一刻,寿老师的微笑又浮现在我眼前,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那天晚上在颁奖会场门口,海风很大,寿老师叫住了我。“很棒!弹得很不错!你手指的技术提升了很多。我就说你可以的!”她笑着说。】
亮点批注
寿老师对“我”的认可,进一步展现了她温柔的一面。
她又一次笑了,爽朗的笑声快活地在风里打着旋儿。风把她曾经不苟言笑的一面彻底吹走了,只留下她笑着鼓励我的样子。原来她只是在课堂上那么严厉!
那一天,我重新认识了她。
亮点批注
寿老师对“我”的认可,进一步展现了她温柔的一面。
【时至今日,每当我面对密密麻麻的音符不知所措时,都会想起寿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放松一下吧,你看窗外的风景多美!”想起她鼓励我的那个笑容,我心中便会重新燃起直面困难力量,助我战胜一切挑战。】
亮点批注
寿老师的话语和笑容至今仍激励着“我”,表达了“我”对寿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升华主题。
名师总评:文章记叙了作者刚开始认为寿老师不苟言笑、没人情味,后来在一次比赛中发现她也有温柔的一面。作者没有一味拔高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寿老师的认识的转变,让人觉得真实细腻、情感真切。
【三】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选择照片:精选具有特殊意义的照片,揭示背后的故事。
叙述条理:叙写照片是谁拍的,拍摄对象是谁,交代清楚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
聚焦细节:捕捉照片中人物最微妙的表情、动作等细节,并具体描写;注意结合“我”当时的心理感受。
构思布局:总分总结构,即发现照片→展现照片内容→说明照片来历→回到现实,升华主题。
照片里的故事
思维导图
照片里的故事
【看到照片上那个站在风雪中的少年了吗?那就是我。这张照片是我在龙潭山侧岭的山路上拍的。那真是一次刺激又难忘的旅程。】
那天,天气很冷,凛冽的寒风在我耳边呼啸着。狂风卷起的雪砾,打在脸上真疼。
①开篇点题,由一张照片引发回忆,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精彩故事。
亮点批注
例文展示

在风的助力下,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起了雪橇。我双手紧紧握着操纵杆,双脚牢牢抵住雪橇,屁股感受着下滑时的颠簸,震得我牙齿打战,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到了转弯处,雪道边的大树,好像就要砸到我的脑袋上,吓得我立刻闭上了双眼。
②动作、神态描写,写“我”滑雪橇时的体验和感受,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亮点批注

过了好几个弯,我才体会到了下滑的乐趣,感受着风在耳边加速掠过。这就是风驰电掣的感觉吧!轻松地绕过一个个弯道,跃过一个个雪坡,我自信对雪道中的每一处陷阱都了如指掌。该向左加力刹车了,我左脚用力蹬住雪橇,身体微微向左倾斜,在右边的屁股离座时猛拉操纵杆,在转弯的一瞬间,同时跃过雪坡。
亮点批注

③动作描写,“用力蹬”“微微……倾斜”“猛拉”等一连串动作,生动地再现了“我”滑雪橇过雪坡时的情景,体现了旅程的刺激。
就在我享受快速飞跃雪坡的那一瞬间,我的身体竟然失去了控制,被狂风吹上了雪坡,雪橇偏离了雪道,整个人顿时被山坡旁的积雪掩埋。脖子里的雪被我温暖的脖颈融化,坐起来看见几张熟悉的脸之后,便听到一阵狂笑……我急忙起身,兴奋地炫耀着说:“你们看见我的漂移没?只是忘记考虑狂风的力量了,哈哈……”雪道上传来我们的大笑声,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④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滑雪橇带给“我”的快乐。
亮点批注

