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 成都龙泉驿·东安湖体育公园
太阳神鸟金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夏商周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核心任务与任务串
核心任务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取得了哪些成就?
任务串
(1)这一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有哪些?
(2)这一时期的医学有哪些成就?
(3)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课程目录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一)天文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诗经·十月之交》
辛卯年十月初一(前776年9月6日),天上发生日食…过去月食时天色隐晦不明,今日日食时同样如此。
译
秋七月,有星孛(bèi)入于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译
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农历七月,慧星侵犯,进入北斗区域。
上述文献记载了哪些天文现象?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一)天文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诗经·十月之交》
辛卯年十月初一(前776年9月6日),天上发生日食…过去月食时天色隐晦不明,今日日食时同样如此。
译
秋七月,有星孛(bèi)入于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译
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农历七月,慧星侵犯,进入北斗区域。
日食和月食
彗星扫过北斗
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二)历法
“夏历”
夏朝
商朝
战国
大月和小月
平年和闰年
二十四节气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三)医学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名医扁鹊
(战国)
望闻问切
观气色
听声息
询症状
摸脉象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三)医学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名医扁鹊
(战国)
《黄帝内经》
(战国)
望闻问切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程目录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龟腹甲
牛肩胛骨
什么是甲骨文?
商朝时期 ,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龟腹甲
牛肩胛骨
牛骨
这些甲骨有什么共同点?
裂缝
裂缝
孔隙
孔隙
孔隙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可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①钻孔:用器具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②凿槽:用在钻孔的一侧凿出一道凹槽。
③灼烧: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
④刻字:根据兆纹判断吉凶,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其中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有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有1500个以上。
河南
山东
陕西
山西
河北
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记录“在祭祀时会不会遇到雨”的甲骨
妇好征战甲骨
《卜辞通纂·375片》
“癸卯卜,今日雨”
商代“日食”牛骨
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祭祀
战争
天气状况
天文现象
社会生活
商代“子商妾分娩”卜骨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记录“在祭祀时会不会遇到雨”的甲骨
妇好征战甲骨
《卜辞通纂·375片》
“癸卯卜,今日雨”
商代“日食”牛骨
祭祀
战争
天气状况
天文现象
社会生活
商代“子商妾分娩”卜骨
说明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多样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用图形或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把两个及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达新的意义
用声符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用指事性符号表示一个事物或概念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象形
指事
会意
木
本
末
休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猜一猜
雨
车
水
火
弓
射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二)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何尊
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
鼎
鬲(lì)
簋(guǐ)
豆
尊
爵
卣(yǒu)
勺
壶
盘
匜(yí)
鉴
钺
铲
(农具)
首布
(货币)
戈
立鸟
戴金面罩青铜人
镈(bó)
铙(náo)
钟
食 器
酒 器
水 器
乐 器
兵 器
杂 器
反映了青铜器的什么特点?
食 器
酒 器
水 器
乐 器
兵 器
杂 器
种类丰富,用途广泛,主要 用于祭祀和军事,成为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
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二)青铜器
丰富多彩且与中原文明密切联系的古蜀文明
三、《诗经》和“楚辞”
课程目录
三、《诗经》和“楚辞”
阅读教材,找出与《诗经》有关的基本信息。
历史地位:
诗歌篇数:
组成部分: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300多篇
“风”“雅”“颂”
风:出自各地民歌(精华部分)。
雅:有“大雅”和“小雅”,多为
贵族祭祀之歌。
颂:为宗庙祭祀之歌。
(一)《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诗经》和“楚辞”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译
译
译
译
你这坏了良心的昏君啊,全国上下谁不晓!知道了你也不悬崖勒马,这些罪孽也不是一天所造!
宿巢鸟雀将翱翔,射鸭射雁去芦荡。
野鸭大雁射下来,为你烹调做好菜。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反映民俗民情
歌颂美好爱情
赞扬勤劳勇敢
批判统治阶级
关 注
现 实
三、《诗经》和“楚辞”
(二)“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及宋玉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屈 原
《离骚》
三、《诗经》和“楚辞”
(二)“楚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
长长地叹息,偷偷地掩面哭泣,为百姓苦难的生活感到哀伤。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
追寻真理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热爱祖国和人民
追求真理和理想
三、《诗经》和“楚辞”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
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重要成就
天文 有关日食、月食、哈雷彗星的记载
历法 夏朝-夏历;商朝-大小月、闰年;战国-二十四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黄帝内经》
文字 甲骨文;金文
手工 青铜器
文字 《诗经》;“楚辞”(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