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波的干涉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 波的干涉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3 08: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章 机械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3.4 波的干涉
学习
目标
01.
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03.
知道波的干涉条件
02
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04.
利用波的干涉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情境引入
在平静的水面上,下落的雨滴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了复杂而美丽的图案。这种图案是怎样产生的?
波的叠加
相遇前
相遇时刻
相遇过程
相遇后
两列波相遇
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继续传播,波的形状和传播的情形都跟相遇前一样,也就是说,相遇后,它们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波的叠加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所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注意:当两列波相遇时,保持独立性,频率、周期、波速、波长均不发生任何变化。
波的叠加
红绿光束空间交叉(光波)
湖面上层层涟漪(水波)
抖动的绳子(绳波)
上课讨论(声波)
波的独立传播
波的干涉
加强点
x
t
x
t
波的干涉
加强点
x
t
两列波在这点的相位差保持不变,因此,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加强的,质点的振幅最大。
波的干涉
减弱点
x
t
x
t
波的干涉
x
t
减弱点
两列波在这点的相位差保持不变,所以它们在这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削弱的。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的位移之和就总等于0。
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图样
①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
②相应的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
③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
定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干涉。形成的这种稳定图样叫作干涉图样。
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
注意:
①振动加强的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振动始终减弱。
②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
思考
①为什么振动加强(减弱)区是稳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②振动加强区的质点位移是不是一直最大呢?
波的干涉
加强点,减弱点位置判断
假设在两列波的叠加区域有一个P点,它到两列波源的距离分别为PS1、PS2,两列波的波长为
振动加强点的位置
振动减弱点的位置
波的干涉
请判断下列各点是加强点还是减弱点。
A
B
练习与应用
下图表示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1)描述一个周期内 M、N 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
(2)用空心小圆圈把振动最激烈的点标出来。
波的干涉
探究三: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
P
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波的干涉
①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
②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电磁波(干涉条纹)
声波(降噪耳机)
水波(湖面涟漪)
声波(操场上不同位置声音不同)
课堂总结
波的干涉
一、波的叠加
1.波的叠加现象
二、波的干涉
1.定义
2.干涉图样
3.产生条件:
①频率相同;
②相位差恒定;
③振动方向相同;
4.干涉和衍射一样都是波特有的现象.
2.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相遇前
相遇时刻
相遇过程
相遇后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