⑤细节描写,体现出这次旅程让人快乐和难忘。
⑥结尾以照片收束全文,首尾呼应。
亮点批注
我们一次又一次爬到山顶,轮番挑战雪坡,有的成功飞越,有的却钻进了雪堆。帽子上散发的热气证明了我们的勇敢,融化在脸颊上的雪水见证了我们的快乐!滑完雪橇,我站在山路上,顶着风雪,红通通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爸爸拿起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总能回想起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名师总评:文章记叙了一张照片承载的一次和小伙伴在风雪天玩雪橇的难忘经历。作者充分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次旅程的刺激和快乐。全文主题突出,首尾呼应,语言生动,画面感十足。
真题在线:刚刚好,指不多不少,正合适。刚刚好出现的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动作;刚刚好遇见的或许是人,或许是物;刚刚好得到的或许是成功,或许是挫折……对我来说,于你而言,每一次的刚刚好,都是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
请以“那一次,刚刚好”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2)交代清楚“那一次”的具体事件;(3)明确“刚刚好”的原因;(4)有细节描写;(5)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6)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中考真题
真题解读:这是一篇命题作文。①审题立意。“刚刚好”,即恰到好处。“那一次”表明事件是曾经发生过的,文章应该是对往事的回忆。可通过记叙一件让自己深有感触的事,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②选材写法。可以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可以写经过努力取得成功后的心情、失意后的奋起等。注意交代清楚“那一次”的具体事件,明确“刚刚好”的原因,运用细节描写,能从中获得自己的感悟、思考。
那一次,刚刚好
“天哪,你怎么长痘痘了?”“争奇‘痘’艳啊!”最近,我的耳边总是萦绕着大家的惊呼与调侃,烦不胜烦。
放学回到家,进门我就扔下书包,埋怨道:“妈,你咋不把我生得好看一点儿啊,准是怀我的时候天天吃火锅,你看我脸上的痘,一茬一茬的……”
满分作文:
妈妈微微愣了一下,捂着嘴偷笑,接着若无其事地揉揉我的头发:“别烦恼了,你又不靠脸吃饭。”
道理我都懂啊,可是一照镜子,我又郁闷不已。“唉!”我长叹一口气。“走,出门。”妈妈拍拍我的肩。我赶紧戴上口罩,照照镜子,只有眼睛没有痘,就这么着吧。
到了菜市场,新鲜脆嫩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琳琅满目的水果……让我瞬间忘记了脸上的痘痘。在转角处,我看到一位老婆婆推着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一个筐子,里面装满了苹果。在她准备停放自行车时,车子突然歪了,苹果也掉在了地上。走在前面的妈妈,抢先一步帮老婆婆扶好车子,我也赶忙上前帮助老婆婆捡拾散落一地的苹果。
临回家时,妈妈到常去的水果摊买香蕉,老板温馨告知:“今天的香蕉比平时熟一些,皮上会有一些小黑点,如果介意,可以买其他水果。”妈妈二话没说,挑了一把上面长满“小芝麻”的香蕉。
“那么多光鲜亮丽的水果你不挑,干啥要买这上面尽是黑点子的香蕉啊?”回家后,我终于忍不住问道。妈妈微微一笑,掰开一根香蕉递给我。
我咬了一口,软糯香甜。“你看这熟了的香蕉,虽不好看,但它香甜不涩。你也是啊,能善待他人,就是妈妈心中最好看的小孩,几颗青春痘碍什么事儿。”
我心中一动,是啊,我有青春痘,这是事实,但容貌不是最重要的。所幸这刚好熟了的香蕉,让我知道:在这“痘”蔻年华里,比青春痘更重要的事情多着呢。
名师总评:①构思巧妙,内容充实。作者从常见的青春烦恼入手,但未落俗套,用买香蕉这一件小事,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母亲的教育智慧,又能领会到真实深刻的生活感悟。②语言活泼,描写细腻。本文语言活泼灵动,通过对“我”烦恼的心情、助人的小事等细节的细腻描写,呈现出了“我”战胜烦恼的心态转变的过程,流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