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3 10: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语下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语言运用: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汉字和“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梳理故事情节,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审美创造:迁移阅读,了解不同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梳理故事情节,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学完《守株待兔》,我们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陶罐和铁罐》。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要是陶罐和铁罐会开口说话,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读《陶罐和铁罐》吧。
生齐读课题。
二、词语检测
1.课件分类出示重点词语:
①骄傲、傲慢、奚落、轻蔑、恼怒、懦弱、羞耻
②谦虚、争辩、光洁、朴素、美观、价值
③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翻来覆去
2.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读,更正。
4.同桌互读互纠。
5.齐读两遍。
三、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用文中的词语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在 里, 的铁罐常常 (怎样对待) 的陶罐。许多年过去后,人们在 上掘出了 的陶罐,而铁罐 。
2.指名说。
预设:在国王的橱柜里,骄傲/傲慢的铁罐常常奚落谦虚的陶罐。许多年过去后,人们在荒凉的废墟上掘出了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
3.明确并板书要点。
四、精读细品
1.知相处方式
(1)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梗概。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在国王的橱柜里,性格迥异的陶罐和铁罐会怎样相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
(课件出示)
自由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圈画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相处态度的词语。
(2)指名说,适时板书要点。
预设:骄傲、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恼怒、和睦相处、羞耻、不再理会
(3)生根据板书要点齐说陶罐和铁罐的相处过程。
2.析人物形象
(1)人物对话朗读指导。
①课件出示铁罐说的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生自由练习朗读,关注铁罐对陶罐的称呼、句中感叹号和越来越嚣张/盛气凌人的狂妄态度。
▲自荐朗读,点评。
②课件出示陶罐应对的语句:
“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生自由练习朗读,关注陶罐对铁罐的称呼、平和劝诫语气和谦虚之下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诚恳态度。
▲自荐朗读,点评。
③课件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同桌或小组练习朗读,关注对话提示语和人物表情。
▲自荐朗读,点评。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
五、明析道理
1.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说一说:陶罐和铁罐都被人们发现了吗?为什么?
2.自由说。
3.补充资料。科普:《为什么铁会生锈》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体会人们发现陶罐的欣喜之情。
5.默读全文,思考: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彼此。
六、对比阅读
自由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太阳》,仔细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畅所欲言。
预设:北风和铁罐的结局都是失败的。他们都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傲慢之人。他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七、书写指导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读出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二者之间,大家更欣赏陶罐的“谦虚”。让我们把“谦虚”二字工整写下来,铭记在心,谦虚做人。
1.观察“谦”“虚”二字结构、笔画等特点。
2.师范写,生书空。
提醒:笔画多,写紧凑;横竖多,看比例。
3.生练习书写二字。
4.师展示、点评个别学生书写内容。
5.生互评书写内容并完善。
八、课堂小结
结语:读完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掩面沉思: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从这则寓言中深受启发,走上正确与人交往的星光大道。课后请同学们——
1.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分享给家人,并说一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2.阅读作者黄瑞云的其它寓言故事,与同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场景 材质 结果
国王橱柜 陶瓷 铁质
荒凉废墟 很有价值 不见踪影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都是寓言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富含哲理,很适合作为德育素材。时下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比较热点的话题,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德育也是势在必行。而之所以人会出现心理问题,多数是跟人际交往有所关联。《陶罐和铁罐》恰好提供了一些与人相处的正确方法:如果别人对你心存偏见,一直很傲慢,你可以保持谦和的态度,适时据理力争,始终不卑不亢。如果对方气焰嚣张、不依不饶、得寸进尺,那就不去理会,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就好。时间是一剂良药,会平复你的心情,也会证明一切。
因为喜欢《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部分环节我也做了调整。比如原本第一课时“初读感知”环节让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梗概,我进行了课文范读。当我在努力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室里特别安静,学生听得十分投入。我想,他们应该也很喜欢这篇课文。
课堂上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让人回味起来倍感温暖。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时,我有点先入为主,我安排自己读旁白内容,请女生扮演陶罐的角色,请男生扮演铁罐的角色。结果话音一落,好几个男生纷纷抗议:“我想当陶罐!”我立即明白了那些男孩的心思——他们有着一颗颗向善的心,都想当谦虚的好人。于是我赶紧说:“这是我们第一轮师生合作,接下来还有第二轮。第二轮的时候,请男女生互换角色。”台下顿时一片“耶”声。果不出所料,第二轮朗读的时候,男女生都很卖力,分别读出了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都不假。
在分析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品出了“掘”字的艰难;关注到了“国王的橱柜”和“荒凉的废墟”两种场景上的荣衰对比;猜测发现陶罐的“人们”可能是考古学家,也可能是盗墓者,当然前者可能性更大;关于故事背后的道理,有的说“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有的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要取他人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有的说“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