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3 17: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为丰富校园生活,拓宽师生的视野,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学校拟开展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性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练基础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小语作为活动的主持人,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完善。
  一百多年前,顾拜旦曾这样期盼: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如今,他的愿望已实现,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bó,不仅为那一块块象征荣誉的奖牌,更为一种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人们冲破了种种jiā锁,在民主、自由、公平的环境中尽情地展示体育的力与美。这种精神根植于每一个正直的人的心中,历经百年而不溃不散,生命力愈加péng勃旺盛。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zòu shèn jǐn  B.zòu zhàn jìn
C.zhòu zhàn jìn  D.zhòu shèn jǐ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拼bó(  ) jiā(  )锁 péng(  )勃
2.小语搜集了一段有关奥运会的文字来反映奥运会的特点。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帮他概括其特点。
  “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公元前 776年,为了和平和表示尊重奥林匹克众神,古希腊人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这项活动持续到公元394年止。如今,奥运会分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十大项目。奥运会有固定的组织,有明确的举办规程,每4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奥运会还有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会旗、会歌、会徽、格言、奖牌、吉祥物等。
3.小语摘抄了一段有关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文字,但不小心打乱了句子的语序,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分严格。
②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③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④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⑤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凹面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①⑤③②④  B.①④⑤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④③
练能力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精神追求。请你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
王尘子
①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
③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从可爱憨厚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大街小巷处处装点的中国结、红灯笼,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诠释着中华文化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④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需要面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体育政治化逆流以及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⑤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申办、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⑥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世界各国绝不是孤立在190多条小船上的,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的,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⑦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
5.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6.下面这则材料作为第②—⑥段中哪一段的论据最合适 为什么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7.阅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1)C
(2)搏 枷 蓬
2.①历史悠久;②项目众多;③规程明确;④标志鲜明。
3.A 解析 ①句点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应为首句。按①句“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的内容,后面应先谈“火种”,再谈“火炬”,因而接下来是⑤③②④。
练能力
4.中心论点: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引出中心论点。
5.举例论证。列举了冬奥建设者、办赛人员、医疗人员、志愿者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事例,证明了“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作为第⑥段的论据最合适,因为这则材料表现了每个人都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可以证明“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这一分论点。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给出的材料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这句话强调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分析文章第②—⑥段内容可知,第⑥段表达出“世界各国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命运与共的,要加强合作、同舟共济”的观点,这与材料内容相契合。因此这则材料可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第⑥段的分论点“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故这则材料放在第⑥段最合适。
7.示例:在800米的赛道上,为追求更好的成绩,突破自己的极限,我选择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一次又一次地训练,争取跑出比前一次更好的成绩。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表达。答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的体验与感悟,紧扣北京冬奥精神内涵,做到语句通顺。