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三章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分馏 C.重油裂化 D.石油气裂解
2.下列操作中,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是( )。
A.将气体通入盛有硫酸的洗气瓶中
B.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中
C.将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中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溶液褪色
B.苯燃烧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4.某两份学术刊物在2024年分别宣称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活体肺组织中发现塑料微粒。目前人类接触最多的塑料是食品袋,这种塑料一般由聚乙烯、聚丙烯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聚乙烯、聚丙烯的反应是聚合反应
B.食品塑料袋颗粒能使的溶液褪色
C.塑料降解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焚烧废弃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下,最多能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B.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
D.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6.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下列新型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B.形状记忆合金
C.高温结构陶瓷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7.口罩在阻止新冠病毒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口罩材料中的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是利用各组分溶解性不同
B.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丙烯转化为聚丙烯属于加聚反应
D.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的液体
B.C、H元素质量之比为1:1
C.能溶于水
D.密度比水小
9.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X中无明显现象,而Y中出现浑浊现象。下列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
气体 X Y
A 水 溶液
B 溶液 溶液
C 溶液 亚硫酸
D HCl 溶液 溶液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
B.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
C.苯的分子式为,分子中的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和溴水反应
D.苯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1.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步骤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C.步骤②中发生反应:
D.煤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燃煤时等污染物的排放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
B.含有碳原子数大于20的烷烃的重油经过裂化可得到汽油
C.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D.煤中含有甲苯和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13.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相似 B.二者互为同系物
C.二者的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 D.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同
14.下列关于苯和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都属于不饱和烃
B.苯中的碳碳键和乙烯中的碳碳键相同
C.苯和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D.苯和乙烯都容易燃烧
二、解答题(共4题,58分)
15.已知下列四种有机物:
A.乙烯 B.苯 C.乙醇 D.乙酸
(1)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在医疗上常用其75%的溶液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欲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选取的萃取剂为_____(填字母序号)。
16.现有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各一瓶。已知:裂化汽油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直馏汽油主要成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最合理的试剂区别上述两种汽油。所选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溶液 B.乙醇 C.溴水
(2)加入所选试剂后,直馏汽油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裂化汽油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17.根据乙烯的转化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为工业上乙烯制乙醇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8.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0.1 mol某烃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STP)、生成的水为9.0g。请通过计算推导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煤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干馏生成粗氨水、煤焦油、焦炉气以及焦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重油裂化得到汽油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石油气裂解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深度裂化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的过程,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乙烯可以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甲烷不与溴水反应,C项操作可以鉴别甲烷与乙烯,并达到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目的。
3.答案:C
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苯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符合题意;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A.乙烯→聚乙烯,丙烯→聚丙烯,均发生加聚反应,加聚反应也属于聚合反应,A正确;
B.塑料袋颗粒是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无不饱和键,不能与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塑料降解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C错误;
D.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光照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A项错误;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项正确;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此方法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C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A.砷化镓是无机物,故A不选;
B.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不选;
C.陶瓷是硅酸盐材料,故C不选;
D.聚乙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选。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错误;中,B错误;苯不溶于水,C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的,D正确。
9.答案:B
解析:A项X溶液褪色;C项X溶液浑浊;D项X溶液浑浊。
10.答案:D
解析: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结,性质相对比较稳定,与环烷烃性质相差很大,A措误;B.表示苯分子的结构,但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其性质与烯烃是有差异的,B错误;C.苯的分子式为,分子中的碳原子没有饱和,但是它不能和溴水反应,可以通过萃取使得溴水褪色,C错误;D.苯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正确;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中不含甲苯和苯,故D不正确。
13.答案:C
解析: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二者的性质不相似,但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都为,故选C。
14.答案:B
解析:苯中不含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故B不正确。
15.答案:A;C;D;B
解析:(1)乙烯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具明显的调控作用,故答案为:A;
(2)75%的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在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作杀菌消毒剂,故答案为:C;
(3)乙酸的水溶液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D;
(4)苯不溶于水,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苯能做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的萃取剂,故答案为:B。
16.答案:(1)C
(2)液体分层,上层呈橙色,下层无色;分层,上层、下层均无色
解析:(1)裂化汽油中的烯烃、直馏汽油中含有的芳香烃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与两种汽油均互溶。
(2)直馏汽油可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可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溴代烃。
17.答案:(1)加成反应
(2)
(3)
(4)
解析:(1)与HCl、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
18.答案:解法一:设烃的分子式为。
解得:,,则该烃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可能为或。
解法二:的物质的量是;的物质的量是0.5mol。烃与二氧化碳之间保持碳原子守恒,烃与水之间保持氢原子守恒。0.1mol烃完全燃烧生成0.4mol和,则1 mol该烃中含4 mol C和10molH,即该烃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可能为或。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